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身體真的越來越凉了嗎?新研究給出答案!我們被騙了150年

2023年10月25日23:09:05 健康 1826

無論你是否關注健康,你一定都知道人的體溫維持在37℃左右,而且人體是非常精密的機體,只要體溫稍微偏離這個溫度,它的工作就會出現問題。

人類的身體真的越來越凉了嗎?新研究給出答案!我們被騙了150年 - 天天要聞

但是,你可能也聽說過,在最近的100年里,人類的身體似乎是越來越涼了,每隔十年平均體溫就會下降一些,相較於150年前,我們的平均體溫已經足足下降了0.3℃了。

研究人員為此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

其中包括家庭供暖、供冷的改變,最終導致人體代謝的改變;

我們現在的醫療相較於過去更加先進了,最終導致人體炎症更少了;

今年年初還有一項研究也給出了一個新鮮的解釋,該研究認為是飲食的改變,最終導致我們腸道菌落髮生了改變,而腸道的生物群落具有調節人體體溫的能力。

所有這些研究都指向了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的平均體溫最初確實是37℃左右。

然而,最近又有一個研究指出,我們的體溫下降可能只是錯覺,因為我們的正常體溫本來就不是37℃左右,而現在相比於過去體溫是否下降,則可能有,也可能沒有。

最新研究於9月5號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雜誌》上,主要作者是來自斯坦福大學流行病學家凱瑟琳·雷 (Catherine Ley) 。

該研究統計分析了2008年至2017年間,在斯坦福醫療保健中心就診的126000多名成年人的口腔溫度測量結果,得出人體的平均體溫是36.61℃左右。

人類的身體真的越來越凉了嗎?新研究給出答案!我們被騙了150年 - 天天要聞

這個數據確實比37℃低了一點,但研究人員並不完全認為這是人體體溫下降的結果,她們提出了一個關於人體體溫比較有趣的結論,她們認為人的體溫是沒有標準的,而是一個極具個性化的數據。

關於人體的平均體溫,它是隨着現代醫學發展出來的,但是37℃這個數據確實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

這個數據是1868年德國醫生Carl Wunderlich聲稱對25000人進行了超過100萬次體溫測量後得出的結果。

現在150多年過去了,人們依然以這個數據為標準,但實際上現在無論是測量的工具,還是測量的方式,還是統計方式都發生了很大改變。

人類的身體真的越來越凉了嗎?新研究給出答案!我們被騙了150年 - 天天要聞

雖然,Wunderlich的時代已經擁有現代體溫計(水銀體溫計),但當時統計數據還沒有普遍使用,更不用說計算機了,他要在100萬次測量結果中得出結論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37℃這個人體標準體溫可能只是Wunderlich的一個經驗判斷而已。

實際上人的體溫會因為各種因素髮生變化。

首先,人體不同部位的溫度其實差異是非常巨大的,例如口腔溫度往往低於直腸溫度,而Wunderlich基本不會這樣去對比。

其次,不同人群,不同年齡,甚至是一天中的不同時段,人體的溫度也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女性比男性往往體溫更高,年輕人比老年人體溫更高,晚上比清晨的體溫更高等等。

綜合這些因素,要給人的體溫一個標準值是不可能的,它只能是一個個性化的數據。

不過,Wunderlich並沒有太多誤導公眾,其實他給出的也是一個系列的體溫,同時他也指出了一個人在一天的不同時段體溫會不同,只是後面公眾直接取了一個相對好記的、接近平均值的37℃而已。

然後,就如你所見,這個平均值就被認為是一個人體的體溫標準,而且在各種權威的媒體上宣傳,非常深入人心,而實際上它是有很大偏差的!

由於,這項研究並不認可37℃這個數據,所以她們自然也就不認為人的平均體溫在下降了。凱瑟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人的體溫可能在下降,也可能並沒有。

那麼人的體溫到底是怎麼個性化的呢,什麼樣的體溫才算是正常呢?

