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來臨,總是「悄無聲息」!提醒:50歲後,要怎樣拒絕大腸癌

2023年10月19日12:05:04 健康 1737

大腸癌,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感到恐懼。它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肺病,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大腸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見癌症,第二大致死癌症。

更令人擔憂的是,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過去幾十年中都有所上升,尤其是在發達國家。而且,大腸癌的發病年齡也在逐漸降低,50歲以上的人群是高發人群。

大腸癌的發病往往「悄無聲息」,早期癥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等到癥狀明顯時,往往已經進入中晚期,治療難度大大增加。因此,對於50歲以上的人群,如何拒絕大腸癌的侵襲,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大腸癌來臨,總是「悄無聲息」!提醒:50歲後,要怎樣拒絕大腸癌 - 天天要聞

一、定期體檢是預防大腸癌的重要手段

大腸癌,又稱結腸直腸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大腸癌是全球第三常見的癌症,每年新發病例超過140萬例,死亡人數超過69萬人。然而,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並非無法避免,定期體檢是預防大腸癌的重要手段。

1.定期體檢可以早期發現大腸癌。

大腸癌的早期癥狀往往不明顯,許多患者在病情發展到中晚期時才被發現,這時治療難度大,預後不佳。而定期體檢,尤其是大便隱血試驗、結腸鏡檢查等,可以在無癥狀或癥狀輕微時就發現大腸癌,提高早期診斷率。

2.定期體檢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理大腸癌的前期病變。

大腸癌來臨,總是「悄無聲息」!提醒:50歲後,要怎樣拒絕大腸癌 - 天天要聞

大腸癌的發生往往經歷一個從正常黏膜到腺瘤到癌症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年甚至十幾年。定期體檢可以發現並及時處理腺瘤等前期病變,阻斷癌變過程,實現大腸癌的預防。

3.定期體檢有助於評估和調整生活方式。

研究發現,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脂肪飲食、缺乏運動、吸煙飲酒等是大腸癌的重要風險因素。定期體檢可以評估個體的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提供調整的依據和建議,從而降低大腸癌的風險。

4.定期體檢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理其他疾病。

大腸癌的發生與糖尿病、肥胖症、慢性炎症性腸病等疾病有關,定期體檢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理這些疾病,間接降低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癌來臨,總是「悄無聲息」!提醒:50歲後,要怎樣拒絕大腸癌 - 天天要聞

二、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預防大腸癌的關鍵

研究發現,不良的飲食習慣,如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的飲食,以及長期吸煙、酗酒,都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

1.飲食習慣是影響大腸癌風險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過度攝入紅肉和加工肉製品,如熱狗和香腸,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相反,富含纖維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穀物,可以幫助降低風險。此外,過量飲酒和吸煙也被證實與大腸癌的發生有關。因此,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限制酒精和煙草的攝入,是預防大腸癌的重要步驟。

2.定期運動和保持健康的體重也對預防大腸癌至關重要。

研究發現,缺乏體力活動和肥胖是大腸癌的重要風險因素。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可以幫助降低患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癌來臨,總是「悄無聲息」!提醒:50歲後,要怎樣拒絕大腸癌 - 天天要聞

三、定期運動也有助於預防大腸癌

研究發現,長期坐着不動,缺乏運動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因此,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可以有效預防大腸癌。

我們來看看大腸癌的發病機制。大腸癌通常起源於腸道內的息肉,這些息肉可能會逐漸發展成為惡性腫瘤。而肥胖、飲食不健康、缺乏運動等都是大腸癌的主要風險因素。這些因素會導致體內的胰島素水平升高,從而促進腫瘤的生長。

定期運動如何幫助預防大腸癌呢?運動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健康的體重,減少肥胖的風險。此外,運動還可以幫助我們降低體內的胰島素水平。一項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定期運動的人比那些不運動的人患大腸癌的風險要低25%。

除此之外,運動還可以改善我們的腸道健康。運動可以幫助腸道更有效地排除廢物,減少有害物質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從而降低大腸癌的風險。一項在《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誌物與預防》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發現,每周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可以顯著降低大腸癌的風險。

運動並不能完全防止大腸癌,但它確實可以顯著降低患病的風險。除了運動,我們還需要保持健康的飲食,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查,以便及時發現並治療大腸癌。

大腸癌來臨,總是「悄無聲息」!提醒:50歲後,要怎樣拒絕大腸癌 - 天天要聞

四、大腸癌可能會遺傳?

大腸癌是全球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大腸癌在全球所有癌症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排在第三和第二位。而對於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更應該引起高度警惕。

大腸癌家族史是指在一個家庭中,有兩個或更多的一級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患有大腸癌。這樣的家庭被認為有大腸癌的遺傳傾向。

研究發現,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患大腸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的兩倍以上。這是因為大腸癌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很大的關係,有家族史的人可能攜帶了易導致大腸癌的基因突變

大腸癌來臨,總是「悄無聲息」!提醒:50歲後,要怎樣拒絕大腸癌 - 天天要聞

大腸癌的發生還與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環境因素有關。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的飲食,缺乏運動,長期熬夜等,都可能增加大腸癌的發病風險。對於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可能會進一步增加他們患大腸癌的風險。

對於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應該更加警惕大腸癌的發生。首先,他們應該定期進行大腸癌的篩查,如大便隱血試驗、結腸鏡檢查等,以便早期發現並治療大腸癌。其次,他們應該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等,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病風險。最後,他們應該積极參与大腸癌的遺傳諮詢和遺傳測試,以了解自己的遺傳風險,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大腸癌來臨,總是「悄無聲息」!提醒:50歲後,要怎樣拒絕大腸癌 - 天天要聞

總結

總的來說,對於50歲以上的人群,定期體檢、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運動,以及對大腸癌家族史的警惕,都是拒絕大腸癌「悄無聲息」侵襲的重要手段。

只有做好預防,才能讓我們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 天天要聞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前兩天我寫「肖飛事件」後,原配谷醫生的處境會如何?我收到了這樣的一條評論: 「請你不要補刀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肖飛也是北大醫學部的高材生,也曾經拯救過很多病人,請你....
粵味喜歌劇《神奇醫生》50場熱演,廣州模式激活文旅新場景 - 天天要聞

粵味喜歌劇《神奇醫生》50場熱演,廣州模式激活文旅新場景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五一假期,國家藝術基金2025 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項目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廣州大劇院復演。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國家藝術基金的指導與支持下已經演出15場,該系列製作也迎來了第50場演出,標誌着本土打造的歌劇「廣州模式」正式成為文旅消費新引擎。新體驗:「廣東味道」吸引八方來客...
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5月5日升級亮相 - 天天要聞

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5月5日升級亮相

【來源:昆明信息港_資訊】昆明信息港訊 5月5日,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以全新面貌正式亮相。作為昆明市37年的老牌專業眼視光服務機構,此次升級旨在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眼視光服務,涵蓋環境優化、設備新增及服務流程優化,進一步夯實其在眼視光領域的
4個無意間的行為,正在加重你的脫髮!第3個很多人都中招了 - 天天要聞

4個無意間的行為,正在加重你的脫髮!第3個很多人都中招了

相信不少人都有脫髮的困擾,尤其是成年群體。脫髮的表現,可能是在梳頭時發現掉發增多,或是浴室的地漏邊堆積成團,又或者肩膀老是有清理不完的掉發……在遭遇脫髮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生活中的一些不經意的小習慣,可能正是悄悄加劇脫髮的「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