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喝水越多尿越多,腎臟的壓力會變大,多喝水會傷到腎臟?

2021年01月14日20:12:03 健康 1136

闢謠:喝水越多尿越多,腎臟的壓力會變大,多喝水會傷到腎臟? - 天天要聞


01 飲水和排水機制

首先,我們人體的設計是非常精妙,在正常情況(沒有疾病)下,我們人體有一套完美的系統,來調節攝入水分的量和排出體內水分的量。

水分的調節主要涉及到人體的這幾個器官:


  • 大腦下丘腦中的滲透壓感受器和飲水中樞

在大腦中的下丘腦中,有一個化學感受器,稱為滲透壓感受器。它們能夠感受到我們血液中鹽分的含量,當鹽分含量過高的時候,就會告訴我們腦內的飲水中樞產生口渴的感覺,提醒我們的身體需要喝水了,人就會去想喝水,找水喝。

當我們攝入足夠的水分之後,血液中的鹽濃度降低,那麼滲透壓感受器感受到之後,口渴的感覺就會消失,人也就不想喝水了。

如果喝水過多的話,鹽分濃度持續降低,這個時候,我們的滲透壓感受器就會告知我們的垂體,減少分泌一種激素,從而增加尿液的排放量


闢謠:喝水越多尿越多,腎臟的壓力會變大,多喝水會傷到腎臟? - 天天要聞

下丘腦是大腦中非常小的一個結構,但是卻有重要的作用,我們的體溫、攝食飲水中樞都位於這裡


在實驗中,科學家發現,只要把下丘腦的飲水中樞破壞之後,動物(包括人類)就不會喝水,不管身體有多缺水,都不會感覺到口渴,都不想喝水。而用電流刺激這個部位,動物就會不停的喝水。


闢謠:喝水越多尿越多,腎臟的壓力會變大,多喝水會傷到腎臟? - 天天要聞


  • 垂體

垂體是我們體內激素的大總管,能夠分泌多種激素。其中有一種激素叫做「抗利尿激素

利尿,顧名思義,就是促進尿液排出,而「抗利尿」就是不讓尿液排出。

垂體利用抗利尿激素,可以影響腎臟產生尿液的量。

當水喝多了之後,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那麼尿液生成量就會增多,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

如果當水攝入不足,或者吃的太咸,那麼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就會增加,那麼腎臟形成的尿液就會減少,把水分留在血管中。(這也是為什麼經常吃得太咸,會導致高血壓的原因之一)


  • 腎臟

腎臟是排出我們體內水的重要器官。每天我們要排出大概1600-2000ml的尿液,同時,還有大量的廢物,比如尿酸、肌酐等人體內的廢物也要通過尿液排出。

腎臟排尿量受到抗利尿激素的影響。

闢謠:喝水越多尿越多,腎臟的壓力會變大,多喝水會傷到腎臟? - 天天要聞

尿崩症患者,每天要喝十幾升水,排數十次尿

當下丘腦、垂體發生病變的時候,抗利尿激素分泌出現問題,患者會不停的排尿,一天要上幾十次廁所。患者為了避免脫水,需要不停的喝水。


  • 皮膚
  • 皮膚也是調節我們體內水分的重要器官。當天氣熱的時候,會出大量汗水來排身體內的熱,同時,也會丟失大量水分,尿量就會降低。


    • 呼吸系統

    呼吸也會排出一定量的水分。但是不及尿液和汗液排出量大。


    02 多喝水會加重腎臟負擔嗎?

    前面我們已經看到了,人體有很強、很完美的水調節機制。

    只要你的身體沒有問題,那麼當你攝入一定量的水後,你的大腦就會自動阻止你進行攝水,同時,身體也會調動各個系統,幫助你將多攝入的水排出。


    闢謠:喝水越多尿越多,腎臟的壓力會變大,多喝水會傷到腎臟? - 天天要聞


    腎臟的功能異常強大,平時幾乎只需要使用三成的功力,就足以滿足人體的日常需求。

    這也是為什麼切除一個腎之後人也能正常生活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腎臟疾病往往要到了晚期之後才能發現的原因,因為前期病變,即便損傷了大量腎臟,腎臟的殘餘功能仍然能夠滿足人體需要。

    所以,由於強大的功能儲備,正常人,多喝水並不會加重腎臟的負擔,不會導致腎臟功能衰竭。


    03 水中毒

    那麼,經常聽說的水中毒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是指在短時間內,攝入的水超過了排出量,導致患者血液內的鹽離子濃度降低,引起低鈉血症、低鉀血症,患者出現噁心、乏力、精神不振、頭暈、肌肉無力、呼吸困難等癥狀。

    這種疾病在臨床上比較少見,因為我們腎臟的排水能力很強。這種病主要見於兩種情況

    (1)夏季大量出汗之後,我們會感到口渴,這個時候就會大量喝水。但是,汗水中還會排出鈉、鉀離子(這也是汗液為什麼是鹹的原因,我們吃的食鹽就是氯化鈉)。如果突然大量喝白開水,那麼人體內血液中的鈉、鉀離子濃度就會進一步降低,出現水中毒。

