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睡眠調研:大學生晚睡晚起成常態,肥胖人群夜間清醒次數更多

2025年03月22日23:10:21 健康 6866

一項對超15萬志願者的可穿戴數據分析發現:截至今年2月,國民夜間平均睡眠時長為6.85小時,1/4人群睡眠不足6小時,零點後入睡人群已超半數,近四成人群存在夜間易醒問題。肥胖人群入睡晚、睡眠時長較短、清醒次數偏多,睡眠質量較低。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國睡眠研究會發佈第25個中國主題:睡眠健康 優先之選。主題發佈會上同期發佈《2025中國睡眠健康研究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披露了上述國民睡眠的新趨勢數據。

夜間平均睡眠時長提升,但仍愛熬夜

此次參與《白皮書》研究的用戶為18周歲及以上人群,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不同性別、年齡、體重、學歷、職業、收入及生活習慣的人群,累計招募志願者超15萬人。中國睡眠研究會調查表明,基於15萬人以上的可穿戴數據顯示,國民開始注重夜間睡眠時長,但仍愛熬夜。

《白皮書》顯示,國民平均睡眠時長6.85小時,這其中有26%的人群在夜間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尤其是36歲-45歲的中年人,夜間睡眠時間最短,只有6小時44分鐘。從入睡時間來看,受訪人群平均入睡時間為00:18分,零點後入睡人群已超半數。

國民睡眠調研:大學生晚睡晚起成常態,肥胖人群夜間清醒次數更多 - 天天要聞

「夜間平均睡眠時長比上一個年度增加了6分鐘,很不容易。但睡眠時長不足7小時的人佔比還很多,平均入睡時間很糟糕,已經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而有了日落而出的感覺。」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黃志力解讀《白皮書》該組數據時說道。

從睡眠質量來看,受訪人群平均清醒次數1.4次,平均清醒時長14.82分鐘。其中,39%的人群夜間清醒次數≥2次/晚。隨着年齡增長,夜間清醒次數遞增。接受調查的人群中,有65%的人每周出現1-2次睡眠困擾,主要是夜醒/早醒、入睡困難、夜間如廁等。

午睡方面,29%的人群午睡時間超過60分鐘,不利於身體健康。《白皮書》顯示,午睡不超過半小時的人群中,年輕人佔比更多;午睡超過1小時的人群中,老年人佔比更多。一線城市午睡時長在30分鐘以內的人最多,四線城市則是午睡時長在1小時以上的最多。黃志力指出,午睡推薦的標準睡眠時間為20分鐘-30分鐘,千萬不要超過40分鐘,否則會進入漫步睡眠,漫步睡眠醒來後大腦依然會處於昏昏欲睡狀態。如果時長超1小時,基本醒來後的兩三個小時都是頭暈眼花,學習、工作狀態很差。

大學生晚睡晚起成常態

在睡眠與生活關係的調查研究中,《白皮書》發現,飲酒人群的夜間清醒次數多於不飲酒人群,且飲酒越頻繁,夜間清醒次數越多。常吃宵夜更易晚睡晚起,不論是年輕人、中年人還是老年人,經常吃宵夜的人比不吃宵夜的人入睡時間更晚、出睡時間更晚,睡眠習慣欠佳。18點後,頻繁飲茶/喝咖啡的人群與從不飲茶/喝咖啡的人群相比,更易晚睡晚起。

國民睡眠調研:大學生晚睡晚起成常態,肥胖人群夜間清醒次數更多 - 天天要聞

「茶和咖啡引起覺醒的物質是咖啡因,咖啡因的半衰期是6個小時,所以對茶和咖啡敏感的人,下午3點以後不要喝。」黃志力建議。

此外,《白皮書》顯示,僅有21%的大學生零點前入睡,25%的大學生凌晨2點後才入睡,有32%的大學生早上9點後醒來。39%的大學生每日使用手機超8小時,且隨着每日使用手機時長的增加,入睡時間更晚,出睡時間也更晚。

國民睡眠調研:大學生晚睡晚起成常態,肥胖人群夜間清醒次數更多 - 天天要聞

「這幾個數字值得讓我們警醒。32%的大學生早上9點後醒來,第一節課都沒辦法上。我們發現,好多學校第一節課都不上了,讓學生多睡一會兒,這不正常,不利於健康睡眠,為什麼不能讓學生早點睡?」黃志力說道。

