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2025年05月04日17:02:06 健康 1571

每天早餐吃麵食,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很多人覺得,早餐吃碗熱乎乎的麵條、啃個饅頭,既方便又實惠,簡直是「養生早餐」。但你可能不知道,長期這樣吃,身體可能會悄悄「挖坑」。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在門診中,我經常遇到不少患者,一臉無辜地問我:「醫生,我早餐吃得很健康啊,天天一碗面、一張餅,怎麼血糖、血脂還越來越高?」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每天早餐吃麵食,半年內身體可能悄悄發生哪些變化。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一、血糖波動加劇,胰島功能受損

麵食,尤其是精製麵粉做的麵條、饅頭、餅,屬於高升糖指數(GI)食物。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白面饅頭GI值高達88,一碗下肚,血糖飆升的速度比坐電梯還快!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血糖一高,胰島素就得加班加點地分泌,強行把血糖壓下去。長期這樣,胰島β細胞就像被過勞折磨的員工,逐漸失去工作能力。最終,可能發展成胰島素抵抗,甚至2型糖尿病。根據《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雜誌2020年的數據,中國成年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2.8%,超過1億人。而早餐高碳水、單一面食的飲食模式,是重要推手之一。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二、內臟脂肪堆積,腰圍悄悄變粗

很多人以為只要控制總熱量,吃麵食不會長胖。可惜,身體不是這麼簡單運作的。麵食中的高精製碳水,容易引起胰島素大量分泌。而胰島素,本質上是個「脂肪保存官」,它的存在就是為了促進脂肪儲存。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腹部肥胖與心血管疾病脂肪肝、代謝綜合征關係密切。每天早餐高碳水,半年下來,哪怕體重沒咋變,內臟脂肪層已經悄悄加厚,腰圍一點點探頭,心臟、肝臟也在暗地裡吃苦頭。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三、慢性炎症水平升高,身體「悄悄生鏽」

你知道嗎?長期大量攝入高GI食物,會讓體內氧化應激反應激增。簡單說,就是身體內部像被火慢慢烤一樣,慢性炎症悄悄蔓延。《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AJCN)的一項研究顯示,高GI飲食與血液中C反應蛋白(CRP)水平升高密切相關。而CRP,是慢性炎症的重要標誌物。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慢性炎症一旦長期存在,就像鐵鏽蠶食鋼鐵一樣,慢慢引發動脈硬化、阿爾茨海默病,甚至部分癌症,後果遠比你想像的嚴重。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四、為什麼早餐麵食最容易出問題?

早餐時間,人們通常血糖最低,胰島素敏感性最高。這個時候,如果直接來一碗高GI的麵食,血糖飆升速度更快,胰島素的負擔更重。相當於在最脆弱的時候,給身體潑了一盆油。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而且,大多數人早餐時間短,吃得急,咀嚼不充分,進一步加劇了碳水快速吸收的速度。

五、早餐到底該怎麼吃?

別慌,醫生不是讓你絕對戒掉麵食,而是要講究搭配,控制比例。

• 加蛋白質:比如一顆雞蛋、一杯牛奶、一把堅果,拉低整體餐食的升糖負荷。

• 加膳食纖維:比如小半盤蔬菜、一小碗豆類,延緩碳水吸收速度,保護血糖。

• 優先選擇全穀物:比如燕麥片全麥麵包,而不是白面饅頭、米粉。

簡單說,早餐三件事:有蛋白、有纖維、少精製。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結語:別再拿麵食當早餐主角了

每天一碗麵條、一張餅,吃着舒服,半年後,血糖、腰圍、慢性炎症都可能在背後嘲笑你。身體不是賬本,今天透支,半年後收利息,利息還翻倍。別再被「麵食早餐健康」的假象騙了,真正的健康,是要用科學去守護的。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濕疹反覆發作?皮膚科醫生教你科學管理 - 天天要聞

濕疹反覆發作?皮膚科醫生教你科學管理

5月25日,全國護膚日。辨識濕疹的「信號」濕疹皮損的表現可隨疾病進展呈現多形性特徵,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特徵。急性期:皮損基底潮紅,出現密集粟粒大紅色丘疹,伴滲出和結痂。亞急性期:紅斑顏色轉暗,滲出減少,出現鱗屑和皸裂。慢性期:皮膚增厚呈皮
今天起,吃飯請調整一下! - 天天要聞

今天起,吃飯請調整一下!

很多人為了趕時間經常十分鐘就解決一頓飯但這種「超速」吃飯的習慣會給健康帶來負擔多項研究報告表明,在幾乎所有年齡組和人群中,進食速度與肥胖呈正相關。更可怕的是,習慣性的快速進食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功能,增加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風險。
「鍾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為其揭牌 - 天天要聞

「鍾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為其揭牌

2025年5月24日,「2025南山呼吸健康論壇暨廣州國家實驗室成立4周年系列學術活動」於廣州圓滿舉辦,「鍾南山科普工作室」在主論壇上正式揭牌成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及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中國
茶喝不對,功夫白費:9種體質的「個性養生茶」 來了! - 天天要聞

茶喝不對,功夫白費:9種體質的「個性養生茶」 來了!

茶性分寒熱溫涼,功效各異。一杯茶能否養生,關鍵在於「對症下茶」。這種因人制宜的理念,正是中醫養生的精髓所在。中醫將人的體質分為9類,分別是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和特稟質。不同的體質,對茶的需求也大不相
省立醫院醫生走進龍奧學校開展護脊知識趣味科普活動 - 天天要聞

省立醫院醫生走進龍奧學校開展護脊知識趣味科普活動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5日訊 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脊柱外科劉緒昌醫生化身「護脊小老師」,帶着可愛的動畫和真實的「脊柱模型」走進濟南市歷下區龍奧學校,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 「挺直小脊樑」 健康課。
醫生推薦的這 8 種營養補劑,真的對家人身體好! - 天天要聞

醫生推薦的這 8 種營養補劑,真的對家人身體好!

平時想選點適合孩子、適合大人的營養補劑,但又不知道應該怎麼選? 如果自己盲目選擇的話,很可能人體真正需要的營養素,都沒補到位。 今天帶來醫生推薦的 8 款營養好物,價格實惠,大家可以放心按需購買。而且現在搶在嚴選618下單,還能享受這些驚喜福利大額滿減:領1000元券包,券後滿200-30元,滿400-60元,滿600-9...
新華鮮報丨「醫學孤島」到「生命綠洲」,中國照亮罕見病患者希望 - 天天要聞

新華鮮報丨「醫學孤島」到「生命綠洲」,中國照亮罕見病患者希望

新華社海口5月25日電 題:「醫學孤島」到「生命綠洲」,中國照亮罕見病患者希望新華社記者李恆「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舞台上表演者歌唱《孤勇者》,引起了許多罕見病患者的共鳴。5月23日至25日,2025年罕見病國際交流會在海南海口舉行。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臨床醫生、科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