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合理飲食與運動有兩個要點,你做到了嗎?

2023年09月11日01:49:06 健康 1143

「管住嘴邁開腿」是控制糖尿病最基礎的措施,不少有糖尿病的人也確實在這兩方面去做了,但常有人收效甚微,有分析表明:這主要與飲食控制和運動鍛煉中沒有注重兩個要點有關。

糖尿病人合理飲食與運動有兩個要點,你做到了嗎? - 天天要聞

飲食要點

主食是血糖的主要來源,限量吃主食有助於控制血糖,盡人皆知,但與此同時一定要吃夠蛋白卻有不少人做不到。

要知道,優質蛋白不僅是機體能量的來源之一,也是確保機體抗病力的基礎,有利於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對有糖尿病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給出的建議是:一個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要確保有1克優質蛋白的攝入,每天吃哪些食物才能提供足量的蛋白呢?

  • 一兩魚嚇、一兩瘦肉、一袋奶、一個雞蛋、一兩豆製品

其中以動物性食物提供的蛋白更為優質,且不會對血糖有什麼影響,也就是說有糖尿病的人每天都應當吃點肉,那麼吃什麼肉?怎麼吃?

糖尿病人合理飲食與運動有兩個要點,你做到了嗎? - 天天要聞

肉類食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因其消化吸收慢耐飢餓,有助於減少主食量,對糖尿病的控制血糖是有益的。但由於肉類中含有的脂肪較多,對控制血脂會有不利影響,所以糖尿病人選擇肉類食物時要儘可能選低脂肪的肉,比如:

魚蝦、雞胸牛腱子肉等脂肪含量不足5%,是最佳選擇;脂肪含量10%的雞鴨鵝等禽肉可以少量吃一點;豬牛羊等脂肪含量超過了30%,則不建議食用。

此外,在肉食的製作方法上,最好採取清燉的方法,這樣可以將肉食中的脂肪溶解一部分出來,當然要做到只吃肉不喝湯。至於吃多少合適:《糖尿病防治指南》給出的建議是:每餐不超過2兩為宜。

運動要點

多做運動有助於控制血糖是毫無疑問的,如何運動才能讓獲益更大化,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研究證實:除了每天堅持比如快走、慢跑、游泳、做體操、跳廣場舞等有氧運動外,如果再加上一定量的肌肉運動,獲益將會更大更持久。

這是因為,人體的肌肉是消耗血糖最多的器官,即便在坐着躺着的休息狀態下也是如此。所以,日常注重肌肉鍛煉非常重要,常用的方法有:舉啞鈴、做俯卧撐、下蹲、使用握力器等等,每天做10分鐘即有效。

糖尿病人合理飲食與運動有兩個要點,你做到了嗎? - 天天要聞

研究還發現:這種運動在每天下午3點到5點進行,與人體中一種參與血糖調控的特殊蛋白積累量達到最高峰相吻合。同時,對減輕消除胰島素抵抗有積極的作用,而胰島素抵抗伴隨糖尿病的整個病程,是控制糖尿病的重中之重。而這樣的運動在家、在辦公室等地都可進行,只需要做到每天堅持即可。

這兩個合理飲食與運動的要點你做到了嗎?點個贊轉發告訴更多人吧,別忘了點擊關注天天聽健康,方便每天學習交流糖尿病防治知識。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護士節特輯|| 最美護士黃德蓮:急診線上的生命守護者 - 天天要聞

護士節特輯|| 最美護士黃德蓮:急診線上的生命守護者

在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濟寧醫院的急診科走廊里,總能看到護士長黃德蓮步履匆匆的身影。自1996年踏上護理崗位,她便紮根急診科臨床一線,29年如一日,用心呵護每一位急危重症患者,用實際行動詮釋着南丁格爾精神。
陽氣不足百病生!夏季這樣養陽,增強體質身體棒 - 天天要聞

陽氣不足百病生!夏季這樣養陽,增強體質身體棒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到:「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陰陽四時是萬物盛衰存亡的根本,陰陽調和則身體健康,陰陽不調則會出現各種疾病,因而人們應順應自然界四時變化,及時調整自身陰陽平衡。如今已是立夏節氣,雖然氣候意義上的夏天
張永昌:不放棄每一位患者 - 天天要聞

張永昌:不放棄每一位患者

他曾獲第二屆湖南省「最美醫生」稱號、2024年度「湖南省白求恩獎」。今年,他又因突出的業績和成就,被評為新時代青年先鋒,成為全國廣大青年的楷模。
血栓最怕這5類食物,告訴家人要多吃! - 天天要聞

血栓最怕這5類食物,告訴家人要多吃!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血栓是血液里凝固的小血塊,被認為是「沉默的殺手」,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這是因為血栓越長越大,會把血管堵死,下游部位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就會受影響。血栓上的血塊脫落,會形成栓子。如果血栓發生在大腦或心臟,會誘發腦梗、
每天吃1個和很少吃雞蛋,到底誰更健康?這個差別沒想到 - 天天要聞

每天吃1個和很少吃雞蛋,到底誰更健康?這個差別沒想到

關於雞蛋的爭議着實不少。愛吃雞蛋的人每天都會吃一兩個,但有人說雞蛋黃膽固醇含量高,吃多了會導致高膽固醇、高血脂,還有人說雞蛋吃多了會得膽結石等等。那麼,雞蛋會不會升高膽固醇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怎麼吃最健康? 雞蛋吃多了會導致高膽固醇、高血脂嗎?先說結論:正常健康人不用過於擔心雞蛋吃多了會導致高膽固醇。...
失眠警報:心悸焦慮到效率下滑的幕後真相 - 天天要聞

失眠警報:心悸焦慮到效率下滑的幕後真相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里,失眠已經不再是「偶爾幾夜睡不好」的小插曲,而是越來越多人的常態。長期睡眠不足不僅讓人第二天疲憊不堪,還會帶來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連鎖反應:心悸、出汗、手腳冰冷或發麻,情緒容易煩躁、焦慮,甚至沮喪;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