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上公共廁所是一件冒險的事情,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推開那扇門後,開到的是哪種盲盒......
如果此時不湊巧遇到的是馬桶,心裏頭就會更加膈應。
公共廁所人來人往,我們經常能肉眼見到一些沒有沖乾淨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污垢,同時還有一些是我們很難看到的,比如沖水時飛濺出來的髒東西。
沖馬桶時,微小的水滴(氣溶膠顆粒)會迅速向上噴涌,連帶着糞便顆粒和各種病菌散播到空氣中。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一項實驗顯示,這些氣溶膠顆粒噴射速度快至2米/秒,僅需8秒就能達到1.5米的空氣層高度。部分較小的顆粒可以在空氣中漂浮幾分鐘甚至更長時間。
藉助綠色激光和攝像設備記錄下的氣溶膠噴射畫面
這意味着,馬桶周圍可能沒有一處是乾淨的。
央視的一檔科普實驗節目也直接驗證了這個答案。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人員在馬桶沖水實驗中發現,不蓋蓋子沖馬桶,細菌真的會滿屋飛。
由此可見,在潮濕的公廁環境,沒有封閉包裝的馬桶墊紙或紙巾也會變成污染源,你用它墊屁股,反而可能跟這些微生物來一個親密觸碰。
性病雖然傳染性高,但也不是你想染就能染的,需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見的性病病原體有這4種:
所以,大家上公廁不用過分擔憂,如果廁所太臟實在不放心,可以直接不上換個廁所,同時平時注意做好這幾點,染病概率也會大大減少。
為了不碰到馬桶圈,大家發明了許多奇特的蹲坑姿勢,其中使用率最高的是以下這2種,九叔勸大家都不要輕易嘗試。
坐空氣椅:扎個馬步,屁股懸空坐空氣椅。
缺點是廢腰,同時極其影響肛門括約肌正常發揮,導致拉不出屎,就算拉出來了,高空拋物也容易讓「屎花四濺」。
腳踩馬桶:會亞洲蹲的人都可以做到。
缺點:容易摔倒,容易受傷。醫生提醒,腳踩馬桶如果不小心摔倒,私處撞傷的概率很高,所以盡量不要做危險動作。
公廁的清潔質量難以保障,最好是自己準備酒精含量75%的消毒紙巾先把馬桶圈擦拭一遍,然後再鋪上一次性坐墊紙或紙巾(注意:最好用自帶的,有獨立包裝的那種)。
前文也提到過廁所氣溶膠的傳播面有多廣,如果大家不想髒了自己的屁屁,以及不想面對面「吃糞」,最好是拉完屎後,蓋上蓋子再沖水。
很多人忽略的一點是,相比馬桶,你的手可能才是導致你生病的真兇。
進入廁所的那刻開始,你的手就會陸續碰到很多髒東西,如果便後不洗乾淨就去摸鼻子、嘴巴、眼睛,那麼糞口傳播風險將大大提高。
本期《屎學研究》就到此結束了,大家覺得有幫助的話,希望可以來個「一鍵三連」哦!
如果還有什麼相關問題想了解,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有趣的問題九叔可能會挑出來展開講講。
參考資料:
[1]公共馬桶能不能傳播性病呢? [J]. 人人健康, 2012, (21): 55.
[2]公共馬桶:坐,還是不坐 [J]. 家庭醫學(下半月), 2018, (10): 63.
[3]公共馬桶真能傳染性病嗎? [J]. 江蘇衛生保健, 2018, (11):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