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或達感染高峰!要囤葯嗎?醫生提醒→

2023年10月22日10:50:04 健康 1496

近日
全國多地醫院出現較多
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
以兒童為主

據了解,今年肺炎支原體感染髮生期提前,還出現了低齡化的特點。有兒科醫生髮文指出,今年可能是肺炎支原體流行大年,如果孩子有發熱、乾咳等典型表現,要考慮這個問題。

11月或將迎來感染高峰?

醫生這樣說!

近期,據媒體報道,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地兒童醫院內科門診接診的患兒增多,主要是肺炎支原體感染

北京每年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高發期,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達到高峰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園區有醫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9月1日開學起,兒內科接診的患兒就明顯多了起來,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引發呼吸道癥狀的患兒。

如何科學防治此類疾病?10月20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呼吸科主任醫師曾強指出支原體肺炎是一個可防可治的疾病,遵醫囑用藥後3至5天會有好轉,2至3周可痊癒,愈後鮮有後遺症。他說,勤洗手、常通風能夠有效預防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每年都有

家長無需過度緊張

曾強介紹,支原體肺炎感染人群中,大多是學齡期和學齡前期的孩子,在小齡段的孩子中並不多見。病症臨床表現有很大的個體化差異,輕者可不發病,或只是表現出上呼吸道感染,乾咳等刺激性咳嗽、發高燒等,重者可致肺實變、胸腔積液、壞死性肺炎等。今年暑假以來,支原體肺炎重症患者中,出現肺實變的情況較多,這類患者病情相對較重、治療時間也較長。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治療效果會更好。

今年支原體肺炎病例為何突然增多?曾強介紹,此前大家在預防新冠病毒期間,由於人員接觸少,且佩戴口罩,減少了很多感染風險。近年來隨着檢測水平的提高,確診病例顯著增多,所以支原體肺炎比往年更受關注。

下個月或達感染高峰!要囤葯嗎?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無需囤阿奇黴素

出現癥狀及時就診

勿自行服藥

據了解,目前支原體肺炎的首選治療藥物是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如阿奇黴素、羅紅霉素近期有傳言阿奇黴素斷貨,部分家長開始「囤葯」,曾強表示並不需要。

他說,目前醫院暫未出現阿奇黴素供貨不足的情況。「即便缺貨,也有很多代替藥物,家長完全沒有必要囤葯。」

曾強同時指出,孩子出現乾咳等刺激性咳嗽、喘息、發高燒等癥狀時要及時就診,通過相應檢測進行診斷。因為出現這些癥狀時不一定是支原體肺炎,也可能存在混合病毒、細菌感染的情況。他說,在沒有確診時,不建議家長自行讓孩子服用阿奇黴素。「如果孩子出現了對應癥狀,班上又有同學得了支原體肺炎,更需要及時就診,爭取治療時間。」曾強強調。

治療支原體肺炎急不得,用藥後3至5天會有好轉,基本需要兩至三周方能完全恢復。「有些家長怕孩子請假落下功課,急於讓孩子在兩三天完全恢復,發現服用阿奇黴素一兩天沒有好轉,又換了其他抗生素,這是不可取的。」曾強解釋,藥物作用需要一個過程,短期患者體內沒達到有效的血葯濃度時,換藥後效果也不好,反而更容易產生耐藥性。曾強呼籲家長,要嚴格遵醫囑、按療程用藥,如果用藥過程中病情有好轉,也一定要堅持服藥,用夠一個療程,防止複發。

勤洗手、多通風

無需藥物預防

醫生介紹,支原體肺炎患者居家治療時需要在生活上多注意,應適當隔離,避免傳染家中其他幼童;同時,清淡飲食,不吃煎炸、肥膩、冰凍等食物,可以適當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必要的時候可以吃退燒藥。

預防支原體肺炎最好方式是勤洗手、多通風。家長無需過度恐慌,多開窗戶通風、讓孩子勤洗手可以大大減少感染風險,並且不需要使用藥物進行預防。

來源:南方網、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南方日報、澎湃新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 天天要聞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讀的陶蘭,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西陵院區就診,被診斷為腸胃炎。輸液室走廊上,陶蘭靜靜坐在長椅上,盯着吊瓶里的頭孢曲松鈉緩緩滴落,突然,一陣強烈的不適感襲來,陶蘭呼吸急促。4分鐘前,護士為其換上這袋葯後匆匆離開,陶蘭起身呼救,卻發現身邊沒有醫護人員,儘管她立即自行...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 天天要聞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有一種野菜,經常在鄉間田野、路旁溝邊出現,以前人們會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為其有着極高的營養價值,被人稱為「長壽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馬齒莧。馬齒莧又叫螞蚱菜、長命菜、五行草、馬莧、五方草等,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 天天要聞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 天天要聞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 天天要聞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運動能強身健體,但運動後身體會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電解質,及時合理的滋補有助於快速恢復身體活力,減少疲勞感。運動後首先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飲用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及時補充因出汗流失的鈉、鉀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在大眾的普遍認知里白內障往往是 50 歲以上人群的 「專利」然而武漢 25 歲的市民小吳卻在一夜之間患上了白內障經醫院檢查醫生判斷這一罕見病症與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內障的經歷,25 歲的武漢市民小吳至今仍感到難以置信:「就一夜之間,睡一覺起來開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後慢慢沒過兩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五一 "假期餘額告急!返程高峰要來了!你是否已經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融媒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