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歲的林先生中年發福,
近日與朋友聚餐酒後險象環生……
醫生提醒,
這樣的病人不在少數
據悉
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一周就接診中風病人近30例
(紹興越城院區近10例)
春節及前後都需做好防範。
差點被「堵」窒息又發現腦梗
那天夜深,酩酊大醉的林先生由朋友送到家,沒洗漱就睡了。沒多久,他感到頭暈目眩、噁心,吐了一大攤後又躺下。家人發現他嘴裏哼哼,嗆咳,身子扭來扭去,忙起身幫處理其口中嘔吐物,讓他漱口後側身繼續睡。
林先生早晨醒來,家人發現他頭暈仍明顯,走路很不穩,再細看,嘴巴也歪了、講話含糊不清,趕緊送至浙江省人民醫院醫院神經內科就醫,接診醫生馬上給林先生做了頭顱CT、驗血等檢查,判斷其得了急性腦梗死。
「發病4.5小時內進行靜脈溶栓治療,這是目前腦梗死急性期治療最有效的方法。可患者是酒後睡着狀態下發病的,無法知道準確的發病時間。」家人只知道睡下去的時候大約晚上12點,如果從那時候開始計算的話,早就超過了4.5小時,也就錯失了溶栓的機會。
為儘可能準確估算髮病時間,醫生又安排林先生做了磁共振,通過不同序列信號的對比,發現他缺血的腦組織還未完全壞死,預計發病時間還較短,仍有機會溶栓。患者和家人商量後果斷選擇接受溶栓治療。溶栓後,林先生的癥狀逐漸好轉,住進病房進一步治療。

這種腦梗易與醉酒混淆
「患者腦梗部位在腦幹和小腦,常常表現為頭暈、嘔吐、行走不穩,恰好他又喝了酒,很容易被誤認為是醉酒,因此延誤了就醫。」醫生表示,而腦幹、小腦等後腦部位的梗死,易加重進展,更容易出現意識障礙、四肢癱瘓等嚴重情況。
如何防治腦中風?
神經內科醫生指出,上述患者出現在腦幹與小腦部位腦梗易與醉酒相混淆,在生活中不要酗酒。腦梗塞常見於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

事實上,
長期酗酒的患者
發生腦梗的概率要大於普通人。
酒精可以直接刺激血管壁,
使血管失去彈性,
硬化了的腦血管彈性減弱,
管腔狹窄,容易造成腦血栓腦梗塞。
換句話說,
腦動脈粥樣硬化、血液黏度增高等
都與長期飲酒、或大量飲酒有關。

在這裡小坊也要補充一句
如果和朋友聚餐飲酒不幸發生猝死
一桌上的同飲者也可能會攤上事
因此自己適量飲酒的同時
也不要起鬨勸酒
詳情可回看小坊此前報道
↓↓↓
春節臨近,一些有基礎疾病,
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
若猛吃暢飲,加之熬夜、情緒激動等,
就可能增加腦中風的幾率。
醫生建議
做好保暖,尤其是冷空氣(寒潮)襲來時,減少寒冷刺激;
按時服藥,控制好血壓。高血壓確診後就必須堅持服藥治療;
戒煙少酒;
保證睡眠,避免情緒大起大落。
重要提醒
如出現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
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說話不清楚或理解困難;
突然眼前出現發黑,數秒或數十秒內恢復即所謂的一過性黑蒙,單眼或雙眼視物不清;
突然發生短暫性頭暈、眩暈等;
如出現上述這些癥狀、懷疑腦卒中時,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並將患者就近送往有溶栓和機械取栓條件的醫院。
END
來源:都市快報(記者 張慧麗)
編輯:lady w
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