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阿姨的老伴最近向她抱怨鞋子不合穿了,總覺得鞋子很緊。夏阿姨就納悶了,她的老伴都已經六十多歲了,而且這些鞋子都已經穿了好幾年,難不成他的腳還能再長大?
過了一段時間,她的老伴又跟她抱怨,覺得足部時不時有些刺痛。雖然不是很嚴重,但他老伴覺得挺不舒服的。夏阿姨於是帶他去做足部按摩,希望能夠緩解他的癥狀,可感覺效果一般般。
後來某天他們無意中向鄰居提起了這件事。他們的鄰居是位糖尿病患者,聽了夏阿姨的描述,便建議他去醫院測測血糖。
一開始夏阿姨兩夫妻還挺費解的,腳和血糖有什麼關係?可檢驗結果一出來,他們還挺吃驚,夏阿姨的老伴血糖果然偏高。
為什麼糖尿病病人的腳特別容易"受傷"?
足部問題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英國西北部的一項基於社區的篩查顯示,糖尿病患者足部潰瘍患病率為 1.7%,年發病率為2.2%。據估計,全世界每年有 910 萬至 2610 萬糖尿病患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足部問題。
長期過高的血糖會誘發血管的滲透應激,不僅會損傷血管,還會牽連到神經,導致神經細胞肌醇合成和神經傳導減弱。
由於足部距離心臟較遠,所以本身供血也不如其他部位豐富,而且足部血管較為狹窄。因此,一旦血管出現問題,足部便是首當其衝。
當足部沒有足夠的血液滋養,且局部血壓升高,其肌肉、皮膚和其他組織便會逐漸死亡,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潰瘍和壞疽。
然而,在高血糖的微環境中,血液中免疫細胞失調,促炎級聯反應以及細胞因子和超氧化物會過量產生。這意味着,當糖尿病患者腳部出現傷口時,它們不僅自我修復能力較差,而且可能還會進一步加重潰瘍。
有些糖尿病患者會感覺自己的腳失去知覺,但有些人則會出現麻木或是刺痛感。這是因為他們的感覺神經發生了損傷,降低了他們感知外界的刺激的能力。
除了感覺神經病變之外,長期高血糖還會引起神經元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導致腳部無法正常出汗,容易乾燥。這會使患者的腳部皮膚更容易開裂,增加潰瘍和感染的風險。
運動神經元功能障礙也會導致足部肌肉萎縮,加之老年人常有骨質疏鬆。如果日常穿鞋或走路姿勢不當,則極有可能引起足部結構異常,出現如夏科氏足等畸形。
如果你的腳有這些癥狀,是時候檢查血糖了!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嚴重的足部問題,而這些問題可不能輕視。研究顯示,患有糖尿病的人截肢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20倍。
中老年人代謝能力減弱,是糖尿病等代謝病的高風險人群。如果你發現腳部有以下這些變化,應該儘快向醫生諮詢並且檢查血糖。如果你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則更應該多加留意你的雙腿,以免足部問題惡化導致截肢。
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經極其容易發生病變,因此下肢感覺異常是大部分人最先出現的癥狀。有些人會感覺到不同程度的腳部疼痛,並可能伴隨着針刺感或燒灼感。
有部分人下肢會失去知覺。醫生建議可以請別人戳自己的腳底,或者把腳浸泡在冷熱水中,試試看自己的腳是否還有觸覺和感受冷熱的能力。
另外,如果在從事體力活動期間,腿部發生疼痛,或者下肢某部位抽筋,也應該警惕是否足部病變。
除此之外,由於下肢沒有足夠的血液循環,其外觀也會發生異常。高血糖人群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腳顏色加深,腳指甲變黃變厚。另外,其腿部可能沒有太多脂肪,毛髮較為稀疏,皮膚也變得薄且乾燥。
你也可以嘗試躺平抬高下肢,如果你的雙腳很快變得蒼白且發涼,那說明你下肢血液循環情況較差。你可以再摸摸足背上的動脈血管,損傷的血管一般搏動較弱,嚴重者可能完全感受不到其跳動。
當這些情況逐漸惡化時,下肢便失去防禦外界病菌和自我修復的能力。糖尿病患者的雙足很容易發生真菌感染,出現足癬。此外,雞眼或內生的腳趾甲等足部併發症在高血糖人群中也極為常見。
「糖友」們的腳和腿上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出現一些水皰,但與燒傷後出現的水皰不同,這些水皰並不會引起疼痛。通常,這些水皰會自行自然癒合,但這可能需要長達五周的時間。
由於糖尿病患者水皰潰瘍後很容易發生感染,因此建議患者避免自行刺破水皰。如果水皰太大需要引流,應該諮詢家庭醫生。
除了腳,糖尿病患者還要注意身體哪裡?
神經損傷是長期高血糖最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之一。高血糖會損害身體不同部位的神經,除了最容易受到影響到的下肢外,還會引起眼睛和腎臟的問題。
眼睛是一台精密的儀器,布滿了大量的微小的血管和神經。高血糖會損害視網膜中的血管,引起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視網膜是眼睛後部的感光細胞層,是眼睛形成圖像的重要部件。受損的血管會腫脹和滲漏,影響視網膜,導致視力模糊。有時異常的新生血管,可能會進一步加深視力問題。
在該疾病的早期,視網膜中的血管壁變弱並凸出,形成微小的「口袋」。這些「口袋」可能會滲漏血液和其他液體,從而導致稱為黃斑的視網膜部分腫脹,並扭曲視力。
黃斑水腫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失明的最常見原因。大約一半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會出現黃斑水腫。
當疾病進一步惡化,視網膜為了修復損傷,自己會開始長出新血管。這些新血管很脆弱,經常會滲出液體到玻璃體(晶狀體和視網膜之間的透明凝膠)。如果有輕微出血,患者可能會看到視野中漂浮着一些黑點。如果大量出血,視力可能會完全被遮擋。
腎臟病變是糖尿病的常見且嚴重併發症。在美國,大約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存在糖尿病腎病。這些糖尿病引起的腎臟問題可會發展為腎臟衰竭,危及生命。
腎小球是腎臟的過濾器。雖然體積較小,但內部包含了大量的毛細血管,這也意味着它很容易受到高血糖的影響。長年累月之下,精密的腎臟過濾系統可能會被逐漸損害,無法將廢物和多餘液體排出體外。
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階段,患者很難注意到任何體征變化或癥狀。但在晚期,患者可能會出現尿頻,腳、腳踝、手或眼睛等身體各部分發生水腫。有些人也會有噁心嘔吐和食欲不振等癥狀。
如果前往醫院進行檢查,患者尿液中會存在大量的蛋白。由於糖尿病腎病難發現,且難治療,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約診一次,或者根據醫療團隊的建議進行更頻繁的檢查,定期監測血糖情況,並篩查糖尿病腎病和其他併發症。
高血糖所導致的神經和血管損傷通常發展緩慢,因此及早發現癥狀,採取相應措施以防進一步惡化是極為重要的。
【參考文獻】
CZERKAWSKI JW. diabetes AND VASCULAR DEGENERATION. Int Rev Connect Tissue Res. 1963;1:307-37.
Cole JB, Florez JC. Genetic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diabetes complications. Nat Rev Nephrol. 2020 Jul;16(7):377-390.
Parwani K, Mandal P. Role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Arch Physiol Biochem. 2023 Feb;129(1):95-107.
#首發創作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