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大學生曉曉(化名)在跨年夜的繁忙行程中,因為人流密集「憋尿」達數小時,直到凌晨3點回到家,終於「釋放」的曉曉卻發現,小便不順暢,感覺尿不完,剛站起來又想尿,並伴隨下腹墜痛,尿液的顏色也成了粉紅色。第2天下午,癥狀持續沒有緩解的曉曉來到醫院泌尿外科就診,被診斷為尿路感染。長時間憋尿還導致其膀胱逼尿肌收縮無力,所以會感覺到排尿困難。
這一事件引起了廣大醫生的關注,提醒大家憋尿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有尿意要及時去排泄,以免損害健康。
憋尿,在醫學上稱為「強制性尿瀦留」。當膀胱積累接近200mL尿液時,開始有尿意感;當尿液接近400mL時,就有了很強的上廁所的衝動,憋尿就開始了。繼續憋,尿液達到500~600mL,控制排尿的肌肉膨脹而鬆弛。此時,你覺得還可以繼續憋,直到膀胱里的尿液達到警戒值:最多800偶爾憋尿無傷大雅,但是,頻繁這麼做可能會給健康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傷害。,這時的你就要「傾瀉而出」了。
偶爾憋尿無傷大雅,但是,頻繁這麼做可能會給健康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傷害。以下為憋尿帶來的七大傷害:
1.尿路感染:憋尿會使尿液在膀胱內停留時間過長,導致細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
2.膀胱炎:長時間憋尿可能導致膀胱壁的肌肉疲勞和收縮功能下降,從而引發膀胱炎。
3.腎臟問題:憋尿可能導致尿液逆流到腎臟,引起腎臟感染和炎症,甚至可能導致腎功能損傷。
4.前列腺炎:男性長時間憋尿可能增加前列腺炎的風險,因為憋尿會使前列腺處於充血狀態,容易受到感染。
5.尿失禁:長期憋尿可能導致膀胱肌肉失去彈性,無法正常控制排尿,增加尿失禁的風險。
6.膀胱結石:憋尿會使尿液中的礦物質和鹽分沉積,形成膀胱結石。
7.心血管問題:憋尿時,身體會釋放應激激素,導致血壓升高和心率加快,長期憋尿可能對心血管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專科醫生建議,如果長期憋尿導致不適癥狀,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來緩解:
1.儘快排尿:一旦有機會,儘快去廁所排尿,釋放膀胱內積聚的尿液。
2.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助於稀釋尿液,減少對膀胱和尿道的刺激。
3.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定期清洗,避免細菌感染。
4.熱敷:使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在下腹部,可以緩解膀胱的緊張和不適感。
5.放鬆身心:嘗試進行深呼吸、冥想或放鬆練習,有助於減輕身體和心理的緊張情緒。
6.藥物治療:如果癥狀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建議諮詢醫生,可能需要使用藥物來緩解癥狀。
7.避免憋尿:養成定期排尿的習慣,避免長時間憋尿,以保護膀胱和泌尿系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