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減重20斤猝死,拳擊賽場外的殘酷「秘密」

2024年6月,全國少年(u16)拳擊錦標賽現場。圖文無關。視覺中國

瀋陽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大一學生小許(化名)的生命遺憾地停留在18歲。其門診病歷顯示,小許2024年6月9日中午倒在學校寢室,送醫搶救半小時仍無生命體征,死因初步診斷為「猝死」。在過去的4月28日至6月6日間,為了備戰拳擊賽,他由60.85公斤減到50.90公斤,減重近20斤。

小許家屬在社交平台提及,小許5月18日在校期間,曾因訓練不舒服,被120送至醫院搶救,此後返校持續訓練。在減重過程中,他曾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癥狀,被醫生診斷為急性胃炎及低鉀血症。

備戰拳擊賽為何需要高強度減重?這樣的高強度減重緣何致命?

差不多是「能參加的最高水平比賽」

有着15年訓練年限的拳擊運動員金揚城稱,高強度減重通常是為了壓比賽級別。

「只要有比賽都是要減體重的。」金揚城提到,比賽分不同公斤級別,自己平時正常體重在70至75公斤,但比賽級別是在61公斤和63公斤。為了達到比賽需求,他在2024年5月也進行了高強度減重,用一個月時間,從78公斤減到62公斤,減重近32斤。「我是運動員出身所以都習慣了。」

壓比賽級別是為了獲得競技優勢。中國自由搏擊國家隊教練楊家帥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參賽者如果減輕體重去下一級別,身高、臂展、力量都會獲得一定優勢,「屬於降維打擊」。

他介紹,除了兒童搏擊(拳擊)比賽以外,成人錦標賽及職業賽參賽降重情況均很常見。錦標賽與職業賽的不同之處在於,職業拳擊(搏擊)比賽通常賽前只稱一次體重,稱重時間與正式比賽往往間隔24至48小時,這時候選手補水或者開放飲食吃東西,之前掉的體重就會回來。

楊家帥舉例,假設比賽打的是112磅,選手平時體重可能是140磅,他會脫水減重,在稱重時間降到112磅,通過後恢復飲食。賽時體重恢復到140磅左右。「那麼他等於是用140磅的力量和身高,降維打112磅比賽。」他還補充,全國錦標賽要求比較嚴格,每天都要稱重,「相對而言脫水不會像職業比賽那麼誇張」。

小許發佈在社交平台的體重記錄。網絡截圖

小許備戰的是2024年全國大學生拳擊錦標賽,將在2024年6月19日開賽。根據比賽設置,他參加的是丙b組(高水平b組)。

楊家帥畢業於瀋陽體育學院,多次帶隊參加遼寧省、全國大學生體育比賽,他介紹,丙b組別對應着以拳擊專項考入體育學院、師範院校體育專業的學生。他分析,通常拳擊專項水平高的學生考的都是體育大學,譬如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大學,考入師範院校體育專業的「不會有太高水平」。

在楊家帥看來,對於小許這樣就讀師範院校體育專業的學生而言,全國大學生拳擊錦標賽差不多「就算是能參加的高水平比賽了」。他介紹,理論上,這些學生可以報名參加全國拳擊錦標賽與冠軍賽,但是就他們的水平而言,去這類比賽也不容易拿到成績。因為參賽者不但有各省專業隊運動員,還有在北體、上體就讀的已經取得一定全國成績的運動員。

而參與全國大學生拳擊錦標賽,他們有可能拿到成績。「因為這裡沒有省隊運動員。參加過全國錦標賽冠軍賽的成人高水平運動員被分配在了丁組(超級組)。」

減重人群的常見病

在上述拳擊賽中,男子7個級別分別為:46至51公斤、51至57公斤、57至63.5公斤、63.5至71公斤、71至80公斤、80至92公斤、92+公斤。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小許參加的是7個級別中最輕的:46至51公斤級別。

為了符合這一比賽級別,小許進行了艱苦的減重工作。生前的幾條朋友圈記錄著他的備賽經歷,6月1日,他發了一盒氯化鉀緩釋片的照片,配文:又是靠鉀片續命的一天。

6月6日,他曬出近39天的體重變化圖,曲線下降趨勢明顯。小許還分享了自己拳擊訓練時的照片,稱自己「變人幹了」。這也是他的最後一條動態,悲劇在三天後發生。

2024年6月6日,小許發佈了生前最後一條朋友圈信息。網絡截圖

金揚城也曾對高強度減重心有餘悸。2015年6月,他參加了自己的第一場職業比賽。為了參加這場四回合的69公斤級比賽,必須先將體重降下來,僅一個月,他就降了40多斤。「減得都虛脫了,」他說,「但一想既然選擇了,就必須咬牙堅持下來。」

楊家帥提醒,降重出現副作用的事故不算罕見。2015年,中國綜合格鬥運動員楊建兵就是降重脫水過度去世;2017年3月,英國泰拳手喬丹·考也因降重過度中暑身亡。

小許減重過程中,被診斷患低鉀血症。這是血鉀含量低於正常範圍的一種病理狀態,一般由於攝入鉀過少,或通過汗液、尿液、胃腸道排出鉀過多等原因導致。高危人群包括長期偏食、減肥,或長期大量嘔吐、腹瀉患者。

註冊營養師劉又姣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低鉀血症主要會出現乏力癥狀,進而出現心率加快甚至心臟驟停。減肥期間患低鉀血症較常見,主要是節食缺鉀及運動大量出汗後鉀流失雙重作用導致。低鉀血症在臨床上是急症,輕度時可以口服食物、藥物補鉀,重度則需要儘快靜脈補鉀。

劉又姣注意到,小許之前的病歷顯示,醫生有開口服補鉀片「補達秀」,也建議住院,但是小許拒絕了。

小許在減重期間猝死,具體死因及與低鉀血症的關聯性,需要通過病理解剖等方式確定。

「孩子夠苦了,我們不捨得。」小許家屬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小許定於6月18日出殯,想讓他安安靜靜地走,不會接受屍檢。

南方周末記者 高伊琛 南方周末實習生 李東絢

責編 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