人類的身體真的越來越凉了嗎?新研究給出答案!我們被騙了150年 - 天天要聞

圖:體溫計算器截圖

該研究給出了一個標準——這是一個個性化的標準,在這個標準中,體溫會隨着性別、年齡、身高、體重,以及一天中的時間變化而變化。

人類的身體真的越來越凉了嗎?新研究給出答案!我們被騙了150年 - 天天要聞

圖:這個標準中18點的時候體溫範圍跨度最大,達1.8℃

另外,規定時間內標準的體溫也不是一個值,而是一個範圍,而這個範圍的跨度非常大——最多的時候甚至將近2℃,只要我們測量的體溫在這個範圍之內都是正常的。

最後

不管這項研究是否正確,或者她們的研究是否有意義,可以肯定的是,人的體溫確實不會有標準值,完全取決於人和情況。

所以,如果那天的你發現自己體溫有點「異常」的話,也不用太過於着急。

參考:

[1].https://doi.org/10.1001/jamainternmed.2023.4291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裡有,快自查 - 天天要聞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裡有,快自查

來源:掌上春城一種全球公認的強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歡現在的天氣——又濕又熱,正是出來作惡的好時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強致癌物之一,黃曲霉素,全名黃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鉀、三聚氰胺的數倍。1毫克黃曲霉毒素就可能導致癌症
空調吹成白肺?這個致病菌到底從何而來 - 天天要聞

空調吹成白肺?這個致病菌到底從何而來

來源:北京青年報進入6月,溫度持續升高,開空調成為不少人解暑納涼的首選。然而近日,一則「男子吹空調3天致肺『白』化」的新聞衝上熱搜。患者因持續發熱、咳嗽未重視,最終確診為軍團菌肺炎,險些喪命。這種由空調、熱水器滋生的「隱形殺手」究竟從何而來
再登國際舞台!沈潔教授團隊6項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屆國際甲狀腺大會 - 天天要聞

再登國際舞台!沈潔教授團隊6項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屆國際甲狀腺大會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當地時間6月18日至22日,第17屆國際甲狀腺大會(ITC)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會上,南方醫科大學第八附屬醫院(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沈潔教授團隊共6項與甲狀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關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選大會摘要,其中2項被大會遴選為口頭報告,4項以壁報形式展示,展現了團隊在...
中國「痛風地圖」發佈!湖南、柳州「領跑」全國,男性風險超女性4倍 - 天天要聞

中國「痛風地圖」發佈!湖南、柳州「領跑」全國,男性風險超女性4倍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顯示,痛風與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存在顯著關聯,且往往面臨更高的死亡風險和住院負擔。痛風在國人中發病率不低,且湖南、廣西柳州最高。痛風「地圖」:湖南、柳州「領跑」全國,男性風險超女性4倍該研究基於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50萬30~79歲成年人數據,測量...
一文總結自身免疫性腦炎常見類型 - 天天要聞

一文總結自身免疫性腦炎常見類型

腦炎是指腦實質炎性反應所致的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腦炎的經典病理改變以灰質的神經元受累為主,嗜神經病毒和致病性抗神經抗體對神經元的損傷具有一定選擇性,但白質髓鞘、腦膜與血管也可受累。根據病因可將腦炎分為感染性腦炎與自身免疫性腦炎兩大類。感染性腦炎相關的病原體種類繁多,其中各種嗜神經病毒是感染性腦炎最主...
EHA速遞:初診原發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維持治療的全球首項BTK抑製劑vs來那度胺對比研究 - 天天要聞

EHA速遞:初診原發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維持治療的全球首項BTK抑製劑vs來那度胺對比研究

宣武醫院孫婉玲團隊聯手北京協和醫院張炎團隊在EHA2025大會發佈初診原發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維持治療的全球首項BTK抑製劑vs 來那度胺對比研究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血液科孫婉玲教授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血液科張炎教授合作完成的研究《REDEFINING MAINTENANCE STRATEGIES IN NEWLY DIAGNOSED PRIMARY
通便茶是便秘「救星」,喝上幾口就能解決便秘問題? - 天天要聞

通便茶是便秘「救星」,喝上幾口就能解決便秘問題?

流言「通便茶喝上幾口,就能解決便秘問題」網上很多人稱,通便茶是便秘人士的救星,喝上幾口,就能輕鬆解決便秘問題。而且通便茶是「天然」成分在起作用,所以安全無害。流言分析這種說法很不嚴謹。通便茶讓大家「通便」的本質,是通過其中一些成分刺激引發腹
社保卡使用遇到問題怎麼辦?指南來了 - 天天要聞

社保卡使用遇到問題怎麼辦?指南來了

社會保障卡是國家民生服務的基礎性載體用卡遇到問題怎麼辦?指南來啦!快收好1實體社保卡補換卡後電子社保卡要重新申領嗎?實體社保卡進行補換時原卡將進行註銷電子社保卡中與個人業務相關的服務將不可使用領用新補換的社保卡後電子社保卡即可恢復正常使用,無需重新申領。2社保卡狀態顯示封存,怎麼辦?如果社保卡狀態為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