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學專家張永振與上海公衛臨床中心的「糾紛」是怎麼回事?

界面新聞記者 | 黃華 陳楊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4月29日,針對網絡流傳的關於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下稱「上海市公衛中心」)與張永振研究員團隊之間的糾紛問題,上海公衛中心發佈情況說明。

上海市公衛中心表示,近日,我院部分實驗室需要進行改造,因安全原因進行封閉施工。對於在該區域開展科研活動的張永振研究員團隊人員,醫院在科研樓提供了另外的辦公及實驗場所,事前我院已制定相關安置方案並提前告知。下一步,我院將會同有關單位妥善做好安置工作。我院始終尊重科研工作者,支持科研人員及學生開展正常的研究工作。

圖片截取自上海市公衛中心公眾號

上海市公衛中心前身為上海市傳染病醫院,是一所具百年歷史的三級甲等醫院,又名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在新冠疫情期間,上海市公衛中心市上海市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定點醫院。據官網歷史資料,該院原本只有1100張床位的金山院區在疫情最高峰時的單日收治記錄突破過2300人。

目前,這起網絡「口水仗」就發生在這家和新冠疫情有重大關聯的醫院。同時,事件中的焦點人物——張永振、范小紅等,也與新冠疫情關聯頗深。

他們之中,張永振是全球最早開展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研究的科學家,而范小紅在2020年初就去往武漢雷神山醫院參與了最早期的新冠患者救治,後任上海市公衛中心院長,現任是公衛中心黨委書記、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副主任。從張永振微博的發文記錄記錄來看,他和上海市公衛中心的歷史積怨至少有兩年多了。

這起新一輪「罵戰」的起因是張永振實驗室協議的履約問題。在4月27日晚,微博用戶「年年在搬家」發佈長文稱,張永振研究員團隊遭到不公平待遇,被要求在兩日內搬離實驗室。

具體而言,據4月27日晚發佈的微博用戶長文,2018年3月底,上海公衛中心與張永振團隊正式達成為期5年的科研合作協議。按照協議規定,張永振團隊在公衛中心的工作將於2023年3月結束。

然而,據前述微博用戶,2022年10月31日下午,公衛中心原副院長沈銀忠(現任院長)、科研科科長彭建濤、人事科科長惠晶晶三人告知張永振,公衛中心與張永振團隊的合作協議到期,從11月1日起不再合作。另外,協議中規定的公衛中心拖欠的科研經費(共計700多萬元)、張永振與團隊成員應得的勞務費、科研獎勵等(共計300餘萬元)經多次溝通反映後如今未落實。

此外,除了實驗室協議的履約問題,前述用戶還發佈了其他內容,包括上海市公衛中心沒有給張永振辦理入職導致其在2020年9月就是「事實上的失業者」,張永振團隊被停發科研經費導致科研受阻,團隊被「阻礙新冠溯源科研工作」,團隊另一負責人被撤除p3實驗室主任一職等等。

隨後,這一事件迅速引發輿論關注。目前來看,在上海市公衛中心的回應中,僅涉及到「兩日內撤離」部分的回應,理由是實驗室需要改造。不過,上海市公衛中心提供了另外的辦公及實驗場所,事前也做過相關安置方案的提前告知。

4月29日凌晨,張永振本人通過微博轉發了前述用戶的長文,並在今日9點57分發佈新文章。張永振微博發文的內容主要是針對上海市公衛中心凌晨發佈聲明後的一些異議,主要圍繞公衛中心所聲稱的「有事前告知」和「有妥善處置」。

張永振發文稱,公衛中心於上周四突然召開緊急會議,僅用一分鐘宣布p3實驗室要升級改造,勒令其團隊兩日內搬離,在場成員均未聽到具體搬去何處的安排。

針對公衛中心的安排,張永振提出,公衛中心沒有考慮新安排的實驗室能否滿足其課題組當前的實驗需求。他們組有大量病原未知樣本,按照生物安全要求,至少要在p2實驗室進行,「據我們了解這位老師的課題組目前並沒有備案的p2實驗室。」同時,今日公衛中心直接關閉實驗室,其團隊成員也主動向院方領導提出訴求和協商意願,但公衛中心再沒有給出任何搬遷方案。

圖片截取自張永振微博

張永振的微博名是「張永振2001」。2001年是張永振開始接觸病毒學的第一年。

張永振等人在武漢市中心醫院  圖片來源於張永振微博

此前,他在新疆石河子大學讀完本科,學習畜牧專業,研究生和博士階段分別就讀於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學習免疫學。1998年博士畢業後,他繼續在中國預防醫學科學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下稱「微生物所」)做博士後,從事感染免疫研究,也在此第一次接觸到了細菌。

直到2001年,張永振開始研究病毒,在微生物所負責出血熱實驗室。在接受「搖擺編輯小組」採訪時,張永振將選擇病毒學的原因歸結於「重要性」。他認為人類發現了抗生素,已經有辦法對付細菌了,但病毒還是太神秘,因而研究病毒更重要。

在「入行」 頭個月,張永振梳理了出血熱這種病毒傳染病的研究歷史,發現以往國內研究都側重對出血熱的普通流行病學研究,對背後的生態學和遺傳學規律涉及較少。他認為,要把病毒視為整個生態系統中的合法存在,由此才能在人類和病毒之間建立一套預警機制,避免讓一個未知的病毒引發傳染病,甚至帶來大流行。

一年後,2002年1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成立。張永振所在的微生物所改為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張永振也隨之進入cdc。

更為大眾所熟知的是,張永振帶領團隊鑒定出新冠病毒,並率先向全球公開分享了基因組序列。

2020年1月5日,張永振團隊獲得了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並全面分析了測序數據,繪製出其基因組圖譜,並構建了進化樹。分析結果表明,該病毒是歷史上第一次在人上發現。

據《財新周刊》的報道,獲得該結果後,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立即向上海市、上海市衛健委和國家衛健委等主管部門報告。1月11日,張永振研究團隊將測定的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共享到了病毒學組織virologic.org網站和genbank上,成為全球最早公布該病毒序列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