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有好中醫?怎樣才能找到好中醫?

2022年10月12日09:33:18 健康 1020

作者,編輯:郭 娟

指導,審校:董昌盛


哪裡有好中醫?怎樣才能找到好中醫? - 天天要聞

哪裡有好中醫?

怎樣才能找到好中醫?

這是困惑非常多人的一個問題。


的確,好的中醫是一種稀缺資源,不僅現代如此,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這和中醫的知識體系以及中醫看待疾病、治療疾病的方式有關。基礎知識是一視同仁,但越往高處走就對個人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你不斷學習積累、需要你靈活運用、需要你融會貫通、還需要你能有比福爾摩斯還要明銳的洞察力去發掘疾病的根本。這要求醫者不僅僅需要有後天的不懈努力更需要有先天的資質天份。大浪淘沙,自然所剩無幾。


對於醫者,需要去洞悉疾病的根源;

對於患者,需要獨具慧眼找到好的中醫師。

我們要怎麼做?

我們又能做什麼?


我認為找到一位好中醫由三個因素決定

一、具備一定的中醫基礎常識

二、不懈地努力

三、緣份


一和二都是我們可以去做,也能夠去做的。


需要具備哪些基礎常識知識?


1、信任

選擇一位中醫治療,請不要輕易下決定。請先對其做好足夠充分的了解並對於治療中可能出現的好的、不好的可能性都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後再做選擇。一旦選擇了以後,請充分信任自己的主治醫生。

在治療過程中,不把自己主治醫生的治療去諮詢其他的醫生。每位醫生所擅長的領域不同,即便在同一個領域各自思考問題的角度也可能有差異。很多時候就是沒有標準答案,去問其他醫生是不可取、也不明智的做法,有疑問請去問自己的主治醫生。

請給到自己主治醫生足夠的治療時間。的確,對於有的疾病、有的患者好的醫生確實能做到針下病好、藥到病除,有的醫生不用針、不用藥、不用灸、不用砭,用雙手,用功法就能迅速治癒疾病。有人說辨證得當,1付葯也能治好病。我想說,好的醫生半付葯都能治好病。但是,不是每個人的體質都一樣,不是每個人的病情都一樣呀!不要死守着「三付葯就能治好」的金科玉律來評判所有的治療。因為,到底有沒有起色,其實這也是非常考驗你的觀察和判斷能力。要知道,對於有的病情,你自己可能看來沒有什麼變化或者和原來的癥狀又一樣了,實際上在你沒觀察到的地方已經在悄悄發生着變化。那要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請相信給你的主治醫生,給到足夠的治療時間。當量變積累到質變的時候,正確的治療會出現你能看到的身體變化。

充分的信任、充分的配合對於治療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請牢牢記住這一點!如果不夠信任,請不要選擇。


2、時間

慢性病請至少給到你的主治醫生3個月的時間來做身體調理。只要有變化就是好事,不論是好的變化還是不好的變化。對於急症可能不需要那麼久,但是對於有些病症,特別是比較難治的病症必須要持續足夠的時間才行。一定要打消一蹴而就的急切心理,把心態放平和,再平和才有利於治療。3個月後如果沒有任何變化(包括好的和不好的),請更換醫生。重新選擇,在選擇後也同樣請完全信任下一位醫生。

3、排病反應

中醫治療中必須了解的常識。什麼是排病反應?病人在調整過程中,到了某個階段,病人早期的、潛在的、深層次的病灶反而會顯現出來,有可能反而更加嚴重。這就是前面說到的不好的變化。如果遇見了這種情況,恭喜您!曙光就在前方。「若葯弗暝暄,厥疾不瘳。」——《尚書》意思說:如果治療後沒有排病反應,病是不會好的。因藥力或者治療刺激在體內震蕩,會引起反應,如無此反應是藥力/治療力度不夠,身體是不會完全恢復的。很多人不了解排病反應,會很驚詫、害怕,自己以為病情加重了,治壞了,不去問主治醫生就自行停葯/停止治療,白白錯過了最佳的調理治癒機會。遇見這種情況,如果自己心裏不踏實,請去諮詢您的主治醫生。是不是所有的病情加重都是排病反應?當然不是。這需要醫生去做專業的判斷,不要自己去做判斷,請諮詢自己的主治醫生!

