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鈉鹽是一種含鈉較少的鹽,它通常使用一定量的氯化鉀和硫酸鎂替代食鹽中的氯化鈉。近兩年來,低鈉鹽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但一段時間以來,有一種說法在網絡上流傳,聲稱臨床上高血鉀患者越來越多,主要是因為吃了低鈉鹽。因此,低鈉鹽曾經被稱為「送命鹽」。那麼,低鈉鹽到底是健康食品還是存在危險?
減少鈉的攝入量是有科學道理的建議。鈉離子與血壓之間的關係在醫學上非常明確。人體攝入過多的鈉會導致水分和鈉瀦留,血容量增加,同時血管變窄,血管阻力增加,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大量流行病學研究的結果也表明,過多的攝鹽與高血壓密切相關。將普通食鹽替換為低鈉鹽,即使攝入量不變,鈉離子的量仍然減少,對降低血壓肯定有好處。
但這並不意味着一定要將普通鹽替換為低鈉鹽。控制鈉的攝入量是降低血壓的關鍵,而不是鹽的種類。市面上的低鈉鹽中,氯化鈉的成分比例基本上仍佔75%至80%左右,僅僅替換種類而不減少攝入量的話,鈉離子的減少幅度非常有限。根據中國人目前的日均攝鹽量,鈉離子仍然遠超標。而且,鈉含量越低,口味就會越淡,如果不改變口味,還有可能增加攝入量。
不要「一刀切」使用低鈉鹽,過多或過少的鈉均不利於人體健康,因為鈉也是人體必需的元素,對維持血壓有重要作用。在臨床上經常遇到一些飲食中限制鈉攝入極嚴的患者,結果導致低鈉血症。如果是高血壓患者,根據醫生的建議使用低鈉鹽是可以的,但強烈不建議在家裡「一刀切」地全面使用低鈉鹽。這是因為低鈉鹽中的鉀元素也可能成為危險因素。
鉀離子是通過腎臟排出體外的,當腎功能受損時,人體無法順利排出體內的鉀離子,造成鉀離子在體內積聚,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血鉀升高。因此,家中有腎功能不全的老人應避免使用低鈉鹽。另外,兒童也是一類特別不適合使用低鈉鹽的人群。兒童的腎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對高鉀含量的處理能力較差,過高的鉀含量可能造成排出困難,導致腎臟損傷。因此,魏瓊主任醫師強調,家中存在腎功能不全的老人或有兒童的家庭,務必不要使用低鈉鹽。對於沒有高血壓的普通人群來說,也沒有必要使用低鈉鹽。與其考慮更換鹽的種類,不如實際降低攝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