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是吃橘子的季節,不同品種的橘子登陸上市。橘子個頭不大、味道酸甜,吃完的橘皮放在家裡,滿屋子都是橘子香。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橘子,一吃就停不下來。
橘子是一種營養素豐富的水果,不僅含有及其豐富的維生素C(VC),還富含鉀、類胡蘿蔔素、橙皮素、柚皮素等對健康有益的成分。
橘子是當之無愧的「VC明星」,每100克橘子中的VC含量是蘋果的4-6倍,是梨的2-4倍,是秋冬季節補充人體VC的最佳來源。
然而「橘紅是非多」,關於橘子的傳聞層出不窮,造成不少小夥伴在吃橘子時顧慮重重。
有人說吃橘子會上火,橘子顏色之所以那麼好看,都是染過色的。還有人說橘子吃多了會變成「小黃人」,皮膚變黃不僅影響顏值,還對人體有害......
對於喜歡吃橘子的疾控君來說,這些傳言一度成為吃橘路上的絆腳石,到底是真是假?今天,我們一起來探尋真相!
吃橘子會上火嗎?
一些人在吃完橘子後會出現咽喉乾澀、牙齦紅腫、口腔潰瘍、胃部不適等上火癥狀,由此得出結論——「吃橘子會上火」,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吃橘子後出現的上火反應,並不是真正的上火。
吃橘子上火的罪魁禍首是橘子中的糖分含量高。橘子中的糖分佔比接近10%,在水果中屬於糖分較高的水果。和吃糖吃多了的道理一樣,嗓子發乾發澀是正常現象。橘子中還含有果酸,對果酸比較敏感的人,可能就會出現牙齦紅腫和胃部不適。另外,吃橘子後不及時清理口腔,可能會導致橘子殘渣和糖分停留在口腔,造成細菌滋生,從而引起口腔炎症。
建議大家吃橘子時要適量,不可貪吃,吃完橘子後要及時漱口,清理口腔內部的橘子殘渣,避免滋生細菌。本身就患有牙齒敏感和胃病的人應少吃橘子。
橘子這麼紅,都是染色的?
橘子的顏色鮮亮好看,這引起了很多人的懷疑,覺得橘子的皮都經過染色處理,甚至網絡上也一直在流傳給橘子染色的視頻。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事實是,確實有些橘子是經過染色處理的,但即便是染過色,大家也不必擔心。這是由於市面上所有的色素、染料的威力都很大,只需要用一點點就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用多了會過於明顯,一下就穿幫的。
因此,對於那些說染色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傳聞,基本上都是在拋開劑量談危害。比如當年赫赫有名的蘇丹紅鴨蛋,後經專業評估發現,每天要攝入上千個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不過,雖然「吃了也沒事」,但我們還是要抵制這樣的行為,發現違法添加有害添加劑的行為要積極向食品安全部門進行舉報。
不過,染色的橘子皮,我們吃的是裏面的果肉,因此在吃之前可以將橘子洗一下,吃的時候注意盡量整片褪下橘皮,這樣就能夠更大限度地保證我們吃進更少的色素。
橘子吃多了會變小黃人?
從小到大,一定很多人都聽家長說過這樣一句話:「少吃點橘子,吃多了小心變成小黃人」!所謂小黃人,是指橘子吃多了導致皮膚變黃,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答案是肯定的,「小黃人」不是謠言,但也不是永久性的,不必過於擔心。
這是由於橘子富含胡蘿蔔素,當我們吃了太多橘子時,可能導致胡蘿蔔素過多而一時無法代謝,當血液中胡蘿蔔素含量過高時,就會導致皮膚變黃。這種情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橘黃病」。常見的是手掌發黃,嚴重者可能出現渾身皮膚都發黃的狀況,包括臉部,十分影響顏值。
不過,不必過於擔心,因為隨着時間的流逝,人體內的胡蘿蔔素會逐漸被代謝完成,膚色也會慢慢恢復正常,一般不需要進行特殊治療。除了橘子,胡蘿蔔、南瓜、木瓜、芒果等蔬果中也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如果近期發現自己膚色變黃了,可以自查一下是否是吃多了這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