腸胃炎「禍根」被揪出?醫生:有這3種壞毛病的人,要儘快改正!

聲明:本文均是結合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

現代社會中,肚子疼似乎成了不少人的家常便飯,很多人不把肚子痛當回事,覺得只是吃錯了東西、吃多了或者是胃腸不適。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可能是腸胃炎在悄悄找上你?

腸胃炎並不像一些嚴重的疾病那樣一眼能看出來,但它的危害卻不容小覷,甚至會悄悄引發一些更嚴重的消化系統問題。

具體來說,腸胃炎通常表現為腹痛、腹瀉、嘔吐、噁心等一系列不適,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脫水、發熱、乏力等癥狀,甚至引發更嚴重的胃腸道出血、胃潰瘍等併發症。

有些人可能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經歷一次腹瀉,或者肚子經常發脹、消化不良,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小問題」,吃點葯就能緩解,時間久了就不太重視。

然而,腸胃炎如果不及時處理或反覆發作,它的危害是很大的,長時間的胃腸道炎症會損害胃腸道的黏膜,會導致慢性胃炎、腸道功能紊亂等問題。

許多人一旦肚子疼或腹瀉,通常會想到去吃些藥物,像是一些止瀉藥、抗生素等,但這些藥物的使用不當,尤其是沒有找到腸胃炎的真正原因,可能會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腸胃炎如果沒有經過科學、有效的治療,或者沒有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它很可能會成為你健康的一顆定時炸彈。

你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它就悄悄地在傷害你的胃腸系統,讓你承受更多的痛苦。

所以,在現代社會裡,腸胃炎不再是一個小問題,如果你頻繁出現胃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癥狀,甚至伴隨有噁心、嘔吐等不適,那就應該引起警覺。

喝水

大家都覺得喝水多了是好事,反正不喝水肚子會疼,喝多了也不至於有啥大問題,然而,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喝水」本身,而是喝水的方式和時機。

如果你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久而久之,你的胃就會開始「抱怨」,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工作忙碌,總是等到非常渴的時候才猛灌一大杯水。

結果一喝水,肚子就開始不舒服,甚至痛得厲害,有人覺得,這不就是「肚子太空」了,喝幾口水不就好了,但事實是,這種急於大口飲水的方式,反而會讓胃部受到很大衝擊。

而且,胃部過度擴張也可能引發胃酸反流,最終讓腸胃受損,輕則出現胃痛、腹脹,重則引發腸胃炎,慢性炎症讓胃腸道的正常功能逐漸下降。

有這樣一位患者,他的日常作息非常不規律,常常在午餐後急匆匆地吞下很多水,結果胃部一直處於不舒服的狀態,感覺自己總是肚子脹脹的。

他以為這只是「胃不好」,所以繼續吃藥、喝水,希望能緩解這種癥狀。

然而,幾個月後,他的癥狀越來越嚴重,不僅是胃部不適,甚至有時腹瀉、腹痛,他最終被診斷為胃炎和腸胃功能紊亂

醫生告訴他,頻繁飯後大量飲水,已經破壞了胃的消化過程,給腸胃炎的產生提供了有利條件。

所以,喝水的方式很重要,你要記得,千萬不要急於在飯後大喝水,最好是飯前一小時或飯後一小時再喝水,才能保證胃的正常消化功能。

吃得太快

現在好多人吃飯時,「狼吞虎咽」那都是家常便飯,吃飯的時候着急忙慌的,嚼吧幾下,好多食物還沒咋嚼碎呢,就直接咽下去了!

雖然這樣能省點時間,實際上對腸胃可不好,腸胃炎好多時候就跟吃飯快有關係,咱這消化系統又不是機器,它得慢慢悠悠地把食物分解了、吸收了。

吃得過快,不僅沒有給胃部足夠的時間去消化食物,還可能因為咀嚼不充分,導致食物顆粒過大,增加胃腸的工作量,最終可能引發胃炎和腸胃炎等問題。

有這樣一位患者,工作時常常面對電腦屏幕,沒時間做一頓正餐,每次中午,都是匆忙吃點快餐,甚至連座位都懶得坐。

吃得很快,幾分鐘就解決掉一餐,剛開始,他並沒有感受到什麼不適,甚至覺得自己的肚子非常好用,什麼都能吃。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開始頻繁感到胃部不適,肚子脹、胃痛,嚴重時還伴隨着噁心、嘔吐。

去醫院檢查後,發現他已經患上了急性胃炎,原因就是由於快速進食導致胃的消化壓力過大,長期這樣下去,胃的自我修復能力下降,胃黏膜受損,最終引發了胃炎和腸胃炎。

這一點可以看出,吃飯速度與腸胃健康有着直接的關係,吃飯時,務必慢下來,咀嚼充分,給胃部充足的時間來消化,這才是保養胃腸的正確方式。

食物搭配錯誤

大家都知道,飲食健康對腸胃來說至關重要,但你可能沒想過,食物搭配的錯誤也會引發腸胃炎。

一位患者,她平時就喜歡在午餐時搭配各種食物:午餐時,她會吃肉類、米飯,還有水果沙拉、飲料等,甚至有時候還加上一些甜點。

這些食物在一起,糖分、脂肪、蛋白質的含量高,極易導致胃部消化不良。

她一度沒有意識到自己不當的飲食習慣,直到她開始感到胃部持續不適,頻繁胃痛、腹脹等,體力也明顯下降,經過檢查,她被診斷為慢性腸胃炎

醫生分析她的飲食,發現她的搭配不當,糖分、蛋白質、脂肪交織在一起,胃部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消化液去處理這些食物,導致消化系統超負荷運作,最終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

對於胃腸不好的人來說,過多的酸性食物和重油重鹽的食物一起吃,不僅加重腸胃負擔,還可能導致炎症的發生,所以,了解食物的相互作用,合理搭配,才是保護腸胃健康的關鍵。

說到底,腸胃炎並不是「運氣不好」或者「碰巧」得來的,它更多的是由於一些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積累所導致的。

因此,如果你有這些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就得趕緊調整過來,避免腸胃炎找上門,一旦開始注意這些細節,你會發現腸胃問題不再頻繁出現,身體的整體狀況也會變得更好。

所以,無論你是工作繁忙的上班族,還是有不良飲食習慣的年輕人,改掉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毛病,才是預防腸胃炎的最佳方法。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腸胃炎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馬海峰 .潰瘍性腸胃炎與胃腸道病變相關性研究,現代實用醫學, 20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