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也怕壓力大!眼壓超過這個數值可致盲

2022年12月08日22:41:04 健康 1086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人壓力倍增,很多人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三高人群」也是越來越多。

除耳熟能詳的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三高」之外,其實人體內還有一項常被忽視的健康指標——眼壓。過高的眼壓可能會引發致盲危機,值得我們引起重視!


什麼是高眼壓?


一般來說,正常眼壓的範圍是10-21mmHg,這是個統計值,代表大多數正常人的眼壓範圍,>24mmHg則為高眼壓。

眼睛也怕壓力大!眼壓超過這個數值可致盲 - 天天要聞


眼壓是微微波動的,波動主要取決於房水,房水不斷在眼內產生,具有維持眼內壓的功能,如果房水產量增加、排出通道阻塞,房水流不出去,眼壓就會升高。


眼壓持續升高會怎樣?


眼壓升高的最常見危害就是壓迫視神經,導致視神經萎縮視野缺損,進而誘發青光眼


眼睛也怕壓力大!眼壓超過這個數值可致盲 - 天天要聞


青光眼是目前世界排名頭號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視神經損傷的越多,視力下降就越嚴重。如果把人的眼睛比喻成燈泡的話,視神經就好比燈絲,燈絲斷了燈泡會滅,且難以恢復。


出現以下癥狀要警惕眼壓高:


1、偏頭痛、眼脹

當眼壓升高時,會刺激到三叉神經末梢,患者常感到有偏頭痛和眼睛脹痛。


2、噁心嘔吐

眼壓升高,會引起嘔吐神經興奮,進而感到噁心嘔吐。


3、視力減退

眼壓升高導致的視神經受損,很多在夜晚出現視力下降或霧視,一般第二天會消失。


4、虹視

眼壓升高,看燈光時可能出現彩環現象。


如何預防眼壓升高?


1 合理選擇運動

慢運動如慢跑、散步時,人體的血液會更多流向肌肉組織,減少流向眼內睫狀肌,使房水的分泌減少,眼壓便隨之降低。但深蹲、倒立等動作則可能適得其反。


2 積極治療原發病

對於高度近視、有青光眼家族史、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群體,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定期檢查眼壓。

眼睛也怕壓力大!眼壓超過這個數值可致盲 - 天天要聞


3 注意睡眠姿勢

趴着睡覺眼球容易受到壓迫,長時間這樣會造成眼壓過高,出現暫時性的視力模糊,使視力受到損害。


4 減少不良的生活習慣

例如在暗處停留時間過久、低頭、讀書時間過久、過度疲勞、暴飲暴食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越了解,越想分開?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越了解,越想分開?

大家好,歡迎來到 「簡單心理 Weekly」欄目 👏在本期 Weekly,你可以看到:▨信息量越大,好感度越低?▨說話打手勢,交流更高效。▨記不住路,可能是因為吃太多糖。▨焦慮或許是抑鬱的前兆。01 怎麼越了解,好感度越低?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抑鬱症,起始號不是裝的,其實是大腦在保護你 - 天天要聞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抑鬱症,起始號不是裝的,其實是大腦在保護你

說起抑鬱症,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情緒低落」、「病態悲觀」,甚至會懷疑患者是不是在「裝」。但當你身處其中,尤其是中老年朋友,才會發現:這些癥狀根本不是裝出來的,而是一場大腦深度自我保護的信號。在日常生活里,張阿姨已經幹了三十多年的會計工作,平時
有發現:筷子一換,胃癌幾率少一半,建議用2種筷子,自查更換 - 天天要聞

有發現:筷子一換,胃癌幾率少一半,建議用2種筷子,自查更換

王大爺今年剛滿六十,退休後最大的愛好是跟老伴一起下象棋,可自從兩年前偶爾胃痛開始,愛恨下棋的日子忽然間少了很多。痛醒的夜裡,他翻來覆去,第二天一早就得趕着去醫院複查,又是做胃鏡又是吃藥,胃口差到連半碗稀飯也下不去;下午和老戰友約棋,他總是擔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 天天要聞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近期,亞洲多個國家(地區)衛生部門通報,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升高,提醒居民注意防護。中國疾控中心發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以來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呈上升趨勢,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高於北方省份。中國香港等地已開始安排針對JN.1毒株的疫苗接種。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 天天要聞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楊夏2個多月前(2月20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次抽檢,讓一貫標榜「品質」的盒馬陷入了一次食品安全風波。近日,青島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銷售的來自「小町蛋業(山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町蛋業)的保潔無抗鮮雞蛋,在抽檢中發現農獸葯殘留超標,受到了廣泛關注。圖片來源:...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 天天要聞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點新聞報道】俄羅斯一名男子的後腦杓突然長出一個5英寸(約12cm)「惡魔角」的角質瘤,起初他不以為意,一直忍受頭痛,後來因為嚴重影響到生活,便前往醫院就診,將角質瘤移除。而負責手術的醫生坦言,這是他行醫25年來,第一次遇到如此罕見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