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發熱10天,剛抽完血突然心跳停了!醫生,我女兒還有救么?

2025年05月15日15:52:02 健康 1885

引子:兩個孩子的媽媽,突如其來的危機

清晨的陽光灑進一棟老式居民樓,廚房裡飄來煎蛋的香味。28歲的李曉雯正在給兩個孩子準備早餐,5歲的兒子小宇在客廳里追着3歲的妹妹小月跑,笑聲不斷。曉雯一邊忙碌,一邊喊:「小宇,別欺負妹妹,快來吃飯!」她臉上掛着溫柔的笑,眼神里滿是對生活的熱愛。儘管日子不算富裕,但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十天前,曉雯開始發熱。起初,她以為是普通的感冒,嗓子有點疼,體溫在37.5°C上下。她去藥店買了感冒藥,吃了兩天卻沒見好,熱度反倒升到38°C。丈夫阿強勸她去醫院,她擺擺手:「沒事,可能是累着了,休息幾天就好了。」可這場「感冒」卻像甩不掉的陰影,熱度始終不退。

女子發熱10天,剛抽完血突然心跳停了!醫生,我女兒還有救么? - 天天要聞

那天洗澡,曉雯無意間摸到左邊腋窩有個硬硬的腫塊,像顆彈珠,圓溜溜的,不疼不癢。她愣住了,心跳加速,手指反覆確認那個腫塊的存在。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她想起鄰居大姐說過,身體上莫名出現的腫塊,可能是腫瘤。曉雯越想越怕,當晚失眠了。

第二天,她撥通了在醫院工作的表姐電話,聲音顫抖:「姐,我腋窩有個腫塊,會不會是大事?」表姐一聽,語氣嚴肅:「別拖,趕緊來醫院查!」曉雯掛了電話,望着熟睡的兩個孩子,眼淚奪眶而出。她不敢告訴阿強,只說要去醫院看看感冒。誰能想到,這個年輕的媽媽,即將面對一場生死考驗?


從發熱到噩耗

醫院急查:腋窩腫塊的秘密

曉雯來到市中心醫院,表姐幫她掛了血液內科的號。診室里,主任醫師張教授仔細詢問病情:「李女士,發熱多久了?還有其他癥狀嗎?」曉雯低聲說:「十天了,嗓子有點疼,最近還發現腋窩有個腫塊,不疼,就是硬硬的。」張教授眉頭微皺:「腫塊有多大?什麼時候發現的?」曉雯比划了一下:「大概彈珠大小,昨天洗澡摸到的。」

女子發熱10天,剛抽完血突然心跳停了!醫生,我女兒還有救么? - 天天要聞


腋窩腫塊可能是多種疾病的信號。常見原因包括淋巴結炎結核淋巴瘤,或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的淋巴結轉移無痛性腫塊尤其需要警惕,因為淋巴瘤常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觸摸時質地較硬,類似橡皮或小石子。

張教授立刻安排檢查:「先做胸部CT腹部CT,看看腫塊性質和全身情況。」曉雯緊張地問:「醫生,會不會是……癌症?」張教授寬慰道:「別自己嚇自己,可能是感染,也可能是其他問題。查清楚再說。」

CT結果很快出來,曉雯的腋窩有一個1.5厘米的淋巴結腫大胸腔縱膈腹腔也有多處淋巴結異常增大,部分腸黏膜增厚。張教授看完影像,表情凝重:「這些表現提示可能是淋巴瘤,但也可能是結核或其他慢性感染。需要做病理活檢,切開腋窩腫塊取組織化驗,才能確診。」

病理活檢:面對恐懼的抉擇

聽到要切開腋窩,曉雯心慌意亂。她查過資料,知道淋巴瘤是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身邊有個親戚得了這病,治療過程痛苦,最後還是走了。她既想儘快查清,又怕確診是壞消息,整個人陷入矛盾。阿強陪在她身邊,握着她的手說:「查吧,不管啥結果,咱們一起扛。孩子們還等着你呢!」

曉雯咬咬牙,簽了手術同意書。在手術室,麻醉後,外科醫生小心切開腋窩,取出一個灰白色腫塊,送往病理科。術後,曉雯躺在病床上,眼神空洞地盯着天花板。阿強帶着小宇和小月來看她,孩子們撲到床邊喊:「媽媽,什麼時候回家呀?」曉雯強擠出笑容:「快了,媽媽很快就回去給你們做好吃的。」

