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睡」的這些習慣,都可誘發癌症?

2022年12月01日23:13:18 健康 1845

吃喝拉撒睡這些事,雖然看似普通,但未必都做得正確。比如下面這些不好的小習慣,隨着時間久了,身體也會慢慢被拖垮,還有可能患上癌症。

一、吃

1、吃得過咸高鹽飲食與胃癌的發生有着密切關係。重慶市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主任醫師孫浩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世衛組織規定的是,每人每天的鹽攝取量為6克,超過了這個量,食鹽中的高滲透液會破壞胃黏膜,長此以往,容易誘發胃癌。

2、常吃燒烤孫浩醫生表示,大家熟知的燒烤、油炸類食品也能誘發癌症。在臨床中,他們發現30歲到40歲的胃癌患者中,過半的人都愛吃燒烤或麻辣燙。尤其是有些地區的人們口味重,喜歡吃燒烤,但食物經過燒烤或煙熏後,容易產生如3-4苯並芘和環芳烴類物質,這些都是明確的致癌原。

3、吃肉過多吃肉過多,是腸癌的高危因素。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李孟鴻教授課題組經研究發現,腫瘤癌變過程的關鍵基因ILF3可以通過促進腫瘤細胞大量攝取周圍營養物質,從而惡性增殖。過多的營養物質攝入,特別是富含絲氨酸和蛋氨酸的食物將更有可能誘發癌症。尤其如今人們的飲食結構愈發高脂肪、高蛋白化,更易誘發癌變。

4、愛吃檳榔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原院長俞光岩2018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早在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把檳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除了檳榔本身的生物毒性,檳榔質地粗糙,咀嚼時會對口腔黏膜造成微小損傷和慢性刺激,長期、大量咀嚼則會引起慢性炎症,增加口腔癌風險。

5、發霉食物河南省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主任中醫師高啟龍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黃曲霉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1類致癌物,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致癌能力是二甲基亞硝胺的7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經常攝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風險。防範黃曲霉毒素,避免吃發霉的食物。一旦吃到苦味或哈喇味的堅果,一定要馬上吐掉並漱口。特別是花生、紅薯、甘蔗等,花生油同樣不宜長時間存放,一旦發霉就應立刻丟掉。

「吃喝拉睡」的這些習慣,都可誘發癌症? - 天天要聞

資料圖片。荊雪濤 攝

二、喝

1、飲酒

2021年科技部官網發佈了一篇名為《加拿大一項研究表明部分癌症和飲酒有關》的文章。文章援引的權威期刊《柳葉刀·腫瘤學》的一項研究證實:酒精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定義的1類致癌物,是全球癌症的主要原因,並且隨着酒精消費量的增加,癌症數量將進一步上升。文章稱,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表在《柳葉刀·腫瘤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2020年加拿大有7000例新癌症病例和較重的飲酒模式有關,其中包括24%的乳腺癌病例、20%的結腸癌病例、15%的直腸癌病例和13%的口腔癌和肝癌病例。

2、愛喝飲料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凌軼群2021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談到,研究顯示,每天飲用100毫升含糖飲料會使整體患癌概率提高18%。研究者對這些結果提出一些可能的解釋,包括含糖飲料中的糖對內臟脂肪、血糖水平和炎症標誌物的影響,這些都與癌症風險增加有關。長期高糖攝入會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造成內氧化應激、內分泌紊亂及免疫功能障礙,從而導致腫瘤的發生風險增加。在腫瘤已經發生後,癌細胞會以糖的無氧酵解為主要供能方式,所以不管是普通人,還是腫瘤患者,都應該控制添加糖的攝入。

3、喝熱茶、熱咖啡

早在2016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佈在《柳葉刀·腫瘤學》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並且在發表的致癌物評估報告中,非常熱(高於65℃)的飲品,被列為很有可能的(IIA類)致癌物。

三、拉

1、習慣憋尿忙着工作,忙着打牌,在外找不到衛生間……懶得上廁所,身體就會受影響。2019年,陝西省腫瘤醫院柴麗在健康時報撰文表示,習慣了憋尿,不但會損傷膀胱,增加尿頻尿失禁風險;降低膀胱黏膜抵抗力,易發尿路感染,甚至危害腎臟,刺激前列腺,誘發炎症等。有研究顯示,有憋尿習慣的人,患膀胱癌的可能性要更高。

2、經常憋便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段洪剛2020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科普中國」刊文表示,人們若經常憋大便,糞便會在腸內停留過久,因水分過度吸收而變得干硬,引起排便困難,引發便秘。大便憋久了,其中的有害物質可能會被腸道吸收,導致精神不振、頭暈乏力、食慾減退,甚至會增加腸道惡性病變的風險。

