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失敗,主要有這3個原因,哪些人風險高

2022年12月22日22:01:08 健康 1170

人工髖關節置換是相對成熟的手術,據統計成功率在95%以上,雖然患者都希望100%,但還是有少數患者手術後出現了假體鬆動,脫位或者感染,手術後的頭兩年出現的鬆動,也不排除感染的可能,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有以下3個因素: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失敗,主要有這3個原因,哪些人風險高 - 天天要聞

患者的因素

有4類人風險較高。

50歲以下的男性患者失敗率較高,這類患者大多不是老年人的退行性骨關節炎,而是外傷或者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繼發的骨關節炎,很多人日常活動量較大,手術後恢復了運動或者繁重的體力勞動,容易出現假體無菌性鬆動。根據一項統計,50歲以下男性在置換後的18年內,假體存活率為80-85%,也就是15-20%出現了鬆動。

55歲以下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的女性患者是另一個高風險人群,15年內失敗率為25%。患者骨骼的生物活性改變和手術時出血量可能是假體鬆動的原因。雖然具體原因還不清楚,類風濕關節炎相對較複雜。

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容易引起感染,深部感染髮生在大約0.5-2%的全髖關節置換術中,佔了二次手術(翻修)的大約 7.5% ,感染多見於炎症性關節炎。例如銀屑病關節炎,服用皮質類固醇治療的患者、慢性腎功能衰竭糖尿病、高危手術患者、以及營養不良和體質衰弱的患者。

術後康復不當的患者容易引起脫位,脫位是指人工股骨頭脫出了關節窩,手術後頭幾個月風險最大,這個時候假體還沒有長牢,有些患者在動作上不注意,蹺二郎腿,高抬腿,睡覺姿勢不正確,蹲便,不慎跌倒,都可能造成脫位,年齡超過70歲,體質虛弱,多種合併症,韌帶鬆弛的女性患者脫位風險最高,脫位後一般先進行手法複位,或者麻醉緩解肌肉痙攣進行複位,還不行的話就要進行二次手術。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失敗,主要有這3個原因,哪些人風險高 - 天天要聞

假體的因素

首先是假體的設計,包括股骨頭和股骨柄的設計,它們之間的比例決定了外展時的活動角度。還有一個偏心距設計,對重建下肢長度和外展肌力臂非常重要,偏心距過大會導致軟組織張力高引起疼痛和大轉子滑囊炎,偏心距小又會影響步態,行走易疲勞。加速內襯磨損。還有一個問題是骨水泥的使用,雖然現在有些觀點認為骨水泥可能帶來鬆動,但對於65歲以上,骨量差,骨質疏鬆,有骨缺陷的患者,還是建議使用骨水泥固定。年輕患者可以考慮不用骨水泥。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失敗,主要有這3個原因,哪些人風險高 - 天天要聞

醫生的因素

目前人工髖關節的假體有多種,手術方案也是因人而異,選擇醫生其實比選擇假體更加重要,手術中安裝的位置,方向,角度,都會影響到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和存活率。醫生的經驗在其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人工髖關節置換是一種量身定做的手術,醫生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最恰當的手術方案,例如年輕的患者按理說更適合全陶瓷關節,它的使用壽命最長,但如果是重體力勞動者,身體發生勞損和碰撞的可能性大,就要考慮陶瓷關節的特性,雖然破碎的案例很少,但陶瓷畢竟沒有金屬堅固。

總而言之,做過越多台置換手術的醫生,脫位鬆動率和併發症的可能性越低,患者傷口小,出血少,恢復快,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也越長,手術成功率高。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婁底: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 天天要聞

婁底: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來源:紅網】 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通訊員 張思弦)近日,婁底市城市醫療集團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授牌儀式在市中心醫院舉行。市衛健委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市中心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第一人民醫院等9家醫療單位分管領導和相關醫技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市衛健委領導為婁底市城市醫療集團心電、影像(放射、超聲)、檢...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 天天要聞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為肝臟的問題,日子一下子變得特別難熬。你想啊,肝不好,精神萎靡,吃什麼都提不起勁兒,工作時總是心神不寧,手腳沒力氣。平時朋友聚會,也不敢喝一杯,生怕一不小心病情加重。身體折騰得夠嗆,心裏那股焦慮和無奈,真的說不出來。尤其是
焦慮與午睡有關?醫生再三提醒:情緒易波動的人,午睡別亂來 - 天天要聞

焦慮與午睡有關?醫生再三提醒:情緒易波動的人,午睡別亂來

很多人生活中都經歷過這樣一件事:明明按時吃藥、按時治療,焦慮的情緒卻還是揮之不去,整天心神不寧,影響工作和生活。特別是年紀大一些的人,身體和心理的各種小毛病接踵而來,原本想靠點葯和休息緩解,結果發現效果遠不如預期。很多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
一吃就腹瀉的人,是腸胃虛?醫生: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吃就腹瀉的人,是腸胃虛?醫生: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你是否也曾疑惑過,為什麼有些人一吃東西就拉肚子?難道真的是所謂的「腸胃虛弱」?其實未必,這種情況背後可能隱藏着更嚴重的問題,尤其需要留意以下4種疾病。一、吃東西總拉肚子,真的是腸胃虛嗎? 很多人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剛吃完東西沒多久,肚子就開
馬上入伏了,提醒抑鬱的老年人:天氣炎熱,4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聞

馬上入伏了,提醒抑鬱的老年人:天氣炎熱,4件事最好少做

馬上就要入伏了,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尤其是那些長期和抑鬱情緒鬥爭的人,日常生活和治療往往都充滿了挑戰。你會發現,很多抑鬱的老人不僅是心理上的痛苦,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影響了。說到底,心裏不舒服,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連以前喜
二甲雙胍天天吃,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 天天要聞

二甲雙胍天天吃,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提起來二甲雙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作為傳統降糖藥物,二甲雙胍可謂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線首選藥物,尤其適用於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上不僅可以單用,還可以與其他口服降糖藥物或者胰島素聯合治療。二甲雙胍天天服用,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便秘治療的核心突破 - 天天要聞

便秘治療的核心突破

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發現身邊的老年人有這樣的困擾: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結,排便費力。這其實就是便秘在作祟。據統計,老年人便秘的發生率較高,約為15%-20%,而在長期卧床的老年人中,這一比例更是高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