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吃啥吐啥,竟患上糖尿病性胃輕癱,中醫專家「內服外治」助她戰勝頑疾

2023年11月13日20:25:05 健康 1196

極目新聞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張姝 梁方舟

實習生 馬靜瑤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球約有5.37億的糖尿病患者。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達1.41億人,發病率高達12.8%,相當於每10個人里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併發症眾多,比如心肌梗死、心衰、中風、糖尿病足等,都會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

那麼,中西醫結合防治糖尿病有何優勢?日前,極目新聞記者採訪了武漢市中醫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副主任陶毅。

女子吃啥吐啥,竟患上糖尿病性胃輕癱,中醫專家「內服外治」助她戰勝頑疾 - 天天要聞

武漢市中醫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副主任陶毅在查房

糖尿病是代謝性疾病,中醫認為與三種原因相關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中醫很早就發現該疾病,《黃帝內經》中稱之為消渴、肺消、膈消等。」日前,武漢市中醫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副主任陶毅介紹。

他表示,在中醫來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先天稟賦不足及後天飲食不節,例如,長期嗜食肥厚油膩的食物、飲食不節制,停滯於中焦,阻礙脾胃的功能,可能會導致脾胃運化失職,積熱內蘊,耗傷陰津,引發糖尿病;情志失常,壓力大,憂思惱怒過度,情志不暢等也是重要病因。

陶毅解釋,糖尿病的病程可分為郁、熱、虛、損四個階段,中醫藥治療上,要遵循辨證論治的原則,可辨證為濕熱內蘊、陰虛熱盛、氣陰虧虛、陰陽兩虛等證型。

在治療上,他表示,不管中醫還是西醫,對於糖尿病的治療,都要建立在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的基礎上,即「管住嘴、邁開腿」。

他強調,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因缺乏胰島素分泌,治療上需要使用胰島素;而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在疾病早期,可通過中醫藥方式來較好地控制血糖,而隨着疾病的發展,除了服用降糖葯或者注射胰島素外,遵醫囑合併使用中藥內服、中醫外治法,也可以較好地延緩病程的發展、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女子吃啥吐啥,竟患上糖尿病性胃輕癱,中醫專家「內服外治」助她戰勝頑疾 - 天天要聞

武漢市中醫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副主任陶毅(左)和團隊討論治療方案

女子患上糖尿病性胃輕癱,中醫「內服外治」療頑疾

「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在於各種併發症。」陶毅表示,在治療糖尿病的併發症上,中醫「內服外治」,也有利於療愈頑疾。

25歲的市民張女士(化姓)無意中查出患上1型糖尿病,離婚後的她,情緒低落,出現了噁心、嘔吐、胃脹、胃痛等癥狀,後來到了「吃什麼吐什麼」的程度。

經人介紹,家人將她帶到武漢市中醫醫院,找到內分泌代謝病科陶毅主任就醫。「當時,患者是坐在輪椅上來就醫的,經檢查,她面色蒼白,血壓偏低,有營養不良、貧血的情況。」陶毅表示。經望聞問切中醫四診合參,陶毅診斷,張女士是患上糖尿病性胃輕癱,這是糖尿病患者的併發症之一,指糖尿病導致胃腸植物神經功能障礙,胃動力紊亂、胃排空延遲,導致食物在胃中滯留,無法正常排空,這會引起一系列消化道癥狀,如腹脹、早飽、噁心、嘔吐、營養不良、體重減輕等,從而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為張女士的胃輕癱癥狀嚴重,剛開始吃什麼吐什麼,連中藥也無法喝進去,陶毅根據多年從醫經驗,首先以隔姜灸外治為主,對其上脘、中脘、氣海三個穴位,每天各灸3壯,一天兩次,以達到刺激經絡,調節氣血,促進胃部的蠕動和消化的作用。

