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傷害身體的姿勢,你中了幾個?來看避雷指南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離不開骨骼、肌肉、關節。靈巧的雙手,強健的四肢,挺直的脊樑,支撐着活力十足、閃閃發光的生命。《全民健康大會》第二期,帶來「強肢健體」的健康指南!小動作也能幫大忙!

本期節目邀請了北京積水潭醫院副院長劉亞軍、北京體育大學教授矯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關節外科主任醫師趙旻暐、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主任醫師付國兵,四位嘉賓「中西合璧」,共同為你的肢體健康放大招!

大型健康科普節目《全民健康大會》將於6月15日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20點檔播出第二期,6月16日科教頻道(cctv-10)20:31重播。

這些傷害脊柱的姿勢,你中了幾個?

脊柱被稱為人體的「頂樑柱」。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的姿勢,正在悄悄傷害我們的脊柱!《全民健康大會》用最前沿的虛擬技術,為您剖析小動作帶來的大隱患。

為什麼久坐會傷腰?

人體有5塊腰椎,它們位於身體中央,堪比人體的「頂樑柱」。有一個詞十分常見:「腰椎間盤突出」。椎間盤一旦受損,可能導致身體的癱瘓!腰椎間盤到底在哪兒呢?它為什麼總是「突出」?它到底怎麼突出的呢?我們一起進入「人體奧秘實驗室」看看。

我們的脊柱由26塊椎骨構成,椎骨之間白色的結構就是椎間盤。長期久坐、姿勢不正確,就會造成椎間盤突出。

由於受到長期擠壓,椎間盤外圍的纖維環會發生破裂,中間果凍狀的髓核會從破裂處突出來,這就是椎間盤突出。

突出的髓核壓迫神經,大多數人最先感到的癥狀是疼痛。如果壓迫不能緩解,疼痛會沿着大腿向小腿和足部放射,有人還伴隨着雙下肢麻木。

最嚴重的椎間盤突出,是把椎管里的神經根全部壓住,導致馬尾綜合征,患者會大小便失禁,不能行走,嚴重的會導致癱瘓。

專家提醒:保護腰椎,避免久坐!

搬快遞也有正確姿勢,專家現場支招

生活中,許多人會出現搬個重物就「閃了腰」的現象。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搬重物姿勢,給脊柱帶來的損傷。

當彎腰搬重物時,腰椎間盤負荷增加,容易發生急性扭傷或腰肌勞損。

單手提重物也會讓一側椎間盤因受力不均,增加腰椎間盤突出的風險。

專家提示:「三步法搬重物」

正確的搬重物姿勢,應該是兩腿分開,一條腿稍稍往前,然後蹲下身,挺直腰桿、腹部收緊;平穩搬起重物,慢慢起身,將物體重心盡量靠近身體;站起來的過程中,背部挺直,不要彎腰。

「低頭族」 你知道頸椎有多辛苦嗎?

手機已經融入了日常生活,每個人都幾乎變成了「低頭族」。然而,當你以30度角低頭刷手機時,你知道頸椎默默承受了多大壓力嗎?

答案是10公斤,約等於一袋大米的重量!

手機放不下,頸椎也要保護,究竟該怎麼辦呢?中醫專家帶來一組簡單動作:四方爭力,讓您遠離頸椎病。

全民健身,讓健康中國「動」起來

健康需要活潑。運動健身的路上,有個「健康搭子」同行,更容易堅持下去。《全民健康大會》特地來到了成都,這裡有專門為單車愛好者打造的騎行綠道,全程100千米,沿途有78個景觀橋,串聯了120多個生態公園。

在本場健康城市環節,我們還前往大山深處「找搭子」——擺手舞,這項傳承了上千年的運動需要上萬個「健康搭子」。

這種特殊的舞蹈方式來源於土家兒女的插秧、狩獵等生產活動,跳起來同手同腳,既能緩解勞作帶來的肌肉緊張,又能強身健體。

如今,這項運動已經將舞蹈與健身結合在一起,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擺」進了群眾的健身活動中。

國寶重光

再現2000年前的「健身操」

說起運動健身,除了剛提到的這些,很多人還會想起上學時天天做的廣播體操。在《全民健康大會》的現場,展示了一套在兩千多年前的健身操!

1973年,在舉世聞名的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了一張帛畫的殘片。經過專家仔細修復,定名為《導引圖》。圖共四行,每行有11個人物,一共44個人物在做養生的功法。

導引是古代的健身養生術,意為「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可見,與現代健身術相比,它尤其注重氣息。讓人驚嘆的是,今天我們仍能「按圖索驥」,重現2000餘年前的「健身操」。

跟着文物做健身操,會有哪些功效呢?先試試《導引圖》中的「拱背」,經常做這個動作可以預防肩背疼痛,還能緩解焦慮抑鬱的情緒!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跟隨《全民健康大會》,從現在開始動起來!

《全民健康大會》

第二集《強肢健體》

2024年6月15日20:00檔

央視綜合頻道(cctv-1)首播

2024年6月16日20:31

央視科教頻道(cctv-10)重播

央視頻、央視網同步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