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離我們並不遙遠,長期有3種狀態的人,或許要多小心

關於癌症,現代人雖然總是談之色變,卻未必真有多了解。不少人覺得癌細胞和病毒、細菌一樣,是外來的「入侵者」,但其實,癌細胞就藏在身體的各個器官之中。

人體本身就有原癌基因,但大多數情況下,它不會予以表達。只有特殊環境影響、外界物質干涉、遺傳信息表達等情況才會導致細胞癌變,並且迅速繁衍擴散,直至危及生命。

因此,可以說癌症是一種自己「養」出來的病症,怪不了別人。生活中若常處於這3種狀態,可別怪癌症侵襲,勸您早點糾正。

1.飲食搭配、飲食習慣不合理

有關於飲食搭配對身體的影響,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比如常吃腌漬食品、高鈉食物、刺激性食物等對身體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嚴重者還會誘發癌症和腫瘤。

但飲食習慣不健康的危害,未必比飲食本身小。比方說吃飯時間不規律或是飢一餐飽一餐,有可能導致膽囊和肝臟功能衰退,並且誘發肝癌病況。而若是經常吃滾燙的食物,對咽喉、食道造成的危害同樣不小,也可能會誘發相應的癌症癥狀。

所以,調理飲食不僅要改變食譜,進食習慣同樣需要加以重視。

2.煙酒不離身,想戒戒不掉

抽煙酗酒是大家都知道的不良嗜好,但由於其社會危害性不大,且具有一定舒緩精神、增進感情的效果,依舊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不過,出於健康考慮,煙酒還是應該能戒就戒,因為它們都是強致癌物,對身體的危害不可小覷。

但很多人對煙酒形成了依賴心理,似乎不整兩口就不舒服。這類人群需要遵循的是循序漸進、久久為功的指導思想,要把戒煙戒酒當做陣地戰來處理,逐步降低依賴程度、不斷給予自己積極反饋,或許便可戒除成功。

3.心情低沉,不會釋放壓力

情緒狀態同樣和疾病產生息息相關,據分析,情緒消極、急躁、敏感的人群更容易出現激素紊亂、內分泌失調狀況,並且多種疾病的發生概率會明顯提高,其中就包括了多種癌症類型。

消極的情緒既不利於身體的自我修復,也不利於藥物的作用發揮,還會對自身免疫力產生不利影響,危害很多。所以,保持積極愉悅的內心狀況,或許也是維持身體健康穩定的有力保障。

總之。癌症雖然可怕,但卻並非難以防治。事實上,大多數癌症的形成都是漫長、遲緩的過程,而在癌症真正到來之前,身體往往都會給出眾多警示。如果平時能夠多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並且在異常剛出現時及時就醫,或許就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繼而排查重大健康隱患,請予以重視。

【本圖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