等待結果的幾天,曉雯度日如年。她反覆問張教授:「會不會不是淋巴瘤?會不會是結核?」張教授耐心回答:「都有可能,結核也會引起發熱和淋巴結腫大。但無論是什麼,我們都會全力治療。」他心裏卻更傾向於淋巴瘤,只是不願給曉雯太大壓力。

確診噩耗:淋巴瘤來襲

第五天,病理結果出爐: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一種常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張教授把結果告訴曉雯夫婦,盡量用平靜的語氣說:「這是一種血液系統腫瘤,但現在醫學進步了,化療結合靶向治療,有50%以上的患者能獲得長期緩解,甚至部分人能治癒。你還年輕,身體底子好,治療效果會更好。」


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分為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好發於中青年,表現為發熱淋巴結腫大盜汗等。早期診斷和規範治療可顯著提高生存率。

女子發熱10天,剛抽完血突然心跳停了!醫生,我女兒還有救么? - 天天要聞

曉雯聽完,腦子一片空白。她想到兩個年幼的孩子,想到還沒還完的房貸,淚水止不住地流。阿強緊緊抱住她:「別怕,醫生說有希望,咱們就拼一把!」曉雯擦乾眼淚,點點頭:「為了孩子,我得撐下去。」


病情突變,鬼門關前

腹瀉來襲:新的危機

確診後,曉雯轉到血液內科,準備開始化療。可就在化療前一天,她突然開始腹瀉,一天跑了十多次廁所,拉出水樣大便,伴有輕微腹痛。護士測體溫,39°C,比前幾天更高。曉雯虛弱得幾乎站不穩,臉色蒼白,心率飆到120次/分鐘。

張教授緊急會診,懷疑腹瀉與淋巴瘤侵及腸道有關。他解釋:「腫瘤可能導致腸黏膜炎症,引發腹瀉。如果控制不好,可能出現腸梗阻腸穿孔,需要外科手術。」阿強一聽「手術」,心沉了下去:「不是說化療就能治嗎?怎麼又要開刀?」張教授安慰道:「這是最壞的可能,現在先控制感染和腹瀉,化療是主要治療。」


淋巴瘤可侵及消化道,導致腹瀉腹痛腸梗阻。腸道感染或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症)會加重病情,可能引發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及時補液和抗感染治療至關重要。

心跳驟停:生死一瞬間

護士給曉雯抽血檢查電解質感染指標,剛拔出針頭,曉雯臉色突然煞白,眼神渙散,毫無反應。護士大喊:「李女士!李女士!」沒有回應。她迅速摸曉雯的頸動脈——沒有搏動!「心跳驟停!快搶救!」護士一邊喊一邊開始胸外按壓

血液內科的醫生和護士迅速趕到,推來除顫儀,準備腎上腺素。張教授衝進搶救室,指揮道:「靜推腎上腺素,每3分鐘1毫克,繼續按壓!」護士輪番上陣,按壓得滿頭大汗。阿強被請到門外,急得雙腿發軟,喃喃自語:「曉雯,你不能丟下我們……」

搶救持續了25分鐘,曉雯依然沒有心跳。ICU的劉主任趕到,分析可能原因:「她有嚴重腹瀉,可能導致低鉀血症敗血症,細菌從腸道進入血液,引發感染性休克。」他果斷下令:「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繼續腎上腺素!」


心跳驟停是指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導致血液循環停止,是最危急的急症。常見原因包括電解質紊亂(如低鉀)、敗血症心梗等。胸外按壓腎上腺素是搶救核心,時間每延遲1分鐘,存活率下降10%。

就在第28分鐘,奇蹟發生了。心電監護儀上出現波形,曉雯的心跳恢復了!護士驚喜地喊:「心跳回來了!130次/分鐘!」劉主任檢查瞳孔,瞳孔縮小,說明大腦供氧改善。他鬆了口氣:「趕緊轉ICU,情況還不穩定。」


ICU里的生死拉鋸

命懸一線:家人的煎熬

曉雯被轉入ICU,插着呼吸機,靠升壓葯維持血壓。她的母親王阿姨和哥哥曉峰聞訊趕來,看到女兒躺在床上,滿身管子,昏迷不醒,王阿姨哭得幾乎暈厥:「我的雯雯啊,你才28歲,孩子還那麼小,怎麼就成了這樣?」曉峰紅着眼責問阿強:「你怎麼沒照顧好她?早點去醫院不就沒事了?」

