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類人群容易得淋巴瘤,出現癥狀,及時去醫院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2025年02月11日18:40:26 健康 9139

6類人群容易得淋巴瘤,出現癥狀,及時去醫院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 天天要聞

在我們體內,有一場永不停息的戰鬥正在悄無聲息地進行。這場戰鬥的主角是淋巴細胞,它們如同忠誠的衛士,晝夜不息地巡邏在我們的淋巴結和淋巴組織中,時刻準備抵禦外來細菌、病毒的入侵,清除體內衰老、壞死及惡變的細胞,維護着機體的整潔與秩序。然而,在這場漫長而激烈的戰鬥中,淋巴細胞有時也會發生質變,這種惡變便是我們今天要深入探討的主題——淋巴瘤。

淋巴瘤:淋巴系統的隱秘威脅

淋巴瘤,起源於淋巴結和淋巴組織,是一組複雜的造血系統惡性腫瘤。它的發生大多與免疫應答過程中淋巴細胞增殖分化產生的某種免疫細胞惡變有關。

淋巴瘤並非一種單一的疾病,而是一個包含眾多類型的疾病譜,根據組織病理學特徵,主要分為霍奇金淋巴瘤(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兩大類。

霍奇金淋巴瘤,主要見於歐美國家,在我國的發生率相對較低,但其病因複雜,可能與感染、免疫功能失調、遺傳、職業暴露和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有關。患者常表現為發熱、食慾減退、噁心、盜汗等全身癥狀。

非霍奇金淋巴瘤,則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淋巴瘤類型,其中發病率最高的是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它的臨床表現多樣,以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最為典型,這些腫大的淋巴結可出現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質地較硬,活動度差,可單個出現,也可多個融合。隨着淋巴結的腫大,還可能對周圍的組織和器官產生壓迫,引發呼吸困難、吞咽困難、面部水腫等癥狀。

6類人群容易得淋巴瘤,出現癥狀,及時去醫院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 天天要聞

淋巴瘤的全身癥狀:身體的無聲警報

淋巴瘤不僅局限於淋巴系統,它還可能侵及或原發於淋巴系統以外的器官,表現為相應器官的受侵、破壞或壓迫、梗阻。當淋巴瘤浸潤骨髓時,可形成淋巴瘤細胞白血病,此時患者常出現發熱、消瘦、盜汗等全身癥狀。這些癥狀雖然看似平常,卻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無聲警報。

1. 發熱:淋巴瘤患者常有不明原因的發熱,體溫可高可低,有時呈持續性發熱,有時則為間歇性發熱。這種發熱可能與腫瘤組織釋放的致熱原、感染等因素有關。

2. 盜汗:夜間或入睡後出汗較多,稱為盜汗。淋巴瘤患者常出現盜汗癥狀,這可能與腫瘤引起的身體代謝紊亂有關。

3. 消瘦:由於腫瘤的消耗、食慾減退等原因,淋巴瘤患者常出現體重減輕、消瘦的癥狀。在短時間內體重下降明顯,可能是淋巴瘤的重要信號。

4. 乏力與貧血: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即使休息後也難以緩解。這可能與腫瘤引起的身體代謝異常、貧血等因素有關。淋巴瘤還可能影響造血系統,導致貧血,患者可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等癥狀。

6類人群容易得淋巴瘤,出現癥狀,及時去醫院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 天天要聞

哪些人容易得淋巴瘤

1. 長期接觸放射線的人群:如果患者長期從事放射性工作或經常接觸電離輻射,如醫院放射科和核電廠工人等,可能會增加患淋巴瘤的風險。這是因為大劑量電離輻射可造成dna雙鏈斷裂,導致基因不穩定並促進腫瘤形成。

2. 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人群:淋巴瘤是免疫系統的惡性腫瘤,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是惡性淋巴瘤的重要原因和發病條件。多種原發性免疫缺陷及獲得性免疫功能障礙的患者,如共濟失調性毛細血管擴張症、x染色體連鎖的淋巴組織增生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即艾滋病患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橋本甲狀腺炎等,以及長期使用免疫抑製藥物治療的患者,淋巴瘤的發病幾率明顯高於常人。

3. 有遺傳傾向的人群:淋巴瘤的發病因素當中具有遺傳因素的影響,有時可見淋巴瘤家族聚集的傾向。比如,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等淋巴瘤的一級親屬中發生淋巴瘤的風險增加2~7倍;漿細胞骨髓瘤患者直系親屬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的3.7倍以上。但請注意,淋巴瘤並不屬於遺傳性疾病,遺傳因素只是可能增加患病概率,而非決定性因素。

4. 職業暴露人群:長期接觸溶劑、皮革染料、殺蟲劑和除草劑等化學物質會增加患淋巴瘤的風險。木工行業木塵苯的暴露史與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率高度相關。

5. 存在感染的人群:多種病毒與淋巴瘤的發生密切相關,如eb病毒(ebv)、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htlv-1)、麻疹病毒、幽門螺桿菌等。其中,eb病毒感染與多種淋巴瘤的發生有直接關係,如霍奇金淋巴瘤、鼻型nk/t細胞淋巴瘤等。此外,某些細菌感染也可能與淋巴瘤的發生有關,但具體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6. 生活習慣不佳的人群:長期吸煙、不良飲食習慣(如過多攝入咸而辣、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等也可能增加淋巴瘤的風險。

為了降低淋巴瘤的發病風險,建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戒煙限酒、均衡飲食、適當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等。同時,對於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以便及時發現並治療淋巴瘤。