    因此,夏季運動,在戶外工作、勞動,最好是喝糖鹽水,這樣不但可以補充水分,還能補充身體丟失的鈉鉀離子、糖分


    闢謠:喝水越多尿越多,腎臟的壓力會變大,多喝水會傷到腎臟? - 天天要聞


    (2)第二種情況就是大腦受損的患者。前面我們講過,我們的大腦內有一個飲水中樞。當病變影響到這一區域之後,患者會不停的喝水。還有一些精神疾病的患者,也會出現這種情況,我之前有個強迫症的患者,她會不停的喝水。


    04 有些情況需要限制每天的喝水量

    當時,有些病人,是需要限制每天的飲水量。

    最常見的就是心衰病人。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簡寫,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患者心臟收縮、舒張功能障礙的疾病。患者的心臟功能不好,如果攝水過多,那麼血液容量會增加,心臟為了推動更多的血液,負擔就會加重,促使心臟功能進一步惡化。


    闢謠:喝水越多尿越多,腎臟的壓力會變大,多喝水會傷到腎臟? - 天天要聞

    多餘的水分排不出體外,會引起水腫


    當腎臟功能已經惡化的病人,比如腎衰竭病人。這個時候腎臟的功能已經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形成尿液的能力已經極度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是需要限制水攝入量的。因為腎衰竭患者已經無法自己形成尿液,排出水分。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都只有靠透析來排出體內。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應該對我們人體機制的排水機制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只要你腎臟功能正常,平時多喝水是不會加重腎臟負擔的,同時還有利於排出我們體內的廢物。

    比如痛風患者,多喝水能夠促進體內多餘尿酸的排出,對腎臟還有好處(因為高尿酸血症還會損傷腎臟)


    謝謝大家支持,一個靠譜醫生為大家帶來靠譜的健康知識科普,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人體探索者


    往期爆款文章回顧

    導致心臟爆炸的「新型艾滋病」到底是什麼?醫生如實為大家介紹

    闢謠:「蛇纏腰」這種病纏滿腰一圈就必死無疑嗎?

    闢謠:帶安全套就能預防所有性病嗎?錯,這種性病戴避孕套也沒法

    體檢到底該不該做胃鏡?胃鏡有什麼用?你想知道的胃鏡知識都在這

    體檢時,發現這幾個指標異常,那麼你的腎臟出問題了

    闢謠:喝了百草枯無藥可救只能等死?中國的齊魯方案治癒率達60%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治療可降46%胃癌風險,醫生:別錯失腫瘤干預時機 - 天天要聞

    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治療可降46%胃癌風險,醫生:別錯失腫瘤干預時機

    為響應全國「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號召,提升市民早篩意識,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專家團隊走進靜安區江寧路長者照護之家,舉辦「胃腸道精查,早癌早發現」專題健康講座。活動中,中山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師周敬結合臨床案例為居民講解胃癌及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早期癥狀及防治策略。周敬特彆強調,幽門螺桿菌感...
    馬德興:丁旋腰椎四根骨頭骨折,代陳穎半月板受傷 - 天天要聞

    馬德興:丁旋腰椎四根骨頭骨折,代陳穎半月板受傷

    5月25日,足球記者馬德興介紹了武漢江大女足在今年的一些困難情況,並認為,這個女足亞冠冠軍對目前正處於低谷之中的中國足球、中國女足而言,這無疑是輸入了一針強心劑,更顯得彌足珍貴。馬德興:從2024年開始,武漢江大女足的整體實力就因為足協推出的女足俱樂部「投入帽(即年度總投入不得超過3000萬元)」「工資帽(含獎...
    它的維生素C含量是藍莓的4倍! - 天天要聞

    它的維生素C含量是藍莓的4倍!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又到了吃桑葚的時候,紫黑透亮的小果子,酸甜可口、豐滿多汁。桑葚的吃法頗多,可洗乾淨後直接生吃,還能榨汁、配酸奶、泡酒……特別百搭。桑葚的營養 膳食纖維桑葚的膳食纖維含量在水果中屬於優秀水平,其不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高達
    我國8成胃癌與該風險相關,分子醫學中心攜手體檢機構破解「三高一低」難題 - 天天要聞

    我國8成胃癌與該風險相關,分子醫學中心攜手體檢機構破解「三高一低」難題

    幽門螺桿菌(Hp),被稱為藏在胃裡的「隱形殺手」。它是一種寄生於胃黏膜的細菌,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約為40%至60%,且呈現高致病率、高耐葯率和低根除率的「三高一低」特徵。傳統經驗性治療方案因缺乏針對性,易導致治療失敗、藥物副作用疊加及耐藥性...
    顧玉東,因病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 天天要聞

    顧玉東,因病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5月25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發佈訃告,著名醫學家、教育家顧玉東院士逝世,享年87歲。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醫學家、教育家,中國手外科、顯微外科、肢體功能修復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黨的十五大代表,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華山)主任,《中華手外科雜誌》總編輯,國家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