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專家:生存期和生活質量的獲益是肺癌患者的第一訴求

2023年06月23日21:59:03 健康 1942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陳宇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肺癌是我國第一大癌種,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惡性腫瘤的「雙首」。近日,廣東省人民醫院首席專家、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教授吳一龍介紹,早期患者如果術後不接受輔助治療,有近一半的患者在5年內出現疾病複發或死亡,因此輔助治療對於提高肺癌患者長期生存率至關重要。

肺癌專家:生存期和生活質量的獲益是肺癌患者的第一訴求 - 天天要聞

吳一龍教授分享肺癌輔助治療成果數據。陳宇龍/攝

我國的肺癌患者中,80%患者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其中30%可進行手術。在這些患者里,30%有驅動基因EGFR靶點突變。自2005年第一款肺癌批准治療藥物吉非替尼進入中國至今,EGFR靶向藥物不斷「進階」,如今已形成「三代同堂」「八葯同市」局面。

吳一龍認為,對於肺癌早中期患者(IB-IIIA期)而言,最主要的治療手段通常是手術。不過,即使手術很成功,肉眼已看不到腫瘤,但身體某個角落可能依然還會藏匿着個別殘留癌細胞,導致一段時間後複發。

「生存期和生活質量的獲益往往是肺癌患者的第一訴求。」吳一龍表示,輔助化療是臨床上主要的治療選擇,但複發率依舊較高,且對腦轉移等遠處轉移的患者而言幾乎束手無策,而輔助靶向由於可以特異性地作用於腫瘤細胞的某些特定位點,可以高度選擇性的殺死腫瘤細胞。

吳一龍表示,早中期肺癌的規範治療理念建設不僅要關注術後輔助治療,也要重視肺癌的早篩早治。「多數肺癌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癥狀,出現類似胸悶、氣短、疼痛、咳血等癥狀,說明肺部腫瘤已經長到一定體積,壓迫到其他器官,往往已經是肺癌中晚期了。」他建議,40歲以上、長期吸煙、長期接觸煙灰或油煙、有慢性肺病或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尤其需重視肺癌的早期篩查。

近日,2023美國腫瘤學年會(ASCO)中,一項關乎肺癌早中期患者「治癒」可能性的研究數據公布。對於有條件進行手術的EGFR突變陽性肺癌患者,術後使用第三代藥物奧希替尼輔助治療3年,5年生存率可達88%,降低51%死亡風險。在該研究中,吳一龍是帶領全球200多個中心的三大主要研究者之一。

接下來,吳一龍團隊將繼續擴展相關研究的隨訪,直到有肺癌患者10年生存期結果。該團隊也會關注患者持續生存情況,其次特別著重收集複發或轉移的情況。

責任編輯:姜蕾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着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