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死亡率高達30%,但90%可以通過預防避免,別忽視5類信號

2025年05月15日15:12:08 健康 1278

肺栓塞的死亡率高達30%,但90%可以通過預防避免,別忽視5類信號 - 天天要聞

肺栓塞它像幽靈般潛伏在現代人身邊,每年全球致死人數超過50萬甚至超過乳腺癌、艾滋病和交通事故的總和。

當血液凝固成"致命子彈"

肺栓塞(PE)的本質是一場血液的"叛變"。當深靜脈血栓(DVT)從腿部或盆腔脫落,這些本應微小的血凝塊會隨着血流變成致命的子彈,直擊肺部動脈。一旦主肺動脈被堵死,患者可能在數分鐘內死亡,這就是為什麼它被稱為"最兇險的猝死原因"之一。

驚人的數據:

  • 全球每年確診患者超過1000萬例
  • 未經治療的死亡率高達30%
  • 在猝死病例中,肺栓塞佔10%-15%

肺栓塞的死亡率高達30%,但90%可以通過預防避免,別忽視5類信號 - 天天要聞

肺栓塞的高危人群:你中招了嗎?

肺栓塞並非「無差別攻擊」,某些人群的患病風險顯著升高。以下人群需要特別警惕:

1. 久坐不動者:長途旅行者(如飛機、高鐵乘客)因座位狹小、活動受限,易發生「經濟艙綜合征」。

2. 辦公室白領長時間伏案工作,缺乏肢體活動。

3. 術後或創傷患者:手術後卧床、骨折制動等導致血流緩慢,血栓風險飆升。

4. 特殊生理狀態人群:孕婦、產婦及口服避孕藥的女性,因激素變化導致血液高凝狀態。

5. 老年人因血管彈性下降、活動能力減弱,成為高發群體。

6. 慢性病患者:心衰、腫瘤、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以及靜脈曲張人群。

案例警示:68歲的老郭因連續兩天搓麻將久坐不動,突發腿腫、胸悶,險些因下肢血栓脫落引發致命性肺栓塞。醫生指出,久坐導致深靜脈血栓形成是罪魁禍首。

肺栓塞的「信號燈」:這些癥狀不能忽視!

肺栓塞的癥狀因栓塞面積和個體差異而異,但以下表現需引起高度重視:

1. 呼吸困難:突發氣短,靜坐時正常,活動時加重,類似「被人捂住口鼻」的窒息感。

2. 胸痛:刀割樣疼痛,深呼吸時加劇,可能放射至肩背部,與心絞痛不同,硝酸甘油無法緩解。

3. 咯血:痰中帶血絲或少量血塊,多因肺組織損傷所致。

4. 腿部異常:單側小腿腫脹、發紅、發熱,或按壓疼痛,提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5. 其他危險信號:心跳加速(靜息心率>100次/分)、血壓驟降、嘴唇或指甲發紺(缺氧表現)、暈厥等。

誤區提醒:有些患者因癥狀輕微(如輕度胸悶)而自行服藥,或誤以為是「心臟問題」,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若出現上述癥狀,尤其是高危人群中,務必及時就醫!

肺栓塞的死亡率高達30%,但90%可以通過預防避免,別忽視5類信號 - 天天要聞

栓塞的「幕後推手」:深靜脈血栓如何形成?

深靜脈血栓(DVT)是肺栓塞的「源頭」,其形成與三大因素密切相關:

1. 血流緩慢:長期卧床、久坐不動導致靜脈血流淤滯。

2. 靜脈壁損傷:手術創傷、靜脈注射刺激藥物或感染導致血管內皮損傷。

3. 血液高凝狀態:妊娠、口服避孕藥、腫瘤、遺傳性血栓傾向等使血液更容易凝固。

危險鏈:

下肢深靜脈血栓 → 血栓脫落 → 通過血流進入肺動脈 → 肺血管阻塞 → 缺氧、循環衰竭 → 猝死。

如何預防肺栓塞?記住一個關鍵詞:「動」!

預防肺栓塞的核心在於預防深靜脈血栓。以下措施能有效降低風險:

1. 避免久坐久卧:長途旅行中每1小時起身走動,或在座位上活動腳踝、膝蓋(如「腳踏車」動作)。

2. 術後患者需儘早下床活動,卧床時進行下肢主動屈伸運動。

3. 穿彈力襪:對高危人群(如下肢靜脈曲張、術後患者),穿醫用彈力襪可促進靜脈迴流。

4. 藥物預防:醫生可能開具抗凝藥物(如低分子肝素、華法林)預防血栓形成。

5. 健康生活方式:戒煙限酒、控制體重、保持規律運動,避免高脂高糖飲食。

警示案例:網吧猝死事件多與長時間不動有關,法醫鑒定中肺栓塞可能是「隱形兇手」。

肺栓塞的死亡率高達30%,但90%可以通過預防避免,別忽視5類信號 - 天天要聞

肺栓塞的治療

一旦確診肺栓塞,治療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分級進行:

1. 抗凝治療(基礎治療):使用肝素、利伐沙班等藥物防止血栓進一步擴大。

2. 溶栓治療(大面積栓塞):通過藥物(如阿替普酶)溶解血栓,但需權衡出血風險。

3. 介入或手術治療:經導管取栓、機械性血栓清除術,或置入下腔靜脈濾器(防止血栓再次進入肺部)。

關鍵點:肺栓塞的死亡率高達30%,但規範治療可將病死率降至2%-8%。因此,早期識別和及時就醫至關重要!

