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暴漲!救命的葯也買不起了?一夜翻兩倍,資本醜惡嘴臉暴露了

2024年09月29日21:42:04 健康 1403

價格暴漲!救命的葯也買不起了?一夜翻兩倍,資本醜惡嘴臉暴露了 - 天天要聞

中藥材價格漲瘋了!

最近,一則關於中藥價格上漲的消息再度引發熱議。

中藥一直被譽為葯界扛把子,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傳承。

但現如今市場上,人們發現曾經幾塊錢十幾塊錢的中藥,竟然漲到幾十甚至幾百一斤,甚至更有誇張的一克就達到了幾百元。

漲幅之大,讓老百姓直呼救命葯吃不起了。

價格暴漲!救命的葯也買不起了?一夜翻兩倍,資本醜惡嘴臉暴露了 - 天天要聞

尤其在2023年,中藥材呈現猛漲狀態,其中有超過200多種常規中藥材同比上一年增長50%,100多種常規藥品價格較上一年同期直接翻倍。

此現象雖然經過市場監管部門的干預在2023年下半年有所緩解,但今年中藥仍舊處於瘋漲狀態。

一位山西老中醫在採訪時說道:「中藥一天一個價,進貨都不敢多進,只能一斤一斤地進貨」。

為什麼國人信賴的中藥材,如今卻讓患者望而卻步?這裏面又到底夾雜着怎樣的複雜情況呢?

價格暴漲!救命的葯也買不起了?一夜翻兩倍,資本醜惡嘴臉暴露了 - 天天要聞

人們都說中藥多了是草,少了是寶。中藥市場的不穩定,尤其今年持續的漲幅讓人感覺到了它的可貴之處。

人人都熟悉的冬蟲夏草,治療腎病和哮喘的良藥,以前的配方都會用10克作湯劑,現在壓根不敢想像,更別提使用了。

還有一款中藥白朮,人們日常用於安胎、腹瀉、腹脹、止汗等,3年前大概18一公斤,現在賣到180元一公斤,漲幅達到400%。貝母也是由原來的80元變成現如今100多。

當歸從原來的42元一公斤漲到200多元,漲了將近6倍,党參從63元漲到238元,患者直呼買不起。

價格暴漲!救命的葯也買不起了?一夜翻兩倍,資本醜惡嘴臉暴露了 - 天天要聞

就連人們常用於治療失眠焦慮的酸棗仁,現在賣到520元每公斤,有網友直接調侃以後都不敢失眠了。

不僅大眾藥材漲價,就連平時很少見的小眾藥材也相繼上漲。

一種名為貓爪草的中藥就首當其衝。之前貓爪草一直保持在50—80元之間,而在今年的上半年直接漲到750元,堪比天價。

這樣的結果導致患者根本買不起中藥材。

據廣州一名三甲醫院醫生透露,當歸、白芍等藥材漲價,給患者帶來一定經濟負擔。

現在策略就是病人病情好轉後盡量給其使用較低價格的中藥,再配合針灸等方式,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葯價上漲,不只是消費者買不起,其實對整個中醫藥行業也影響了不少,對醫療機構運營也構成壓力。

2024年初,扁鵲集團中藥數據顯示2000多種中藥中,有407種葯價上調,3個月時間就有18種中藥漲幅超出100%,最高達到了271%。

中藥集結地亳州的商家更是發現一些中藥三天一小漲,五天一大漲,不僅如此,天麻、鉤藤等葯不僅漲價,甚至還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這也導致交易的遲緩。

