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從足生!按摩足部這三個穴位,培陽補腎,健脾化濕

如果說「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寒露」則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

寒露至,天氣由涼變冷,季節交替的時節,湖北省中醫院(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丁德光教授提醒,進入寒露,氣溫驟降,要格外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從足生」。

足部保暖

酷暑難耐時,涼拖、涼鞋可說是人們避暑首選。過了寒露,涼鞋就要收一收了,最好穿上襪子配上運動鞋或者皮鞋。寒露時節,涼意十足,寒氣、涼氣可能會透過腳部蔓延至全身,這樣的話,就可能出現我們常說的「寒從足生」了,這樣的寒冷、寒意,對於身體的影響會更大。

睡前泡腳

除了不露腳,要想保暖,避免寒意侵入身體,還可以嘗試睡前泡腳。這對於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有更好的幫助,同時也可以緩解身體的疲憊感。所以即使再忙碌,也試着養成睡前泡腳的好習慣。

足部保養

民諺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並不是隨意說出來的,合理的保養身體,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寒露過後,對下肢尤其足部的保暖非常重要,此外還可以經常按摩幾個位於足部的穴位。

太溪穴

太溪穴在內踝骨向後凹陷的位置,為腎經原穴,能滋陰降火,又能培陽補腎。而且,它陰陽都能調,可謂補腎的一個要穴。無論是腎陽虛導致的怕冷、四肢冰涼、頭暈、膽小、易受驚嚇,還是腎陰虛導致的慢性咽炎、心煩、失眠、牙痛等都能通過太溪穴來治療。

 太沖穴

太沖穴的位置,在腳背上的大腳趾和第二個腳趾中間的縫隙里,為肝經的原穴,能疏肝解郁、調和氣血。像青光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來調治。

太白穴

太白穴位在腳內側,大腳趾骨鼓起來的關節後下方凹陷處,為脾經的原穴,健脾化濕、理氣和胃。像老人家因脾胃功能下降導致的消化不良、胃痛、腹脹、拉肚子,便秘等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來改善。

太溪太沖、太白,均在足上,是肝、脾、腎這三條經絡上的重要大穴。寒露過後,時常按摩這幾個穴位,相當於給自己做一次足療,也等於給全身、給內臟做了保養。


來源:湖北省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