肺栓塞的死亡率高達30%,但90%可以通過預防避免,別忽視5類信號 - 天天要聞

肺栓塞的預後與護理

急性期護理:

患者需絕對卧床(至少2周),避免按摩或壓迫患肢,以防血栓脫落。

保持環境安靜,監測生命體征,預防感染和上呼吸道疾病。

康復期管理:

逐步恢復活動,遵醫囑繼續抗凝治療(通常3-6個月)。

定期複查D-二聚體和影像學,評估血栓消退情況。

長期生存率:多數患者經規範治療後預後良好,但需警惕複發風險。

肺栓塞雖危險,但可防可控。通過了解高危人群、識別早期癥狀、採取預防措施,我們可以有效降低其威脅。無論是長途旅行、術後康復,還是日常辦公,記住一句話:「動起來,才能活得好!」

記住:90%的肺栓塞事件可以通過預防避免。從今天開始,每小時起身活動3分鐘,讓血液歡快流淌。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日友好醫院肖某確在患者麻醉時中斷手術離場!處罰結果公布 - 天天要聞

中日友好醫院肖某確在患者麻醉時中斷手術離場!處罰結果公布

近日,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肖某被其妻子舉報違反生活紀律、醫德醫風等問題,引發社會關注。5月15日,南都記者從國家衛健委獲悉,事發後,國家衛生健康委迅速成立調查組,派出工作組進駐涉事單位,會同有關方面,對肖某執業行為、醫德醫風等進行徹查,現將調查處置進展情況進行通報。肖某(左)。據通報,肖某,男,1986年10...
凌博士亮相29屆CBE上海美博會 全分子量玻尿酸技術引領國貨抗衰新浪潮 - 天天要聞

凌博士亮相29屆CBE上海美博會 全分子量玻尿酸技術引領國貨抗衰新浪潮

2025年5月12日,第29屆中國美容博覽會(CBE)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啟幕。作為全球美妝行業的年度盛會,本屆展會匯聚了來自4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3200餘家展商,展出超過7萬款美妝新品與科技成果。在這場國際化的美妝盛宴中,中國科學家品牌凌博士攜其核心科技「全分子量玻尿酸」技術驚艷亮相,以創新實力詮釋國貨護膚從「跟跑...
夏季一來,血糖就升高?注意這8點,血糖更平穩! - 天天要聞

夏季一來,血糖就升高?注意這8點,血糖更平穩!

一到夏天,很多糖尿病病友的血糖就開始控制不穩。今天給大家分享8個方法,能讓血糖更平穩,幫你安全度過這個夏天。1.按時監測血糖糖尿病病友一定要按時監測血糖,因為血糖的高低受到氣溫、心情、飲食、運動、睡眠等多種因素影響,千萬不要認為連續幾次監測血糖控制理想就代表血糖控制好了。測血糖一定要規律,無論使用什麼...
超鳥小藍環經絡儀是智商稅嗎? - 天天要聞

超鳥小藍環經絡儀是智商稅嗎?

在當今健康養生市場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各類聲稱能解決各種健康問題的產品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其中,超鳥小藍環經絡儀作為一款專門針對男性前列腺問題的產品,引發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和討論。有人說它是現代科技與傳統經絡理論相結合的創新成果,也有人質疑它是否只是打着健康旗號的「智商稅」。那麼,超鳥小藍環經絡儀...
七旬婆婆腹部疼痛,多學科協作成功取出籃球大小腫瘤 - 天天要聞

七旬婆婆腹部疼痛,多學科協作成功取出籃球大小腫瘤

極目新聞通訊員 邵壯 周朕「我現在感覺很好,就像重新活了一次。」近日,72歲的李婆婆在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成功接受手術,從腹膜後切除下一個籃球大小的腫瘤。出院時她激動地表示,是醫生和護士給了她第二次生命。幾個月前,72歲的李婆婆(化名)因腹部疼痛、呼吸困難等癥狀前往醫院就醫,確診為腹膜後巨大腫瘤,因與周圍...
老人夢中出現低血糖而不自知,醫生提醒:別忽視,會致命 - 天天要聞

老人夢中出現低血糖而不自知,醫生提醒:別忽視,會致命

極目新聞通訊員 喻茜近日,71歲的糖尿病患者欒爹爹(化姓)因牙疼食慾下降,未調整藥量,夜間血糖驟降卻毫無癥狀,晨起檢測血糖反而升高。欒爹爹就醫後,醫生診斷,他患上的是無癥狀低血糖。欒爹爹患糖尿病十餘年,規律用藥,定時監測血糖,血糖控制相對平穩。最近幾天,他測血糖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血糖突然升高,平時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