老祖宗留下的最為寶貴的東西,如今卻讓人聞風喪膽,尤其在這個人人都注重養生的年代,更是讓人們覺得中藥的上漲不可接受。

價格暴漲!救命的葯也買不起了?一夜翻兩倍,資本醜惡嘴臉暴露了 - 天天要聞

當然,這種瘋漲既與相關政策有關,又有市場需求推動。

前幾年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國家鼓勵中醫藥治療,提出「積極發展中藥事業」。

政策的支持,再加上中藥材本來就是中醫和大健康產業的基石,囤積貨源、炒作價格也就變成順水推舟。

同時農民們也開始根據租戶們數量增多而接連不斷漲地租,尤其在2023年,地租貴到離譜,一畝地漲到2700元,較上一年直接上升17%。

地租漲了,產量卻沒有像地租一樣持續增長,反而受天氣影響,一些中藥產地多出現乾旱、洪澇、低溫等多變天氣。

人人都需要的白朮就是如此,白朮多出現在安徽亳州、河南等地,但卻因為遭遇水災產量少得可憐。

中藥不像西藥可以批量生產,必須遵循一年四季替換規律,短期根本無法製作出來。

受災只能等到來年再種,如果持續受自然災害,勢必造成市場短缺,價格上漲。

其次就是資本的炒作。

四川中醫藥發展促成會副秘書長周宗晟表示:「中藥材漲價是正常的,因為一大部分資金從房地產等領域退出後,選擇中藥材作為新炒作目標。」

商家們囤好藥材,在市場稀缺之時,以高昂價格出售。

據中新經緯報道,有些散客群體吹噓買家出資壓貨白朮,利用短線進出炒作牟利,一進一出,大概一頓可以賺三萬元。

價格暴漲!救命的葯也買不起了?一夜翻兩倍,資本醜惡嘴臉暴露了 - 天天要聞

這只是導致中藥市場失衡的一小部分原因,主觀原因還是因為外資大規模收購中醫藥企業,導致中藥不斷上漲。

去年5月份,全球最大的漢方葯企業日本津村,買下陝西紫光辰濟葯業有限公司,交易額2.5億元。

美國東方生物技術以720萬美元,收購黑龍江松花江葯業100%的股份,甚至連醫聖張仲景的專利都被日本人申請了。

資本的高抬,讓原本治病救人的中藥卻成為連醫生都不敢輕易入手的產品。

明明是老祖宗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方法,如今貴到堪比「黃金」,着實令人唏噓,要知道在資本斂財的背後,苦的卻是平頭老百姓。

價格暴漲!救命的葯也買不起了?一夜翻兩倍,資本醜惡嘴臉暴露了 - 天天要聞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傳承,是老祖宗留下的,幾千年的文化瑰寶,為老百姓排憂解難,如今現狀是望而卻步。

就連中醫大學專家尚飛也感慨:「中藥漲價這麼多,沒辦法給老百姓開方子了」。

當下環境,中醫藥行業或許進退兩難,但無論是誰掌舵,都應該秉承治病救人的目標,而非成為黑心商家。

如果任由資本過度囤積炒作,勢必會形成行業壟斷,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這種壟斷不僅損害消費者權益,還損害中藥材產業的良性發展。

價格暴漲!救命的葯也買不起了?一夜翻兩倍,資本醜惡嘴臉暴露了 - 天天要聞

市場監管部門應該徹查整治中醫藥市場,尤其是產地集中、漲幅較大的中藥產品,使其真正滿足市場需求,滿足老百姓用藥需求,同時才能讓源遠流長的中醫學發揮壯大。

未來,隨着我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中藥市場規模將逐漸增大,預計到2025年,中藥市場規模將達到5230億元,到2030年,有可能突破6000億元。

如此龐大的體系,中藥市場如果不能完全合理管控,如何讓老百姓享受得起老祖宗留下的瑰寶?

在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保持傳統特色的持續,在市場前行的浪潮中守住初心,通過各界人士努力,中藥企業或許在未來迎來更加光明的前景,為人們健康保駕護航。

價格暴漲!救命的葯也買不起了?一夜翻兩倍,資本醜惡嘴臉暴露了 - 天天要聞

參考文章:

1、長沙晚報《價格暴漲,比黃金還離譜!網友看蒙:吃不起了,商家:先別買》

2、吉林北葯《資本操縱中藥材市場產生的影響及應對》

3、重慶日報《中藥價格「狂飆」為哪般》

4、農物星球《中藥材迎來40年不遇牛市!網友:連中藥喝不起了》

作者:星苒之冉

編輯:柳葉叨叨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被甲狀腺癌纏上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 天天要聞

被甲狀腺癌纏上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最近,甲狀腺癌又上了熱搜。根據《2025 版北京市體檢人群抽樣健康報告》的內容,體檢人群的癌症檢出率升高,其中甲狀腺癌患者數高居第一位,檢出率高達48%。甲狀腺癌為什麼越來越多了?今天邀請內分泌方面的專家來細緻聊聊。甲狀腺癌為什麼越來越常見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 - 天天要聞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現代人很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心腦血管問題,像心腦血管狹窄、冠心病等等,中醫擅長調理這個病,為什麼這麼說,心腦血管疾病其實是一類病,簡單來講,就是血管堵了,就像一條河裡有很多泥沙沉積。
一個月接診患者20餘例!高溫來臨,這種兇險急症的高發期還沒過 - 天天要聞

一個月接診患者20餘例!高溫來臨,這種兇險急症的高發期還沒過

隨着梅雨季落幕,高溫隨之而來,接下來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最高氣溫可達40℃。身材高大健碩的老王是浙江一名跑步愛好者,平日里一直堅持鍛煉,身體素質向來不錯。這天傍晚,雨後天晴,老王像往常一樣開啟了長跑。然而,就在距家還有1公里時,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腳步也不由自主地放慢了。但老王並未多想,咬着牙堅持跑到...
葯食同源|高血脂的「剋星」!煮飯、熬粥時放一把好處多多 - 天天要聞

葯食同源|高血脂的「剋星」!煮飯、熬粥時放一把好處多多

【來源:湖北葯監】紅曲是由紅麴黴發酵粳米等穀物製成的傳統食品,即常見的紅曲米。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調節血脂、抗炎抑菌、預防骨質疏鬆等多種好處。↓↓紅曲作為天然的食品「添加劑」,可以用來釀酒、製作紅腐乳,還可以作為天然色素、調味劑和肉類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