隔姜灸外治5天後,張女士吐的頻率明顯減少。陶毅為她辨證論治,選擇了適合的中藥方劑,同時,讓她內服參苓白朮散和糖肝煎,以起到健脾和胃、理氣通降的作用。

「一袋中藥200 毫升,剛開始,護士需要一勺一勺地喂進去,過5分鐘如果不吐,再喂一點。每次喂她吃一次中藥,大概需要2到3個小時。」陶毅回憶起治療的不易,如是表示。就這樣,一勺一勺餵了一周,張女士的嘔吐總算是止住了,可以正常進食了,營養狀況也得到了保證,脾胃功能得到調整,胃輕癱的癥狀大大改善。

住院期間,醫護人員也經常跟張女士聊天,幫助她舒緩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經過一段時間的規範治療,張女士終於康復出院,又重新回歸到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專家表示,胃輕癱分為多種類型,例如飲食積滯型、痰濁阻胃型、肝鬱氣滯型、脾胃虛弱型等。對於糖尿病性胃輕癱等併發症,通過中醫內服、外治配合使用,進行全身辨證論治,有明顯優勢。

中年男子患糖尿病足破潰流膿,中西醫結合治療讓他免於截肢

除了糖尿病性胃輕癱外,在糖尿病足的治療上,使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也優勢明顯。

51歲的李先生患糖尿病十餘年,由於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等原因,他出現了嚴重的下肢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足部潰瘍、壞疽、流膿,痛得他晚上無法入眠,經多家醫院檢查,醫生都表示要截肢保命。在朋友的介紹下,李先生抱着最後一絲希望,來到武漢市中醫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就醫。

陶毅主任和團隊,為李先生辨證論治,設計了中醫內服、外治的治療方案。讓李先生每天服用中藥經典方「糖肝煎」加減,此外,醫護人員每日為他悉心上藥、護理創口。剛開始,通過使用拔毒生肌散,達到利濕、祛腐、提膿的作用,緩解組織壞死癥狀。接下來,在炎症期、腫脹期,使用紫草膏外敷,達到清熱解毒、化腐生肌、解毒止痛的功效,有效改善糖尿病足的炎症和疼痛癥狀;待炎症控制後,醫護團隊為李先生敷用黃連膏,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同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下肢血管病變引起的疼痛,促進肉芽組織生長。

經過綜合治療,李先生的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全身情況得到改善,疼痛緩解,他的潰瘍面逐漸癒合,壞疽的組織也得到清除。出院時,他激動地握着陶毅的手,反覆致謝道:「多虧了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悉心護理,讓我免於截肢之苦。你們就是我的恩人!」

中醫藥經方驗方和外治法,幫助改善血糖和併發症

陶毅介紹,武漢市中醫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在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和糖尿病併發症方面,有自己的獨特優勢。中醫師接診患者後,會辨證論治,根據患者的分型和特點,為患者選擇最適合的中醫湯劑和外治方法,以達到更好地延緩疾病進程、改善糖尿病併發症的功效。

該科目前有糖肝煎、糖腎煎兩種中藥經典驗方和院內製劑消糖止渴丸。糖肝煎,適合糖尿病合併肝功能不全、脂肪肝的患者,血脂高伴有肝功能異常的患者,患者服用後可達到降低血糖、護肝降酶、降低血脂等功效,並能通過抑制食慾等幫助患者管理飲食,從而降低體重等。該科糖腎煎,可用於早中期糖尿病腎病患者,有減少及消除蛋白尿,延緩腎功能衰竭等功效;該院院內中藥製劑消糖止渴丸,目前有30餘年的應用歷史,可有效降低血糖,並能明顯改善「三消」癥狀。

在外治方法上,對於脾胃虛弱型的糖尿病性胃輕癱患者,使用隔物灸法以達到健脾理氣、化濕和胃的功效。對於糖尿病足的患者,可根據疾病的分型,如脈絡淤阻、濕熱毒感、熱毒傷陰等類型,在內服中藥之餘,對不同創面,辨證使用該院的中藥傳統膏、酊、水、散等劑型,以幫助傷口更好地癒合。此外,該科的中藥外治法還包括:中藥泡足、熏洗、敷貼、灸刺等,能夠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下肢疼痛、麻木、發涼等癥狀。

