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博士用軟件查出醫院多收10萬醫療費

2023年12月04日15:08:05 健康 1788

一名科研工作者,法學博士,還學過一些經濟學知識,利用統計軟件預估蕪湖二院騙取、違規使用醫保基金95861.93-103681.93元。

院方可能從沒有想到,用統計軟件就能分析出他們的漏洞。因此,博士和院方的溝通,很不通暢。博士無奈,只能舉報到國家醫保局。

經查,蕪湖二院多收了21萬多。其中,186914.7元醫保基金,31287.29元患者自付費用。

事情曝光後,廣大網友感嘆,「書真不是白讀的」。

如果患者不是科研工作者,不懂法律,沒學過經濟學,能分析出院方多收取費用嗎?

讓我們看看事情的經過,博士是怎麼發現醫院的貓膩的。

發現蛛絲馬跡

博士的爸爸生前是糖尿病腎病尿毒症期、需要定期透析的患者,於2022年3月19日因突發左側肌體無力伴意識障礙,被緊急送往蕪湖二院,診斷為丘腦出血破入腦室。

最終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10月14日凌晨去世,終年54歲。

爸爸一共在蕪湖二院住院了117天,經歷三次開顱手術,一直在醫院ICU重症醫學科)治療,絕大部分時間處於深度昏迷狀態,家人無法陪護,也無法看到。

博士的姑媽是一名老會計,負責往醫院的賬上繳費。每次交完費用後,讓護士打一個清單。累計到十幾張單子後,就做了個Excel表,根據家醫保目錄和蕪湖市醫保支付的有關政策,推算出每天需要自費的大致比例。

在不需要透析時,博士爸爸在ICU維持治療每天需自費1000元;在需要血液透析/連續性血液凈化的情況下,每天需自費2000元。

在前兩個月的時候,這種推算比較準確。到2022年6月14日開始,收費開始多了起來。有時護士上午打電話讓繳費,交了費用後,下午打電話又說欠費。

博士的媽媽還聽見,有些患者的家屬和醫院吵架,說多收了費用。

種種跡象,不能不讓人多心。

博士在該院微信公眾號上綁定了爸爸的身份證號、住院號和手機號。這樣博士通過醫院公眾號可以查看有關的項目的收費情況。

2022年7月5日,博士通過公眾號「住院一日清」看到有血透監測的收費條目。姑媽和媽媽(細節,兩個人)詢問主治醫師,爸爸當天是否做血透,答覆說沒有。

現在基本可以確定,醫院多收了費用。

爸爸出院時,《費用明細清單》上胰島素的總用量竟然高達138支,平均下來每天要用1.18支胰島素,這明顯與常識不符。博士爸爸在家時,一天最多用48個單位,而蕪湖二院的一隻是400單位。算下來,醫院用量是家庭用量的10倍以上了。

在2022年7月12日、7月13日,也就是爸爸轉院當日和次日,我們到蕪湖二院複印並封存了全部病歷資料,在與原件核對一致後,由院方加蓋公章,符合《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十六條之規定,於是後面對費用的核查就有了相關依據。

用知識打敗魔法

先將紙質發票、明細單和「住院一日清」上的信息一一錄入Excel中,在Excel里,我對每項治療項目按照日期排序,做成了一個面板數據,先試着截取一段時間的治療項目,利用統計軟件來分析每個項目的變化趨勢,重點關註上升快、波動大的時段和項目。

通過趨勢圖,我可以迅速發現波動異常的治療項目及關聯項目,都不用做回歸分析。其中,波動比較大的項目有血透、抗生素等。


名校博士用軟件查出醫院多收10萬醫療費 - 天天要聞


定位到波動異常的治療項目後,再仔細對比醫囑、護理記錄、費用清單三項資料記載的數量,很快便發現了其中不合理之處。

1.涉嫌虛構血透監測時間

《費用明細清單》上顯示血透監測的總時間是697.5小時,而連續性血液凈化時間則為433小時,只有做血液凈化時才需要做血透監測,但我爸爸的血透監測時間竟然是連續性血液凈化時間的1.6倍之多,多出的費用為10580元。

2.涉嫌虛構患者接受運動療法

住院期間,《費用明細清單》顯示他接受運動療法231次,共11088元。換言之,爸爸住院117天,平均每天接受2次運動療法,即便是2022年3月19日、4月6日以及4月7日手術後圍手術期——患者危重狀態等屬於絕對康復禁忌的也沒有例外,明顯與事實不符。而且《病程記錄》《長期醫囑單》《臨時醫囑單》《護理記錄》等病歷資料上從未記載甚至提及任何康復項目。