63%的人群運動時長不達標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成年人每周應該進行至少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或至少75-150分鐘的劇烈強度有氧活動,或者等量的中等強度和劇烈強度組合活動,可以獲得巨大健康收益。

《白皮書》顯示,只有37%的受訪者每周鍛煉時長超150分鐘,36%的人群在50分鐘-150分鐘,還有27%的人群低於50分鐘。這意味着,63%的人群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鍛煉標準。

本次調查研究表明,當每周的鍛煉時長增加至200分鐘-300分鐘,夜間清醒次數降低至1.35次;鍛煉時長>300分鐘時,清醒次數呈增加趨勢。隨着每周鍛煉時長的增加,整體睡眠質量和主觀滿意度呈上升趨勢。鍛煉時長增加,夜間睡眠清醒次數減少,出入睡時間均提前,更易養成早睡早起習慣,睡眠質量得以提升。

從不同年齡人群的運動類型來看,年輕人更喜歡社交類運動,中老年人喜歡非社交類運動。參與社交類運動人群比參與非社交類運動人群的睡眠主觀滿意度高26%。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中,規律運動者比很少運動者睡得更早、起得更早、失眠風險更低、睡眠質量更高。

不過,黃志力也提醒,運動不宜太晚。《白皮書》顯示,18點後運動,隨着運動時間的推遲,入睡與出睡時間呈推遲趨勢;高強度運動時間越晚,入睡越晚,睡眠時長變短。

國民睡眠調研:大學生晚睡晚起成常態,肥胖人群夜間清醒次數更多 - 天天要聞

肥胖人群夜間清醒次數更多

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本次調研顯示,bmi≥24的人群佔比達54%,超重肥胖形勢不容樂觀,亟須重視。

而肥胖與睡眠質量也息息相關。《白皮書》顯示,肥胖人群入睡更晚,睡眠時長更少。夜間睡眠少近20分鐘,入睡晚13分鐘。bmi≥28的人群較bmi<28的人群,夜間平均清醒次數增加0.2,平均睡眠得分少1.81。

國民睡眠調研:大學生晚睡晚起成常態,肥胖人群夜間清醒次數更多 - 天天要聞

睡眠是一個特殊的生理功能,與生俱來,自然發生。良好的健康睡眠有助於身體機能的修復和精神能量的煥發。眾多研究顯示,健康的睡眠需要足夠的時間長度、優良的睡眠質量、適宜的入睡時間以及規律的作息,同時不存在睡眠障礙或紊亂。這對於代謝調節、情緒控制、行為表現、記憶鞏固、學習和大腦恢復過程十分重要。國際睡眠組織公認睡眠、營養和鍛煉是健康生活的三大基石,而睡眠則更是基石的基石,強調了充足和持續睡眠的重要性。

但當前,睡眠問題已成為公共健康領域的重要議題,其與睡眠障礙、認知功能減退、內分泌失調、心腦血管損傷、免疫力下降、新陳代謝受阻以及抑鬱焦慮等一系列健康隱患密切相關,共同交織成一個複雜的關聯體系。與會專家強調,睡眠是人體最好的補品,健康的睡眠以多種方式改善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而睡眠時間短的人,患冠心病和死於冠心病的風險是對照組的1.48倍,中風的可能性是對照組的1.15倍。

中國睡眠協會聯合專家共同呼籲,睡眠是預防重大慢性病的優先之選,是身心健康的優先之選,是美好生活的優先之選,希望全社會能夠理解並行動起來,正確選擇行為方式來優先考慮和保護我們的睡眠,共同開啟睡眠健康的新時代。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校對 張彥君

圖/《2025中國睡眠健康研究白皮書》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每天吃1個和很少吃雞蛋,到底誰更健康?這個差別沒想到 - 天天要聞

