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人活在這個世上難免會受到一些大病小災的折磨困擾,但是隨着醫學技術的不斷推進,對於一些慢性疾病也專門研發出了一些專業用藥來使這些慢性疾病得到穩定的治療,比如內分泌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慢性代謝疾病等。
在臨床上神經性組織疼痛、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慢性代謝性疾病的首推藥物,就是我們大家常說的阿司匹林,這款藥物以水楊酸為主要藥理成分,主要能夠帶來活血化瘀、解熱鎮痛、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方面的問題。
一直到現如今為止,阿司匹林藥物學應用意識能夠達到125年,由原本的解熱鎮痛逐步轉化成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治療。
隨着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這種藥物也可以應用於血栓以及老年痴呆等方面的防治層面。
阿司匹林一般有什麼作用?
解熱鎮痛
若是身體出現了一些炎症,比如關節痛、頭痛、發熱等,都可以服用阿司匹林來達到解熱鎮痛的作用;
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對於冠心病、動脈硬化患者而言,可以服用阿司匹林來減少血栓形成;
抗風濕作用
阿司匹林能夠帶來良好的抗風濕以及抗炎效果,如果有急性風濕熱或者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大家都可以利用阿司匹林來改善。
一天一片阿司匹林,身體能承受的住嗎?不隱瞞,聽聽醫生的實話
如果是心腦血管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便會容易帶來一系列的併發症問題出現,而這些併發症和心腦血管疾病本身都會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
血管是身體里最廣泛的一種通道,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血管的彈性會逐漸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也會逐漸變高,而這種問題會導致血管出現堵塞現象。
並且會危及個人生命,而且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血管現象,除此之外,心臟和大腦等器官都會出現相應的損傷。
阿司匹林作為臨床上最常用的一種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可以有效的防止血小板堵塞,能夠帶來預防血栓形成的效果,還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風險。
然而雖然阿司匹林能夠幫助保護血管,但是同樣也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而每一個人對藥物的耐受程度也是不一樣的。
對於一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長時間服用同一種藥物,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或者是某一個器官,會出現被排斥的情況,而有一些患者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所以對於某一些中老年人而言,服用阿司匹林期間也要重視起來重視身體出現了耐藥性,此時原本的作用會有所喪失,也會容易加重病情。
所以在我們大家的日常生活里,一定要聽從醫生的醫囑和建議,合理的去服用藥物。
若是長期服用同一款藥物,也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去醫院進行相關的複查,根據醫生的幫助進行合理的改善,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避免給身體健康帶來損傷。
阿司匹林的適用人群和慎用人群,要分清
正確情況下,阿司匹林只是適合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千萬不能夠任性的胡亂服用,而阿司匹林也並非是保護心腦血管的預防用藥。
對於阿司匹林的適用人群和慎用人群以下這兩個圖片就能夠得到表達,建議大家一定要仔細對比,看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服用。
警惕:阿司匹林有4大副作用
血液系統的毒性
阿司匹林這款藥物對血液系統有着一定的影響,主要會導致人們的出血時間有所延長,還會容易帶來貧血、中性粒細胞缺失、血小板減少等問題,會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牙齦出血、鼻出血、全身紫癜等問題。
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屬於是阿司匹林,非常常見的一種副作用,會表現為過敏性鼻炎、皮疹、蕁麻疹、粘膜充血、滲出性多形紅斑等,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容易帶來過敏性休克。
肝損害
少數人在服用大劑量的阿司匹林以後,會出現一定的肝損傷問題,具體表現為黃疸、肌肉酸痛、轉氨酶升高、肝細胞壞死等。
胃腸道反應
阿司匹林直接口服的話會直接刺激胃黏膜,所以會容易帶來胃腸道反應,比如厭食、噁心、上腹部不適、消化不良等方面的問題。
阿司匹林可以減少用量或停葯嗎?
許多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都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但是他們同時又特別擔心藥物有副作用以及對於藥物的依賴,所以很多患者會考慮停止用藥。
其實雖然阿司匹林有着一定的副作用,但是這些副作用的風險還是比較低的狀態,總體來講停葯所帶來的風險會比服用阿司匹林的風險更大。
所以對於那些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不建議大家隨便的停止服藥。
若實在想要調整用藥方案,最好去醫院諮詢主治醫生,根據個人目前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
為了減輕副作用,阿司匹林每天該吃多少?
若是用於預防心血管疾病,阿司匹林最低有效劑量是每天服用75毫克;
如果是用於預防缺血性腦卒中,阿司匹林最低有效劑量是每天服用50毫克。
有相關研究表明每日服用75~150毫克的阿司匹林,才能夠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防止血栓形成,所以大家平時不能夠隨意停葯或者是減葯。
結語:不知道大家對阿司匹林的使用以及預防副作用的措施有其他的想法和看點嗎?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