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趙苑旨 曹宇悅)在12月的第一周,葯企交易領域十分活躍,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有6家公司分別與5家頭部葯企相繼達成了多項重要的合作協議。這些協議覆蓋了戰略合作、全球獨家許可開發及商業許可等多個合作層面,在合作領域上,它們精準定位到當前醫學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所涉項目覆蓋腫瘤、血液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罕見病亨廷頓病等領域。
諾華:與ptc therapeutics達成約29億美元合作,用於ptc518 亨廷頓病項目
12月2日,ptc therapeutics宣布與諾華簽署了一項關於亨廷頓病項目ptc518及其相關分子的獨家全球許可與合作協議。根據協議,ptc將獲得10億美元的預付款,以及高達19億美元的開發、監管和銷售里程碑款項。兩家公司預計該交易將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
ptc518是一種可口服的小分子藥物,通過減少引發神經元損傷和死亡的突變型亨廷頓蛋白的生成,從而延緩疾病進展。該療法曾獲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用於治療亨廷頓病。
武田:與keros therapeutics達成約13億美元合作,開發血液疾病創新療法
12月3日,keros therapeutics與武田宣布達成一項獨家全球開發和商業化許可協議,以推進elritercept的開發。根據協議內容,keros將收到2億美元的預付款,並有資格獲得超過11億美元的開發、監管及商業里程碑付款;武田將獲得全球進一步開發、生產和商業化elritercept的獨家許可(不包括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地區)。自協議生效之日起,武田將負責elritercept的所有開發、生產和商業化工作。
elritercept是一種工程化的配體捕獲蛋白,目前正在進行兩項2期臨床試驗,分別針對患有極低風險、低風險或中等風險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的患者,和骨髓纖維化(mf)患者。
吉利德科學:與tubulis達成近5億美元合作,開發抗癌adc療法
12月4日,吉利德科學與tubulis宣布,雙方已簽署一項獨家選擇權和許可協議,旨在共同發現並開發針對實體瘤靶點的抗體偶聯藥物(adc)。
根據協議,吉利德將獲得tubulis專有技術平台tubutecan和alco5的使用權。tubulis將主導候選藥物的發現和開發工作,設計一種基於拓撲異構酶i抑製劑的adc候選藥物。協議條款規定,tubulis將獲得2000萬美元的預付款;若吉利德行使選擇權,則需支付額外3000萬美元的選擇權費用。此外,tubulis還可獲得最高達4.15億美元的開發與商業化里程碑等款項。
羅氏:與cour達成近9億美元合作,開發自身免疫性疾病療法
12月4日,cour pharmaceuticals宣布與羅氏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達成戰略合作與許可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和商業化cour的專有免疫耐受納米顆粒療法,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
根據協議條款,cour將獲得4000萬美元的預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此外,還可獲得超過9億美元的開發、商業化和銷售里程碑款項。根據協議,cour負責完成前期臨床開發和生產技術轉移,而基因泰克將承擔臨床開發、監管申報及商業化的相關工作。目前,cour正在開展一項針對重症肌無力的1b/2a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臨床試驗,同時推進針對1型糖尿病的候選藥物開發。
葛蘭素史克:與映恩生物達成約10億美元獨家授權協議
12月4日,中國創新葯企映恩生物宣布,與葛蘭素史克就一項在研早期抗體偶聯(adc)藥物db-1324達成合作。
根據協議,gsk將獲得db-1324的全球(不包括中國內地、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獨家研發與商業化授權;同時,gsk將支付映恩生物3000萬美元首付款其他行權前里程碑付款。如果gsk行使許可權 ,映恩生物將收取行權費以及後續在開發、法規註冊和商業化不同階段的里程碑付款,最高可達9.75億美元。首付款加上後續里程碑付款、使用費等,上述交易潛在總額已超1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73億元)。
葛蘭素史克:與rgenta therapeutics達成合作,開發靶向rna小分子剪接調節劑
12月5日,生物技術公司rgenta therapeutics宣布與葛蘭素史克簽訂一項多年期多靶點的戰略研究合作協議,旨在推進新型靶向rna小分子剪接調節劑在腫瘤等多個疾病領域的發現和開發。
據合作協議,rgenta將獲得高達4600萬美元的現金預付款和行權前里程碑款項,並還可能從每個靶點中獲得近5億美元的選擇權行使費用、研究、開發、監管和商業化里程碑付款,以及分級專利費和潛在的股權投資。gsk則擁有將合作範圍擴展到其他靶點的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