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句話,說到非常對!任何時候,任何人,只要他正氣充足,疾病就不會找上門來。即便患了病,也容易康復。相反,正氣不足,病就會找你,讓你無處躲,無處藏。
為什麼年紀大就容易氣血虛弱,表衛不固呢?氣血源於哪裡?源於脾胃。脾胃不足,則痰濕內生。在這麼多中風患者裏面,有很大一部分人平素愛感冒、舌體胖大,苔白膩,脈滑,咳嗽痰多。我們要知道,關鍵在於益氣固表、祛風化痰。也就是說,患者有什麼體質偏頗,我們就要實事求是地從哪裡入手,去恢復他們的正氣。
醫案:關先生,61歲。
病史:大概在一年前,也不知道怎麼弄的,忽然就中風了。關先生肢體感覺到不靈敏,口齒不清。而且還容易感冒,稍有一點點惡寒。流清鼻涕,而且多痰。
刻診:見患者脈象滑,舌苔薄白,舌質胖淡。舌體淡胖。這也是氣虛,不能養舌的表現。脈滑,多痰,這就是痰濕的表現。
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後,便給開了一張方子。但見——
處方:生黃芪、党參、蒼朮、地龍各、紫蘇梗、陳皮、桔梗、天麻、法半夏、石菖蒲、防風。
首先我們來看患者為啥愛感冒啊?因為他的體表衛氣不足,無法履行衛外的職能,所以就容易被風寒之邪所傷,總感冒。感冒以後,自然就惡寒、流鼻涕。這一層衛氣,就是一身之氣的表現形式。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體內有痰濕。痰濕,作為陰邪,正在傷害他的正氣。
關先生一個是氣虛,一個是內有痰濕,阻遏氣機。就形成了風痰之邪。痰濁被風邪引動,於是就把人的經絡給堵住了。風痰阻絡,就這麼形成了。風痰阻絡的結果是啥?就是中風、偏癱、肢體不靈,語言艱澀。
方解:其中,黃芪和党參,用於健脾益氣。防風,用於驅散基表風邪。蘇梗、陳皮、桔梗、半夏、石菖蒲和蒼朮,用於健脾、化濕、理氣、消痰。以地龍、天麻、全蠍來祛風通絡。
關先生回家調理了一段時間以後,言語明顯轉清,惡寒和流鼻涕的現象消失了。接下來,不更方讓其再堅持調理一個月之後,患者諸症悉平,語言通暢,肢體靈活,完全看不出曾經患過中風。患者的正氣得以恢復,被風痰阻遏的經絡得以暢通,病情就會好轉了。
最後,這就是以參蘇飲加減,治療中風後遺症,證屬氣虛表疏、風痰阻絡的例子。最關鍵的是,年紀大的人,如果覺得自己咳嗽痰多、苔膩,容易感冒、氣短乏力,胸脘脹滿,那就當心中風的發生。隨着你正氣的日益不足,風痰阻絡的狀態就日益容易發生。我們要對這種狀態,加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