6類人群容易得淋巴瘤,出現癥狀,及時去醫院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 天天要聞

淋巴瘤的診斷

淋巴瘤的診斷是一個複雜而精細的過程,需要綜合運用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以及病理活檢等多種手段。

1. 臨床表現: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同時,患者伴有全身癥狀,如不明原因的發熱、盜汗、體重減輕等。

2. 實驗室檢查:通過血常規、血生化檢查,可以了解乳酸脫氫酶是否增高,以及是否存在乙肝、丙肝、eb病毒感染等。

3. 影像學檢查:ct、磁共振或彩超等影像學檢查有助於了解淋巴結腫大的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其他部位的轉移。其中,pet-ct檢查因其能夠觀測腫瘤的活動性,成為淋巴瘤診斷及療效評估的首選。

4. 病理活檢:這是淋巴瘤診斷的金標準。通過完整切取淋巴結進行免疫組化、形態學檢查,可以明確淋巴瘤的類型及分期。對於無法完整切除的淋巴結或深部病灶,則需要在b超或ct引導下進行穿刺活檢。

淋巴瘤的病理類型眾多,不同類型的治療和預後差別顯著。因此,在進行病理診斷時,需要耐心等待一個準確的診斷結果,以便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淋巴瘤的治療:多學科協作的戰果

淋巴瘤的治療是一個多學科協作的過程,主要包括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等方法。治療方案的選擇需要根據患者的病理類型、分期、身體狀況以及個人意願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

1. 化療:化療是淋巴瘤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通過化學治療藥物殺滅腫瘤細胞,達到控制病情、緩解癥狀的目的。對於霍奇金淋巴瘤,首選的化療方案為abvd;對於非霍奇金淋巴瘤,則根據病理類型選擇不同的化療方案。

2. 放療:放療是通過放射線殺死腫瘤細胞的方法。在淋巴瘤的治療中,放療常用於輔助治療或姑息治療。對於某些局限期的淋巴瘤患者,放療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

3. 免疫治療:免疫治療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通過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殺滅腫瘤細胞。在淋巴瘤的治療中,免疫治療常用於輔助治療或複發難治患者的治療。

此外,對於部分年輕、高危、病情複發難治的患者,還可以考慮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這種治療方法可以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統,達到長期緩解或治癒的目的。

6類人群容易得淋巴瘤,出現癥狀,及時去醫院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 天天要聞

淋巴瘤的預防:生活中的點滴呵護

面對淋巴瘤這一健康威脅,我們並非束手無策。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增強免疫力等預防措施,我們可以降低淋巴瘤的發病風險。

1. 嚴防病毒侵襲:接種疫苗(如肝炎疫苗等)、促進睡眠、勤運動等舉措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力與抗病能力。

2. 強化體內免疫系統:合理飲食,攝足與免疫力有關的養分,防止營養不良。同時,合理用藥,盡量避開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有損免疫系統的藥物。

3. 重視食品衛生:生活、飲食要規律,不飲酒,不吃霉變食品,少吃腌制、煎炸以及高脂食物。戒煙(包括二手煙),可適當飲酒,但決不能過量。

4. 凈化環境:居室裝修力求環保,正確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將電離輻射控制在允許的範圍。

5. 避開有害化學物質:如不用或少用染髮劑,對果蔬等進行去除農藥等抗污染處理。

此外,適度日光浴對淋巴瘤有着明顯的預防作用,但切記不可過分暴晒,以免引發皮膚癌。對於具備遺傳因素或年老體弱的高危人群,應酌情吃一些抗惡性淋巴瘤食物和含鹼量高的鹼性食品,如田雞、芋艿、荸薺等。同時,密切注意淺表腫大的淋巴結的變化,對於家族成員中有類似疾病患者的人群,更應高度警惕,定期體檢。

淋巴瘤雖然是一種相對少見的腫瘤類型,但其對人類的危害極大。通過深入了解淋巴瘤的知識,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這一疾病,從而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降低發病風險。同時,對於已經確診的淋巴瘤患者來說,積極的治療態度和科學的治療方法同樣重要。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 天天要聞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有一種野菜,經常在鄉間田野、路旁溝邊出現,以前人們會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為其有着極高的營養價值,被人稱為「長壽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馬齒莧。馬齒莧又叫螞蚱菜、長命菜、五行草、馬莧、五方草等,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 天天要聞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 天天要聞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 天天要聞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運動能強身健體,但運動後身體會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電解質,及時合理的滋補有助於快速恢復身體活力,減少疲勞感。運動後首先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飲用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及時補充因出汗流失的鈉、鉀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在大眾的普遍認知里白內障往往是 50 歲以上人群的 「專利」然而武漢 25 歲的市民小吳卻在一夜之間患上了白內障經醫院檢查醫生判斷這一罕見病症與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內障的經歷,25 歲的武漢市民小吳至今仍感到難以置信:「就一夜之間,睡一覺起來開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後慢慢沒過兩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五一 "假期餘額告急!返程高峰要來了!你是否已經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融媒體工作部...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 天天要聞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明日立夏,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標誌着夏季的正式開始。立夏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更承載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和養生智慧。古人通過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總結出一系列立夏時節的禁忌與習俗,以順應天時、調養身心。這些老傳統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 天天要聞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養老機構是老人們頤養天年的重要場所承載着無數家庭對長輩的牽掛與期望然而這裡人員密集老年人行為能力相對較弱一旦發生火災逃生困難極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01上海2025年2月10日,上海市虹口區保寧路上一家養護院起火。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趕赴處置,明火被撲滅,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02意大利當地時間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