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回應湘雅二醫院被舉報「買賣器官」:未發現違法違規行為

2025年06月13日23:40:18 健康 4785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研究生羅某宇墜亡後,家屬稱在其電腦發現可疑轉賬記錄及醫療腐敗相關舉報材料,引發社會高度關注。6月13日晚間,由湖南省衛生健康委、中南大學、長沙市公安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發佈情況通報,針對其家屬自2024年8月以來向有關部門寄送的舉報材料等情況進行回應。

湖南回應湘雅二醫院被舉報「買賣器官」:未發現違法違規行為 - 天天要聞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據通報,2024年8月以來,有關部門收到羅某宇家屬寄送的舉報材料,包括1份報案材料、50份器官捐獻資料、6段錄音轉換的文字材料共1281頁,聯合調查組逐一進行了調查核查。

關於家屬舉報材料中提供的50份器官捐獻資料和錄音材料,反映「醫院買賣器官」問題的核查情況,經核實,系羅某宇讀研期間因課題需要,從醫院相關部門複製保存。針對上述資料,聯合調查組通過cotrs系統(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和國家器官移植註冊系統逐一查詢、比對,確認50例捐獻器官的來源及去向全過程均可溯源。通過指紋對比、走訪詢問,確認所有捐獻均為家屬同意,簽名、捺印真實有效,未發現違法違規行為。

對家屬提供的6段錄音材料的原始音頻進行核查,舉報材料中兩段被指為「劉翔峰」的錄音,經聲紋鑒定,實際為湘雅二醫院急診科醫生周某。錄音場景分別為醫生周某在2022年4月18日為腸壞死患者陳某行急診剖腹探查手術、2022年4月24日為該患者組織全院大會診,內容系正常業務工作交流。此外,家屬提供的錄音轉換文字材料存在多處錯誤,如「搞了8萬塊」實際錄音內容為「搞了個包塊」,「沒有跟着吧」實際錄音內容為「沒有梗阻吧」。

舉報材料中「羅某宇與宋某通話錄音」,經鑒定為2021年4月20日腎臟移植科科研秘書宋某在電話里向即將入學的羅某宇介紹科研標本採集要求及經驗,並鼓勵其多學多看。其中談到「3-5歲、6-9歲的男女各3例標本」,系該科室擬與外校團隊開展科研合作的課題所需標本採集要求,研究內容合法合規。

舉報材料中「邵陽器官交接現場錄音」,經鑒定為2023年12月16日羅某宇隨湘雅二醫院遺體捐獻器官獲取部門(opo)在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人民醫院開展遺體捐獻器官獲取工作時,工作人員之間的對話。該錄音中關聯的捐獻者為邵陽市新邵縣周某,經核查,捐獻檔案資料齊全,器官獲取途徑合法合規。

舉報材料中「醫生與道教人員聚餐錄音」,經鑒定為2023年12月16日羅某宇同湘雅二醫院醫生唐某、技師文某及司機彭某等人在新邵縣出差期間就餐時的閑聊。舉報材料所指的「道士」實為司機彭某。彭某為湖南衡山人,錄音中提及的「道教」等內容,系其聊及在家鄉的見聞,就餐全程無宗教人士參與。

舉報材料中「羅某宇與姚某某通話錄音及微信記錄」,經核實為2021年10月21日、22日羅某宇聯繫師兄姚某某詢問如何把供體表交給他。經核查,供體表實際為《供體住院信息》和《供體手術信息》,是腎臟移植科收集供體科研資料的表格。

南都此前報道,羅某宇事件的諸多疑點持續引發社會熱議後,6月13日,南都記者撥通湖南省12345熱線,接線人員表示,目前關於羅某宇相關事件涉及公安機關辦案流程,建議關注官方渠道後續通報。

采寫:南都記者 林詩妍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你真的需要減重嗎? 「科學減重標準」了解下 - 天天要聞

你真的需要減重嗎? 「科學減重標準」了解下

轉自:經濟日報近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主任紀立農教授與阿里健康聯合發佈「科學減重標準」,希望通過規範的營養管理、運動干預、藥物治療,幫助超重與肥胖人群開啟科學減重之旅。
油膩大叔控糖 60 天變型男,控糖真的這麼管用嗎? - 天天要聞

油膩大叔控糖 60 天變型男,控糖真的這麼管用嗎?

最近幾年,互聯網上颳起了一陣「控糖」風,說「控糖」能減肥,能美容、養顏,控糖60天就能從油膩大叔變成健碩型男,還能預防各種慢性病。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喊着要「控糖」。不過,控糖控的到底是什麼糖呢?飲食里的碳水又該怎麼算?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好好嘮嘮
西安一醫院為天水血鉛異常幼兒開單獨診室,醫生回應兩地檢驗結果懸殊 - 天天要聞

西安一醫院為天水血鉛異常幼兒開單獨診室,醫生回應兩地檢驗結果懸殊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1日,甘肅省天水市查獲一起某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案件。隨後幾天,陸陸續續有家長帶孩子自行前往西安進行血鉛檢驗。查血鉛的單獨診室掛牌5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再次趕往西安市中心醫院,發現與昨日不同的是,兒科門診已開闢單獨的診室供天水血鉛異常幼兒就診。下午3時許,仍有...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 天天要聞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所說,在我國大約有1.5億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風險,近幾年也逐漸成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後的併發症,當多個併發症找上門,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