四、睡

1、晚睡熬夜有句話叫,「你熬得不是夜,熬得是命」。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歐陽學農2013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長期熬夜是腫瘤高發的一個誘因。因為熬夜會導致內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亂,使得細胞代謝異常,影響人體細胞正常分裂,導致細胞突變,提高患癌風險。

2、開燈睡覺2021年,一項來自《癌症》(Cancer)的研究表明,夜間燈光較為明亮,可增加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與暴露在夜間燈光最低的人群相比,暴露水平最高的人群增加了55%的甲狀腺癌風險,其甲狀腺癌類型以甲狀腺乳頭狀癌為主。在性別上,夜間燈光對女性的影響高於男性,可增加女性81%的患癌風險,增加男性29%的患癌風險。究其原因,研究者認為,是因為夜間燈光的暴露破壞了人體的生物鐘,從而增加了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

(健康時報)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全國推廣殘疾人自助互助康復服務 多地亮創新答卷 - 天天要聞

全國推廣殘疾人自助互助康復服務 多地亮創新答卷

今天(5月18日),是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近年來,全社會積極營造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氛圍和環境,2023年,中國殘聯印發方案,在全國推廣殘疾人自助互助康復服務,一起去看看各地探索實踐情況。01 陪伴脊髓損傷患者17年的「希望之家」在四川德陽綿竹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的學習室里,主治中醫師汪玲正在給「脊...
成都市肺癌專病中心正式掛牌投用 - 天天要聞

成都市肺癌專病中心正式掛牌投用

5月17日,成都市肺癌專病中心正式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掛牌。該專病中心依託綜合醫院的多學科優勢,打破學科壁壘,整合多學科技術力量為肺癌患者提供精準治療。去年,成都市衛健委便着手在成都市屬公立醫院中打造專病中心,肺癌專病中心便是其中之一。
網約車座椅張貼「差評者得癌症」,乘客不敢投訴平台就不處理? - 天天要聞

網約車座椅張貼「差評者得癌症」,乘客不敢投訴平台就不處理?

據媒體報道,近日,有網友發帖稱自己「五一」假期在杭州打網約車觀看演唱會時,網約車前排座椅靠背張貼了一張「差評者得癌症」的手寫紙條,讓自己的父母非常不舒服,「原本看演唱會心情都是很好的,完全被破壞掉了,也不敢投訴給差評。」據網友小萍介紹,「五一」假期她和媽媽一起前往杭州去看演唱會,當天18點半通過網約車...
這個動作堅持不到10秒,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快來自測 - 天天要聞

這個動作堅持不到10秒,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快來自測

閉上雙眼單腿站立你能站多久?如果你嘗試過單腿站立就會發現保持平衡並非易事與血壓、血脂、血糖等一樣,平衡力其實是衡量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甚至能反映長壽與否、大腦認知功能水平以及心腦血管系統的潛在問題。平衡力涉及本體感覺、大腦對外界的判斷,以及力量使用和自身調節,與衰老直接相關。此檢測不僅可用於評估衰老...
兒童感染新冠不必過度恐慌,主要對策:對症治療 - 天天要聞

兒童感染新冠不必過度恐慌,主要對策:對症治療

最近,出現一波新冠感染小高峰。2025年4月廣東省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報告發病數位居乙類傳染病首位。5月18日,專家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目前接診的感染新冠兒童以輕症為主,家長無須過度焦慮,一般都是對症治療。但在治療過程中
初夏,江蘇徐州人養生的特點 - 天天要聞

初夏,江蘇徐州人養生的特點

初夏時節,江蘇徐州這座歷史名城迎來了一年中最舒適的養生黃金期。作為南北氣候過渡帶上的重要城市,徐州人在這段時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養生智慧,既融合了傳統中醫理念,又結合了現代健康科學,形成了"動靜相宜、食補為先"的養生風格。清晨五點半,雲龍湖畔
新冠陽性率明顯上升,緊急提醒三類人要注意 - 天天要聞

新冠陽性率明顯上升,緊急提醒三類人要注意

近期全國多地新冠陽性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5月16日#新冠感染又抬頭#的話題登社交媒體熱搜榜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不少網友還曬出了自己的抗原檢測結果新冠陽性率攀升南方高於北方5月8日,中國疾控中心發佈2025年4月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可以清晰地看出當前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態勢。根據監測數據顯示,3月31日-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