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護士能出門診也能開處方 深圳擁有執業護士近5.5萬名

5月12日是第113個國際護士節。今年,在深圳,專科護士已進入"next level"——享有開具檢查單、治療單及外用類藥品權限,還是在全國率先立法賦權的。

護理界人士認為,深圳通過法規建立專科護士制度,不僅讓護士能與醫生一樣出門診、開處方,最大的價值是讓護士找到職業發展路徑,提升職業地位。

目前,深圳已有急診急救、傷口造口、血液透析、糖尿病等十幾個領域的專科護理門診。

護士走出醫院,走進社區、走進家庭

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市執業護士54649人,其中,男性3272人,女性51377人,承擔了全市12675萬人次門急診和226萬人次住院的護理工作。

深圳已逐步建立覆蓋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的護理服務體系,覆蓋急性期診療、慢性期康復、穩定期照護、終末期關懷等。

藉助社區護理、居家護理、「互聯網+護理服務」等模式,深圳護士走出醫院,走進社區、走進家庭,為高齡或失能、母嬰、慢性病等行動不便人群提供上門護理服務。

家住龍華區福城街道的92歲謝爺爺,因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右腳紅腫破潰。在家人陪同下,他在龍華區中心醫院治療了一周,潰瘍面有所好轉。

但由於年事已高,住院生活不便,謝爺爺提前辦理出院回家療養。出院時,護士告訴謝爺爺的家人,通過手機平台就可預約延續護理上門服務。

在接下來的1個月,傷口專科護士11次上門為謝爺爺清創換藥,直至傷口完全癒合。

今年有了首位護理學「博士後」

近年來,擁有碩士、博士學歷、手握創新專利的「新生代」護士越來越多。今年1月,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通過中大「高層次人才計劃」,成功引進深圳首位護理學「博士後」李彩霞。

深圳護士的學歷和職稱兩項指標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全市有博士學歷7人,碩士學歷322人,本科學歷17514人,大專學歷24215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達32.6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個百分點。

 有主任護師365人,副主任護師2268人,主管護師15715人,護師14958人,初級19274人,中級及以上職稱佔比達33.57%,這一比例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個百分點。

 「本科及以上學歷」與「中級及以上職稱」更是專科護士的重要「准入門檻」。

2023年1月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修訂稿規定,要獲得專科護士證書需滿足3個條件,即具有本科以上護理專業學歷、具有5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及2年以上相關專科崗位工作經歷、取得中級以上護理專業技術資格。

護理事業高質量發展腳步還要加快

在2023年全省「護理行業臨床急救職業技能競賽」「綜合病例站點式」護理技能大賽上,深圳護士以過硬的急危重症處理能力和全面護理技能,捧得兩項賽事的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名。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儘管深圳護士隊伍越來越強大,但深圳護理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腳步還要加快,護理隊伍學歷和支撐結構還要不斷優化,持續加強隊伍建設和增補人員配備。

要建立健全專科護士規範化、標準化的培養和管理體系,讓護士在臨床護理、管理、教育、研究等多領域均有發展,可獨立診斷、治療、處方、指導患者自我管理等,

更要進一步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服務,讓每名責任護士負責一定數量的患者,每名患者均有相對固定的責任護士為其負責,讓深圳市民的健康獲得感持續提升。

采寫:南都記者 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