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家醫院急診數量明顯回落,重症救治仍在繼續,專家提醒春節還要做好防護

2023年01月17日18:10:09 健康 6797

上海多家醫院急診數量明顯回落,重症救治仍在繼續,專家提醒春節還要做好防護 - 天天要聞

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後,新冠病毒感染一度迎來高峰。記者近日從滬上多家醫療機構獲悉:歷經感染高峰後,目前多家醫療機構急診數量已明顯走低,重症救治仍堅持不懈。

專家對此提醒:市民春節假期期間還要做好防護,注意適當飲食、規律生活,如家中有高齡患者,多留意病情變化,一旦有明顯不適癥狀,須立即就醫。

多家急診數量持續下降,跌幅約一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急診量已整體下降。醫務一處處長高衛益介紹,「從總院數據來看,最高峰可達1600餘人次,目前每天降至約700-800人次,和之前的常規就診量基本持平。同時,急救車轉送來的患者數也有減少,從最高峰的120餘輛量降低至五六十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本周以來,急診接診量較上周同期有所下降。1月16日東院區急診接診量為1224人次,其中120救護車接車數為77輛。

上海多家醫院急診數量明顯回落,重症救治仍在繼續,專家提醒春節還要做好防護 - 天天要聞

多家醫院急診數據明顯回落。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急診量最高峰可達日均1900餘人次,目前為1300餘人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急診最高峰達千餘人次,目前為500人次,救護車數從80-100輛回落至50輛。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急診目前300餘人次,比高峰時回落一半。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高峰時急診400-500人次,目前150人次,發熱門診百餘人次。

部分醫院拆除留觀病房,重症救治正迎拐點

高衛益說,目前瑞金醫院在院患者人數仍處在高位,包括留觀室、重症監護室等病區依舊全滿。其中送來的重症、危重症患者佔比約三分之一,80歲以上患者佔50%以上。「根據臨床救治情況,普通患者大約8至10天出院,但危重症時間較長。」高衛益還記得近日一次進入搶救室的場景,「當天最年輕的患者是85歲,而且幾乎全部都合併各類基礎疾病,插管患者多,救治的難度可想而知。」

仁濟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皋源介紹:以仁濟醫院為例,重症監護室(icu)病房的病床使用率從100%降至80%,每天轉入icu病房的重症患者數量有所下降,救治成功後轉入普通病房的患者數量正在增加,「我認為重症患者救治高峰正在迎來拐點,從總體情況看,重症患者數量正在減少。」

記者同時獲悉,皋源近日作為上海市重症專家組成員,參與多家二三級醫院的走訪巡視工作,「部分醫院搶救室已騰挪出了空床,一些留觀病房正在拆除,尤其是兒童留觀病房將率先拆除。」據了解,仁濟醫院從1月18日開始,也將拆除部分急診留觀病房。伴隨急診高峰過去,急診重症病人數量也在下降。

日常診療持續不停,確保節假日滿足需求

爭分奪秒救治新冠感染重症患者,皋源舉例:每天下午,仁濟醫院會針對重症患者組織各科室專家集中討論,「12月底(重症患者救治)最忙的一段時間,當天專家會診討論的病例數至少有六七個;最近一周,討論病例數明顯減少。」

救治新冠患者之時,滬上醫療機構日常診療持續不停。高衛益告訴記者,近一個月內,包括外科急診手術在內的外科手術達近300台,血液透析、孕產婦救治、腫瘤患者救治等也未有間斷。「以血液科為例,由於院內病區較多,我們將其中一個病區騰挪後專門收治陽性患者。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差、白細胞水平低,通過病區劃分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同時保證所有患者的日常救治。」

上海多家醫院急診數量明顯回落,重症救治仍在繼續,專家提醒春節還要做好防護 - 天天要聞

以瑞金醫院為例,醫護人員感染率已超過90%,經過休整,目前已陸續回歸崗位。考慮到發熱門診已趨於常態化,以及春節期間的門診開放情況,醫院繼續備有加強班,應對節日可能出現的急診就診人數上升。專家最後表示,「隨着新增患者的減少,以及目前在院患者的陸續出院康復,我們相信節後普通專科病房將陸續回歸,滿足更多市民的就診需求。」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 天天要聞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明日立夏,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標誌着夏季的正式開始。立夏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更承載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和養生智慧。古人通過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總結出一系列立夏時節的禁忌與習俗,以順應天時、調養身心。這些老傳統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 天天要聞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養老機構是老人們頤養天年的重要場所承載着無數家庭對長輩的牽掛與期望然而這裡人員密集老年人行為能力相對較弱一旦發生火災逃生困難極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01上海2025年2月10日,上海市虹口區保寧路上一家養護院起火。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趕赴處置,明火被撲滅,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02意大利當地時間2023年7月...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 天天要聞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陰陽調和湯】取帶根老薺菜3株(約200g),洗凈後與6枚草雞蛋、12顆去核紅棗、6片帶皮生薑同煮。水沸後輕敲蛋殼裂紋,轉小火燜煮10分鐘。特別注意:①保留根部藥效成分 ②不加調味品 ③經期暫停食用■ 四季活用技巧採摘開花結籽的老薺菜,晒乾
立夏時節濕熱起 護心顧脾養陽氣 - 天天要聞

立夏時節濕熱起 護心顧脾養陽氣

5月5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中醫專家提示,立夏後氣溫逐漸升高,降雨增多,濕熱之氣漸盛,此時養生防病應順應「春夏養陽」的原則,重在養護心脾、清熱祛濕、調和氣血。
39歲抗癌博主離世,親屬:一個月前確診,沒有想到病情發展這麼快 - 天天要聞

39歲抗癌博主離世,親屬:一個月前確診,沒有想到病情發展這麼快

當事人視頻作品截圖極目新聞記者 杜光然5月2日,四川閬中市一位39歲的抗癌博主離世,家屬在網上發佈了訃告,眾多網友留言送別。訃告中寫道,男子因胃癌晚期並廣泛轉移,長期與病魔抗爭。5月2日,因病情加重,突發心臟驟停,經醫生搶救20分鐘無效,最終不幸辭世,享年39歲。生命之驟逝令人扼腕,距他40歲生辰僅餘6日,命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