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過多是很多胃部疾患的主要癥狀,包括胃食管反流病、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當出現胃酸過多時,選抗酸葯還是抑酸葯?您是否也存在疑惑?
臨床實踐表明,抗酸葯和抑酸葯在治療胃酸過多時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它們的作用原理、具體適應症和注意事項均有所不同。
來源:攝圖網
抗酸葯
抗酸葯即對抗胃酸的藥物,多為弱鹼性物質,口服後在胃內直接中和胃酸,升高胃液的pH值,使胃蛋白酶活性降低。抗酸葯的代表藥物有碳酸氫鈉、氫氧化鋁、碳酸鈣等。氫氧化鋁等抗酸葯可以中和胃酸,並覆蓋於胃黏膜,形成膠狀保護層,防止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襲,從而緩解胃酸過多等癥狀,但由於對胃酸的分泌沒有影響,作用持續時間相對較短。
抗酸葯臨床主要用於急性胃黏膜病變、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引起的胃酸過多。
由於抗酸葯僅僅是中和已經分泌的胃酸,而不能調節胃酸分泌,有些甚至可能造成反跳性的胃酸分泌增加,故而抗酸葯在臨床不作為消化性潰瘍的首選藥物。此外,碳酸氫鈉由於可被腸道吸收,易致血液和尿液鹼化。氫氧化鋁長期服用易致便秘,可影響腸道對磷酸鹽的吸收。碳酸鈣可引起反跳性的胃酸分泌增加。
抑酸葯
抑酸葯,顧名思義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通過減少胃酸的產生來緩解胃酸過多癥狀。常見的抑酸藥包括以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西咪替丁、尼扎替丁等為代表性藥物的H2受體拮抗劑(替丁類),和以雷貝拉唑、奧美拉唑、泮托拉唑、蘭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代表性藥物的質子泵抑製劑(拉唑類)。H2受體拮抗劑是通過抑制胃壁上的組胺受體,阻止胃部細胞釋放酸性物質;而質子泵抑製劑則是通過抑制胃壁細胞中的質子泵活動,從根本上降低胃酸的分泌。總之,抑酸葯是能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但本身不能直接中和胃酸。
來源:攝圖網
抑酸葯主要適用於急性胃黏膜病變、消化性潰瘍或出血、胃食管反流病、卓-艾綜合征,上消化道應激性黏膜損傷和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導致的胃酸過多。
H2受體拮抗劑(替丁類)一般連續服用不超過12周,但服藥期間也不能突然停葯,否則胃酸分泌會很快恢復原來水平,建議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遞減。質子泵抑製劑(拉唑類)對肝葯酶有一定抑制作用,與華法林、地西泮、氯吡格雷等葯合用,可使上述藥物體內代謝速率減慢,如與上述藥物聯用,則應及時與醫生或藥師說明,尋求專業指導。
綜上,抗酸葯和抑酸葯在胃酸過多的治療中都有重要的作用,但由於它們的作用原理、具體適應症和注意事項各有不同,因此在使用前應該謹慎選擇,並諮詢醫生或藥師的專業意見和指導。同時,無論使用抗酸葯還是抑酸葯,加強飲食調理同樣重要(如按時就餐,保持清淡均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等),以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維護消化系統健康。
作者丨湖南醫藥學院總醫院主管藥師 楊靈
來源丨《家庭醫藥》2023年12月第23期
編輯丨李家華
校對丨鄭柯
二審丨張越
終審丨劉慧英 鍾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