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一旦確診,要及早就醫,遵醫囑治療,遵循糖尿病治療的「三駕馬車」原則,做好運動、飲食、藥物治療。在預防胃輕癱上,要積極控制血糖,少食多餐,盡量減少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注意飲食起居要規律,保持情志平和,順時起居。

預防糖尿病足方面,要注意控制血糖、血脂、血壓等常見指標,養成檢查足部皮膚的好習慣。選擇合適的鞋襪,襪子宜選用柔軟棉襪,鞋子宜用軟底寬鬆或有一定彈性材質的為好,不能過緊或磨腳;正確修剪指甲;泡腳溫度須適宜,38℃到40℃的溫水泡10分鐘以內即可,可先用手試溫,防止燙傷,泡完後及時擦乾;保持雙足乾燥溫暖。每日檢查足部,一旦發現腳上的創口,要及時就醫,遵醫囑處理,千萬不要自行處置,以免潰瘍蔓延加重。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越來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醫生勸告:罪魁禍首已揪出,5物少吃 - 天天要聞

越來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醫生勸告:罪魁禍首已揪出,5物少吃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也沒吃
雷雨減弱,35℃高溫將強勢上線!這些防暑誤區你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雷雨減弱,35℃高溫將強勢上線!這些防暑誤區你中了幾個?

廣州這幾天的雨帶有後汛期的特徵一直下個不停從昨日(6月30日)的天氣看連日來的雷雨天氣開始出現轉折今天廣州還可能有局部暴雨明天起就轉以雷陣雨為主了35℃高溫即將重回C位雷雨逐漸減弱35℃高溫蠢蠢欲動廣東省氣象台預計,7月1日—2日,副高西伸加強,受偏南氣流輻合影響,廣東大部多雲,中南部多雷陣雨天氣,局部雨勢較...
34歲男子手部外傷住院,醫院開出「奇怪」檢查單,包括前列腺檢查,院方、當地衛健委回應 - 天天要聞

34歲男子手部外傷住院,醫院開出「奇怪」檢查單,包括前列腺檢查,院方、當地衛健委回應

「一個手外傷的人,居然去檢查內臟?」6月30日,江蘇常州的市民朱先生反映,自己的堂哥在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宜興市和橋醫院)處理手部傷口,卻被告知需要進行多項內科彩超檢查。手部被玻璃劃傷住院需做多項彩超檢查據朱先生介紹,前幾天,他的堂哥在換玻璃時不小心被玻璃劃傷,前往了距離最近的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宜興...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一個我們平常根本不會多想的生活習慣——打麻將。尤其是那些天天三缺一、雷打不動的老人。年紀到了七十多,有些人
福州男子腳趾突然「失靈」!醫生:病根在脖子! - 天天要聞

福州男子腳趾突然「失靈」!醫生:病根在脖子!

【來源:福州晚報】「四年了,終於找到這怪病『真兇』!」近日福州市第二總醫院脊柱外科病房裡看着恢復正常的腳踝、腳趾60多歲的程大叔熱淚盈眶4年前,程大叔發現左側腳踝、腳趾無法正常動作,他輾轉多家醫院求治無果。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 天天要聞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無影燈下,腹腔鏡顯示屏清晰呈現患者右腎上腺區3.8厘米的腫物。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南醫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鉗,在毫米級空間內精準分離血管組織。隨着一枚完整切除的腫瘤被取出,困擾患者鄧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壓病根被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 天天要聞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智通財經APP獲悉,今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方信息互通與協同,做好醫保數據資源管理,推動醫保領域公共數據資源利用。在確保數據安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探索為創新葯研發提供必要的醫保數據服務。依託全...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聞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還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醫院停車場收費問題再次引發討論。近期,有網友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醫院停車場收費太貴的問題,患者反映稱,湖南長沙某附屬醫院停車場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沒有考慮住院的病人和家屬要承擔多麼高的停車成本,這是否涉嫌違規收費?醫院是公益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