女子發熱10天,剛抽完血突然心跳停了!醫生,我女兒還有救么? - 天天要聞


阿強低着頭,淚水滴在地板上。他何嘗不自責?可現在爭吵無濟於事,他只想曉雯能活過來。ICU的護士輕聲安慰:「別急,醫生在全力搶救,她還年輕,有希望。」

劉主任向家屬解釋:「曉雯的心跳停了近30分鐘,雖然搶救回來了,但大腦和器官可能受損。現在她有感染性休克,可能是腸道細菌引起的敗血症。我們在用強效抗生素,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但情況還不樂觀。」

王阿姨泣不成聲:「醫生,我女兒還有救嗎?」劉主任語氣沉重:「很難說,但她年輕,第一時間搶救,存活機會比老人高。我們會盡全力。」

放棄還是堅持?艱難抉擇

第二天,曉峰找到劉主任,語氣堅決:「我們老家有個習俗,人不行了要接回家,不然魂回不了家,會成孤魂野鬼。我問了醫生朋友,妹妹這情況,活下來的希望很小。我們想接她回去。」王阿姨抹着眼淚:「我捨不得啊,可孩子還小,不能讓她白白受罪。」

劉主任皺眉:「現在才治療兩天,放棄太早。她有自主呼吸,瞳孔反應正常,說明大腦沒完全壞死。年輕人的恢復力強,我建議再觀察4-5天。如果好轉,繼續治療;如果惡化,再考慮回家。」阿強哽咽道:「聽醫生的,給曉雯一個機會!」

王阿姨猶豫再三,點頭同意:「就再試試,我信你們。」劉主任鬆了口氣,心裏卻明白,這是一場豪賭。如果曉雯挺不過來,家屬可能會埋怨醫院「拖延」;如果救回來,就是奇蹟。


奇蹟降臨,重獲新生

蘇醒的曙光

第五天,ICU里發生了一件讓所有人振奮的事。曉雯突然睜開了眼睛!值班護士嚇了一跳,隨即驚喜地喊:「她醒了!」醫生趕來,檢查發現曉雯能遵囑點頭、搖頭,甚至能微微動手指。雖然插着氣管插管無法說話,但她的意識明顯恢復。

劉主任激動地說:「這太好了!她的大腦功能在恢復,說明搶救及時。」他向家屬宣布好消息,王阿姨抱住阿強,淚水止不住:「謝天謝地,雯雯活過來了!」曉峰也紅了眼眶:「醫生,謝謝你們,沒放棄她。」

接下來的幾天,曉雯的病情穩步好轉。血培養結果顯示,感染由大腸埃希菌引起,來自腸道。抗生素逐漸控制感染,升壓葯劑量減少,呼吸機也成功撤離。第十天,曉雯轉回普通病房,瘦了十多斤,但眼神里多了幾分堅韌。

心理重建:為孩子而戰

剛醒來時,曉雯情緒低落。她知道自己得了淋巴瘤,還經歷了心跳驟停,未來要面對漫長的化療。她偷偷問護士:「我還能活多久?」護士握着她的手:「你才28歲,孩子等着你呢,好好治,肯定能回去陪他們長大。」

小宇和小月來看媽媽,撲到床邊喊:「媽媽,你好了嗎?我們想你!」曉雯摸着孩子的小臉,淚水滑落:「媽媽會好起來,回去給你們講故事。」阿強也在一旁鼓勵:「咱們一家人一起努力,沒啥過不去的坎。」

出院前,曉雯拉着劉主任的手說:「謝謝你們,我以為再也見不到孩子了。現在我得為他們活下去。」劉主任笑着說:「你很堅強,接下來的治療也要加油!」

女子發熱10天,剛抽完血突然心跳停了!醫生,我女兒還有救么? - 天天要聞



尾聲:生命的韌性與希望

出院後,曉雯開始了化療。雖然副作用讓她掉頭髮、噁心嘔吐,但她咬牙堅持,每次化療後都會看看孩子的照片,告訴自己:「為了他們,我不能倒下。」她的家人也全力支持,王阿姨每天煲湯送來,阿強辭去夜班工作,專心照顧她。

社區里的鄰居聽說曉雯的經歷,紛紛來探望,還組織了捐款幫她渡過難關。小宇的幼兒園老師特意錄了孩子們祝福的視頻:「曉雯阿姨,加油,你是最棒的媽媽!」曉雯看完視頻,淚中帶笑:「活着真好,我一定要好起來。」


淋巴瘤並非絕症,早期發現和規範治療可顯著提高生存率。發熱淋巴結腫大等癥狀需及時就醫,病理活檢是確診金標準。感染性休克心跳驟停是危重併發症,及時搶救是關鍵。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疾病,但勇氣和希望能點亮生命的光芒。

曉雯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脆弱卻又充滿韌性。只要有一線希望,就值得全力以赴。願每一個患者都能像曉雯一樣,在黑暗中找到光,勇敢前行。


參考資料

  1. 《中國淋巴瘤診療指南(2023版)》,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
  2. 《內科學(第九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3. 《急診醫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4. 國家癌症中心,《中國惡性腫瘤流行病學報告(2022)》。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這個古方,可治一切目疾!近視眼也可治!常服還可益壽延年! - 天天要聞

這個古方,可治一切目疾!近視眼也可治!常服還可益壽延年!

