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姜、蒜、辣椒,都是人們比較喜愛的「調料」,除了食用之外,它們還具有不可小覷的養生功效,還是很多小病小痛的食物小妙招!
大蒜
大蒜是味辛、性溫的食材,歸心脾腎經,具有溫中健胃、消食理氣、殺菌解毒消腫的功效。
中醫食用大蒜有很多記載,一些藥典中也進行詳細描述。大蒜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蒜含有大蒜素,是一種強力植物殺菌素,對腸道致病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大蒜最好的吃法——生吃大蒜中最佳的物質是大蒜素。但大蒜素不是大蒜中天然存在的,它是大蒜中的蒜氨酸和蒜酶發生反應後的產物。所以大蒜最好的吃法是:拍碎或者切片,放上10分鐘,然後生吃或者烹調,更利於健康。溫馨提示:每天吃3瓣即可,不要吃多哦~腸胃疾病的急性發作期,不建議食用生蒜這類過於刺激的食物。
大蔥
大蔥味甘性溫,能補陽氣,發汗解表,其中的白色部分也有發汗解表、通達陽氣的作用。對於風寒感冒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風寒感冒癥狀:怕冷較重、發熱較輕、無汗頭痛對於風寒感冒,建議可以用感冒清熱沖劑搭配薑湯和白色部分一起使用, 以加強散寒解熱的功效。用兩三片姜和兩三段蔥白,蔥白最好帶須,熬成蔥薑湯,沖泡1-2袋感冒清熱沖劑,喝完以後再喝一杯熱水,蓋着被子出汗一出就好了。
洋蔥
「蔥家族」中洋蔥的營養價值更出色。洋蔥性味辛溫,歸脾胃經,有寬中開胃、利水消腫的功效。
現代研究還認為洋蔥具有一定的降血糖、降血脂,保護血管的作用。日常飲食中可以多吃一些,而且洋蔥適合做成菜肴,與做調料相比,能多攝入一些營養物質。雖然,加熱會破壞洋蔥部分營養,但比不吃要好很多,炒洋蔥時可以旺火快炒,稍微生一點兒沒關係,可減少一些營養損失。
【注意】胃腸道敏感的人,以及剛做完胃腸道手術的人群不適合吃洋蔥。
洋蔥拌茄子——保護血管【食材】紫洋蔥、細茄子、大蒜、彩椒【做法】1.細茄子分成兩半,在切面上撒鹽腌制5分鐘。放入蒸鍋中蒸制6分鐘後取出,將茄肉切開,便於入味;2.洋蔥切末,下鍋旺火煸炒15秒盛出;3.鍋中加入醬油,米醋,勺糖,香油調製成汁,燒制濃稠後淋在茄和洋蔥上拌勻即可。
生薑
生薑具有散寒止嘔、止瀉、解毒、解表散寒的功效。
如果出門坐車暈車,感到噁心想吐或者孕婦出現孕吐癥狀,可以含一片生薑,慢慢將口中的唾液咽下,能夠有效地緩解嘔吐感。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食用生薑。首先,凝血困難或正在服用凝血藥物的人最好少食用姜。即使是正常人也要適量食用姜,過量攝入會對胃產生刺激,對於本來就有腸胃不適的人更需要注意。
生薑容易腐壞、發芽或乾癟,這樣的生薑都不宜再食用,因為會產生毒素對肝臟和胃不利。由於生薑保存不易,每次購買時應盡量少買。
辣椒
辣椒具有辛熱的性味,具有散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冬季很多人喜歡吃辣椒,但是辣椒也有利弊兩面。
適量食用辣椒能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並促進食慾。對於手腳冰涼的女性來說,適量攝入一些辣椒可以溫暖身體。
請注意不要過量食用辣椒,否則會引起腹痛、口腔潰瘍等問題。心腦血管疾病、口腔潰瘍、便秘和胃潰瘍患者不宜食用辣椒。
辣椒水——緩解凍瘡
在寒冬時許多人容易出現凍瘡問題,在紅辣椒水中浸泡或使用紅辣椒水塗抹凍瘡部位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溫馨提示:請注意如果皮膚已經出現開裂潰爛情況,則不建議使用辣椒水浸泡,並且頻繁使用辣椒水會導致刺激過大也不宜常做。對於預防凍瘡來說比治療更重要,在平時特別要注意保暖手部、足部、面部和耳朵,並多塗抹滋潤霜劑。
來源:中醫養生微信公眾號(ID:zyys099)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台觀點,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聯繫我們,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