3.涉嫌虛構腸內營養灌注次數

在ICU,爸爸一直處於昏迷狀態,需留置胃管進行腸內營養灌注,採用泵入方式。在住院的117天中,除去入院前3天未及腸內營養灌注、因消化道出血停用腸內營養灌注7天、出院1天,採用腸內營養灌注應有106天,發票記錄顯示爸爸共接受1083次腸內營養灌注,平均每天灌注次數達到10.21次。

爸爸每天接受腸內營養灌注次數達10次以上是極其不合理的,因為根據《腸內營養臨床藥學共識(第二版)》,腸內營養灌注次數為每日4-6次。

如果按每天最高灌注次數6次算,則蕪湖二院該項收費超出23460元。如果按照每天灌注4次算,則蕪湖二院該項收費超出31280元。

4.涉嫌串換藥品

在家屬不知情的情況下,爸爸曾被使用價格昂貴的特殊使用級抗生素多黏菌素E甲磺酸鈉(1998元/支),共8支。該級抗生素具有明顯或嚴重不良反應,不宜隨意使用。多粘(黏)菌素類藥物引起的腎毒性報道較多,爸爸本來就有尿毒症

多黏菌素E甲磺酸鈉當時不在《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2年)》中,屬於全自費藥品,只有名稱相似的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在該目錄中。出院結算單上顯示,多黏菌素E甲磺酸鈉按照醫保結算了15984元。

主張權利

博士對蕪湖二院醫療費用的分析,花了兩個多月時間。預估蕪湖二院和醫務人員騙取、違規使用醫保基金95861.93-103681.93元。

為此,患者家屬和蕪湖二院進行了三次交涉,前兩次,院方表示要內部核查。第三次,乾脆否定了家屬的意見。

2023年7月,博士向國家醫保局舉報。2023年8月,安徽省醫保局與蕪湖市醫保局對蕪湖二院開展了檢查。

2023年9月25日,蕪湖市醫療保障基金監管事務中心向博士送達《蕪湖市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線索處理結果告知書》,明確「醫保部門追回186914.7元醫保基金」,同時要求蕪湖二院退還31287.29元患者自付費用。

目前蕪湖市醫保局處理是先按照《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對蕪湖二院進行協議處理,該依據是部門規章。


我們普通人可能沒有博士的知識面廣,但是如果細心核對醫院的收費項目,還是可以能發覺異常收費的情況。比如,胰島素的使用、運動療法、以及血透檢測項目等。

最關鍵的是,一定要運用法律的武器。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 天天要聞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前兩天我寫「肖飛事件」後,原配谷醫生的處境會如何?我收到了這樣的一條評論: 「請你不要補刀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肖飛也是北大醫學部的高材生,也曾經拯救過很多病人,請你....
粵味喜歌劇《神奇醫生》50場熱演,廣州模式激活文旅新場景 - 天天要聞

粵味喜歌劇《神奇醫生》50場熱演,廣州模式激活文旅新場景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五一假期,國家藝術基金2025 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項目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廣州大劇院復演。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國家藝術基金的指導與支持下已經演出15場,該系列製作也迎來了第50場演出,標誌着本土打造的歌劇「廣州模式」正式成為文旅消費新引擎。新體驗:「廣東味道」吸引八方來客...
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5月5日升級亮相 - 天天要聞

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5月5日升級亮相

【來源:昆明信息港_資訊】昆明信息港訊 5月5日,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以全新面貌正式亮相。作為昆明市37年的老牌專業眼視光服務機構,此次升級旨在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眼視光服務,涵蓋環境優化、設備新增及服務流程優化,進一步夯實其在眼視光領域的
4個無意間的行為,正在加重你的脫髮!第3個很多人都中招了 - 天天要聞

4個無意間的行為,正在加重你的脫髮!第3個很多人都中招了

相信不少人都有脫髮的困擾,尤其是成年群體。脫髮的表現,可能是在梳頭時發現掉發增多,或是浴室的地漏邊堆積成團,又或者肩膀老是有清理不完的掉發……在遭遇脫髮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生活中的一些不經意的小習慣,可能正是悄悄加劇脫髮的「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