1人有三寶,曰精氣神,兩目有神,眼光清澈,精力自然也旺盛,反之,眼部出現問題,總是要找肝和腎問責的。《黃帝內經》曰:肝開竅於目,目受血而能視。肝藏血,只有肝的精血循着肝經上注於目,才能使眼睛發揮視覺功能。《黃帝內經》又曰:「肝和則目能辨五色
小滿節氣養生——「大落大滿、小落小滿」 - 天天要聞

小滿節氣養生——「大落大滿、小落小滿」

小滿養生作者/中國養生文化研究中心本文摘自《中華養生保健》(2004)和《僑園》(2013)小滿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其含義是從小滿開始,北方大麥、冬小麥等夏熟作物籽粒已經結果,漸飽滿,但尚未成熟,開鐮收穫
北方多地地面溫度超70℃ 這份防暑指南快收下 - 天天要聞

北方多地地面溫度超70℃ 這份防暑指南快收下

北方大範圍高溫持續,5月20日高溫區的地面溫度普遍超過50℃,尤其山西永濟(71.1℃)、平遙(70.3℃)和寧夏的同心站(70.1℃),都是少有的滾燙!其中永濟的午後地面溫度一度達到71.5℃,不僅刷新當地5月地溫記錄,也是全年第二高紀錄,僅次於2024年6月13日的71.9℃。河南河北多地熱到破紀錄 為何高溫這麼強?專家介紹,河...
小滿未滿,輕盈向美:我的快樂減脂日記 - 天天要聞

小滿未滿,輕盈向美:我的快樂減脂日記

#在頭條記錄我的2025#​今日恰逢2025年5月21日,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老話說「小滿未滿,萬物可期」,自然界的作物灌漿將熟未熟,恰似我正在進行的減肥計劃——雖未抵達終點,卻已收穫滿滿的驚喜與希望。站在體重秤上的那一刻,數字跳動的瞬間,
享受減肥的樂趣,感悟健康的人生 - 天天要聞

享受減肥的樂趣,感悟健康的人生

#在頭條記錄我的2025#​大家好,我是栗老師。每天清晨記錄體重變化、分享減肥日常,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特別有儀式感的一件事。今天是5月21號早晨5:30,站在體重秤上的那一刻,我難掩內心的喜悅——電子屏上清晰地顯示着60.1千克,比昨天足足減
​患精神疾病能否認定工傷?39份判決書里的答案 - 天天要聞

​患精神疾病能否認定工傷?39份判決書里的答案

2023年11月2日,山東省青州市一處建設工地,工人們領取工傷預防知識宣傳材料及防護用品。(視覺中國|供圖)半年前,一份工傷認定在網絡上引起關注。遭老闆性侵後,崔麗麗被確診患上了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之後,她申請了工傷認定。2024年12月2日,天津市津南區人社局認定,崔麗麗受到的事故傷害屬於工傷。但崔麗麗所在公司...
深圳婦幼「義診+課堂」沉浸式教授新手爸媽學習母乳餵養 - 天天要聞

深圳婦幼「義診+課堂」沉浸式教授新手爸媽學習母乳餵養

今天是第 35 個全國母乳餵養日(2025年5月20日),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以「生命之初,自然之乳」為主題,開展「母乳餵養日」專題宣傳活動。活動現場通過「健康課堂+互動體驗+多科義診」的形式,為孕產婦家庭提供全流程科學指導,助力構建「孕期-分娩-哺乳」一體化健康支持體系。本次專題宣傳活動在市婦幼保健院紅荔和福強兩個...
堅持吃六個月,大腦真有變化 - 天天要聞

堅持吃六個月,大腦真有變化

提到「核桃」很多人腦海里會浮現出兩個字——「補腦」核桃的營養到底怎麼樣?多吃核桃真能「補腦」嗎?01堅持吃核桃6個月大腦真的發生了變化2023年4月,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子刊上發表了一項為期6個月的隨機對照營養干預試驗,在「吃核桃是否能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