排病反應會持續多久?因人而異。有的很短,有的很長。長和短其實都是相對的,沒有意義。關鍵在於這是個好現象呀!把病排得更徹底不是對身體更好?誰願意把這「玩意兒」當寶貝儲藏在體內?等到來年春花爛漫時,風吹草低見牛羊?只是有一條需要提醒和建議的:保持平和心態面對,絕對有益無害!

曾經有位同胞大便排病排了40天後才告訴我,相當心平氣和、氣定神閑。這就是心中有數,心裏不慌呀!


需要做到哪些不懈的努力


1、治療中的不懈努力

除了前面提到必須給予每一位醫生的前3個月時間外,特別是對於疑難病症需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當你確認自己找到了一個有療效的好中醫時,剩下的就是堅持。堅持就有希望,信念內省不疚。治療疾病,除了要找到一個好醫生外,自己的不懈努力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你自己!很重要哦。


2、尋找醫生的不懈努力

如果很不幸運,經過3個月的努力,您的中醫治療沒有任何的變化(包含好的和不好的),請不要氣餒,重新起航,繼續尋找好的中醫。


「天下無不治之症,言不知者不得其法也。」這位醫生治不好,其他醫生未必治不好;這位醫生今天治不好,不代表明天治不好。


願天下無災,

願人人康健,

就算不能實現,

望此文能幫大家尋得有緣,

有醫者隨行、幫扶與相伴。

哪裡有好中醫?怎樣才能找到好中醫? - 天天要聞

醫瘤中醫董昌盛: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中醫內科學、中醫腫瘤學研究生導師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上海市健康科普高級講師

提倡中醫綜合療法

經方為主身心靈同調

擅長腫瘤及各科雜病

弘揚中醫藥傳統精粹

傳播正能量古今智慧

趕快點贊收藏轉發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 天天要聞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問華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療高血壓,但最近常去的藥店斷貨了,店員推薦他用厄貝沙坦替代,說是兩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華子告訴他,不建議兩者混用。雖然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都....
今年小滿是凶日,5月21日小滿,提醒中老年人:牢記這4大禁忌 - 天天要聞

今年小滿是凶日,5月21日小滿,提醒中老年人:牢記這4大禁忌

您發現了嗎?今年立夏後的天氣像坐過山車——清晨薄霧未散,午間驕陽似火,傍晚又飄起細雨。這種忽冷忽熱、濕氣瀰漫的初夏,正是身體最"遭罪"的時候。而即將到來的5月21日小滿節氣,更像一扇隱形的健康門:推得對,安然度夏;推得錯,可能給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臟的「減速器」?醫生忠告:這4種花生,建議多吃 - 天天要聞

花生是心臟的「減速器」?醫生忠告:這4種花生,建議多吃

花生一直是爭議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說它油脂高、熱量大,吃多了發胖、不消化,還對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說它是長壽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這種說法各有一套邏輯,沒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內科醫生開始重新關注花生的作用,特別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調節、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很多人擔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實不是「突然形成」的。它從不是一塊血塊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內皮細胞長期受損、局部炎症慢慢積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幾種機制交織在一起,最終才出問題。而傷害這一整套系統的,不是劇烈運動,不是情緒波動,而
中日友好醫院肖某確在患者麻醉時中斷手術離場!處罰結果公布 - 天天要聞

中日友好醫院肖某確在患者麻醉時中斷手術離場!處罰結果公布

近日,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肖某被其妻子舉報違反生活紀律、醫德醫風等問題,引發社會關注。5月15日,南都記者從國家衛健委獲悉,事發後,國家衛生健康委迅速成立調查組,派出工作組進駐涉事單位,會同有關方面,對肖某執業行為、醫德醫風等進行徹查,現將調查處置進展情況進行通報。肖某(左)。據通報,肖某,男,1986年10...
凌博士亮相29屆CBE上海美博會 全分子量玻尿酸技術引領國貨抗衰新浪潮 - 天天要聞

凌博士亮相29屆CBE上海美博會 全分子量玻尿酸技術引領國貨抗衰新浪潮

2025年5月12日,第29屆中國美容博覽會(CBE)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啟幕。作為全球美妝行業的年度盛會,本屆展會匯聚了來自4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3200餘家展商,展出超過7萬款美妝新品與科技成果。在這場國際化的美妝盛宴中,中國科學家品牌凌博士攜其核心科技「全分子量玻尿酸」技術驚艷亮相,以創新實力詮釋國貨護膚從「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