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後,會有哪些「副作用」?

2023年10月20日10:19:02 健康 1452

#健康真探社#【人流後,會有哪些「副作用」?】民間常說,人流後要坐「小月子」。人流手術雖然時間很短,麻醉也能使人對疼痛無感,但當胚胎與子宮分離並吸出體外時,我們的身體也經歷了一些變化。伴隨着妊娠終止,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快速撤退,雌孕激素下降,子宮收縮,內膜創面需要修復,出血逐漸減少,這是身體的修復過程。

 

對於多次流產史的婦女來說,子宮腺肌症和內膜異位症的幾率會增高,流產後的痛經也會加重。

 

正常情況下,流產手術後的1-2周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如少量鮮紅或暗紅的出血、輕微腹痛,少數人可能會感到疲憊和乏力。與人工流產相比,藥物流產出血時間略長,但總量不會很多。術後2周記得要複診,進行B超HCG檢測,如果手術時有病理檢查,也應拿上報告請醫生解讀。

 

然而,有些情況可能需要立即就醫,如持續超過經量的陰道流血、嚴重下腹痛或體溫升高,這可能是殘留物、感染或手術中損傷了子宮等問題。如果術後1個月仍未來月經,或者月經量明顯減少但伴有難以忍受的腹痛,也應及時複診,排除宮頸黏連等可能。

 

與手臂上的疤痕不同,一般無法看出流產手術的「疤痕」。然而,一些經驗豐富的醫生可能能從手術中感知先前流產的痕迹,尤其是多次流產後出現月經量減少、宮腔黏連或子宮損傷的情況。這意味着先前的流產手術對子宮內膜造成了損傷,本次手術的難度、術後殘留出血和宮腔再黏連的風險也增加。

 

因此,如果必須進行人流手術,請務必提前告知醫生您的完整病史。醫生將根據病情選擇更適合、損傷更小的手術方案,這也是對自己的最好保護。所以,還是老生常談:愛惜自己,科學避孕,保護生育能力。

 

在流產後的一個月內,我們不建議進行以下活動:性生活(增加感染風險和再次懷孕的可能性)、穿着緊繃的內衣褲、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食用活血和熱性的食物、坐浴、過度情緒波動或心情低落、床上休息不動(相反,散步和瑜伽可以減少血栓風險)、劇烈運動等。

 

一般經過約兩周的調養,子宮和卵巢的功能可以基本恢復到手術前的狀態。在術後的半個月內,建議保持營養均衡,多攝入優質蛋白、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注意個人衛生,保持會陰清潔和乾燥,可以洗頭洗澡但要及時吹乾,按時服藥,合理使用抗生素益母草,同時要勞逸結合,保持身心愉悅。

 

人流對女性的心理和生理都有一定影響,需要充分得到家人的關愛和照顧。調整好月經周期,科學避孕,最好在術後六個月後再考慮備孕。最後,男女都應記住:如果沒有生育需求,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人流後,會有哪些「副作用」?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醫的中和平衡之論掌握了人類的健康密碼(六) - 天天要聞

中醫的中和平衡之論掌握了人類的健康密碼(六)

中醫平衡新論還進一步指出,維持人體平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包括飲食調養、運動鍛煉、情志調攝等多種方法。這些方法共同作用於人體,幫助恢復和保持平衡狀態。此外,中醫平衡新論還強調了預防的重要性。
下午繼續看診,繼續分析舌象! - 天天要聞

下午繼續看診,繼續分析舌象!

90%的男人都被這個白膩苔給騙了,單純補腎根本沒用!我們中醫在看診過程中是最煩碰到那種自以為是的患者,醫生說啥都不聽,不管身體出現啥毛病就想着補腎,結果就是問題越補越嚴重!
近10年最短三伏天來了!「8做8不做」請收好 - 天天要聞

近10年最短三伏天來了!「8做8不做」請收好

夏至已過,隨着暑氣漸長,三伏天時間表也新鮮出爐。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濕氣最重的時節,也是調理體質的黃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將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為何是30天?2025 年三伏天具體時間初伏: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10天);中...
「史上最嚴」衛生巾新國標落地,品牌紛紛響應升級 - 天天要聞

「史上最嚴」衛生巾新國標落地,品牌紛紛響應升級

被稱為「史上最嚴標準」的衛生巾行業新國標正式落地了。7月1日起,國家疾控局組織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GB 15979—2024)實施。該標準於2024年6月發佈,是在2002年發佈舊國標後,時隔22年的首次更新
術後傷口沒問題,就算康復了?你忘了體內戰場! - 天天要聞

術後傷口沒問題,就算康復了?你忘了體內戰場!

‍⚕️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胃腸外科胡醫生。「胡醫生,我切口都癒合了,應該就好了吧?」「這幾天精神也不錯,能吃能睡,是不是不用再管了?」在門診,我常常聽到這樣的「喜訊」,但有時不得不打斷病人一句:「你的切口癒合是好事,但別忘了——體
頭暈乏力……當心「熱中風」來襲! - 天天要聞

頭暈乏力……當心「熱中風」來襲!

大太陽底下,突然感到頭暈乏力、精神不振……小心!這可能不是普通中暑,而可能是「熱中風」的警報。什麼是「熱中風」?它有什麼癥狀?它和普通中暑有什麼區別?「熱中風」究竟是怎麼回事「中風」是卒中的俗稱,「熱中風」是指在高溫天氣(氣溫超過32攝氏度)下出現的卒中事件。研究表明,極端高溫天氣和極寒天氣都會增加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