每天吃1個和很少吃雞蛋,到底誰更健康?這個差別沒想到

關於雞蛋的爭議着實不少。愛吃雞蛋的人每天都會吃一兩個,但有人說雞蛋黃膽固醇含量高,吃多了會導致高膽固醇、高血脂,還有人說雞蛋吃多了會得膽結石等等。那麼,雞蛋會不會升高膽固醇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怎麼吃最健康? 雞蛋吃多了會導致高膽固醇、高血脂嗎?先說結論:正常健康人不用過於擔心雞蛋吃多了會導致高膽固醇。...
失眠警報:心悸焦慮到效率下滑的幕後真相 - 天天要聞

失眠警報:心悸焦慮到效率下滑的幕後真相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里,失眠已經不再是「偶爾幾夜睡不好」的小插曲,而是越來越多人的常態。長期睡眠不足不僅讓人第二天疲憊不堪,還會帶來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連鎖反應:心悸、出汗、手腳冰冷或發麻,情緒容易煩躁、焦慮,甚至沮喪;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和學
體重從133減到98,發現一個掉秤更快的方法:早晚餐倒置 - 天天要聞

體重從133減到98,發現一個掉秤更快的方法:早晚餐倒置

上周一位客戶發來消息:「以前每天下午餓,下班回家總想狠狠吃一頓,結果第二天早上一稱數字又漲了。現在按你說的把早晚餐倒過來吃,整個人反而輕鬆了。」她沒提具體減了多少,但字裡行間透着一股子爽快勁兒。這讓我想起自己常說的那句話:「體重管理其實一點
體重下百,發現一個掉秤更快的方法:晚上吃2根香蕉 - 天天要聞

體重下百,發現一個掉秤更快的方法:晚上吃2根香蕉

上周一位客戶李姐找到我,說最近每天晚餐後總覺得身體沉甸甸的,早上起床也沒精神。她試過不吃主食,但半夜餓得睡不着,第二天反而更想吃高油食物。我讓她把晚餐的主食換成兩根香蕉,搭配一小把堅果。三天後她告訴我,晚上不再有撐撐的感覺,白天反而更有活力
你瘦不下來的原因之一:不吃晚餐 - 天天要聞

你瘦不下來的原因之一:不吃晚餐

上周有位客戶給我發消息:"老師,我連續一個月沒吃晚飯,體重怎麼反而漲了?"她叫王姐,43歲,每天下午五點後只喝水,但白天會不自覺地多吃兩片吐司、多夾兩筷子紅燒肉。我讓她把晚餐的涼拌黃瓜換成半碗米飯配清蒸魚,三天後她告訴我:"半夜也沒再翻冰箱
仁心護佑暖人心,百人共赴健康約 - 天天要聞

仁心護佑暖人心,百人共赴健康約

——簡陽市禾豐中心衛生院5·12護士節義診活動圓滿落幕!5月9日上午8:00,簡陽市禾豐中心衛生院門診外廣場熱鬧非凡,一場以"仁心護佑健康路,天使情暖義診行"為主題的大型公益義診活動在此暖心開啟!
主食吃太少易患糖尿病,還會引發這些健康問題! - 天天要聞

主食吃太少易患糖尿病,還會引發這些健康問題!

關於主食,經常存在一些誤區,「多吃點肉沒關係,只要不吃主食就不會長胖」,還有人將碳水化合物視為「洪水猛獸」,認為不吃或少吃主食能減輕代謝負擔、防範糖尿病等健康問題,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
睡覺老打鼾怎麼辦?這些方法簡單又實用 - 天天要聞

睡覺老打鼾怎麼辦?這些方法簡單又實用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被打鼾問題困擾。除了影響睡眠質量,打鼾還可能誘發高血壓、心臟缺血缺氧等多種疾病,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猝死。肥胖是打鼾的常見誘因,因此,減重是減輕打鼾癥狀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方法,也能幫助改善打鼾情況。01看似尋常的
因迷信偏方 29歲男子誤吞魚刺後不幸身亡 - 天天要聞

因迷信偏方 29歲男子誤吞魚刺後不幸身亡

近日,一則令人扼腕嘆息的新聞刷爆了網絡:29歲的王先生在就餐時不慎被魚刺卡住。這本是一件可以通過及時就醫輕易解決的小事,卻因王先生選擇了錯誤的處理方式——喝醋、吞米飯等土方法,最終導致魚刺刺穿食管和胸主動脈,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仍不幸離世。王先生的悲劇並非個例。近年來,因誤吞魚刺而引發的悲劇頻發,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