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不看體檢報告,我的身體就沒問題」,看似是一句玩笑話,但也反映了大多數人對於體檢的態度。高血壓、糖尿病、結節、腫塊……當代人,通過體檢發現了太多問題。
但也不要「談體檢報告色變」,其實,報告中有幾種常見異常,根本不必擔心。
1. 乳腺增生≠乳腺癌,大多為良性
乳腺增生,大部分屬於良性,不會癌變,不必太擔心。
青春期女性中,月經前可能會出現乳房脹痛、肩背痛,月經後乳房疼痛逐漸自行緩解,僅能觸到乳腺有些增厚,這些是生理性改變,不需要治療。
但是也有少數女性存在惡變可能,因此要定期複查,建議每3~6個月檢查一次。(騰訊醫典)
那種情況需要特別注意呢?
如果乳房有腫塊,摸起來活動性差、堅硬且推不動;邊界不清與周圍組織黏連。而且隨着腫塊長大後,腫塊部分出現凹陷;腋窩部位的淋巴結腫大等,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2.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大多為良性
甲狀腺結節,就是長在喉嚨部位的腫塊。患者在吃飯喝水時,腫塊會隨着吞咽動作上下移動,大多數時候沒有什麼癥狀,不影響甲狀腺功能。一般1厘米以下的甲狀腺結節,不會變成甲狀腺癌[1]。
但是,甲狀腺結節因為自行治癒的可能性較低,也有人會出現咽喉疼痛不舒適的癥狀,存在惡化的可能(在5%,甚至1%以下)。
這些需要大家重視起來,根據醫生建議定期3個月、6個月或者一年到醫院檢查,如果是良性結節可接受藥物治療,如果是惡性,需要手術切除。
3.心臟偶爾刺痛≠心臟病
心臟偶爾刺痛一下幾秒鐘就消失了,通常不是心臟疾病引起的,很可能是胸部的肌肉、神經、或皮膚出現不適。
如果是年輕人,而且身體一向很健康,偶爾出現「一過性」刺痛,可能是可能與過度勞累、熬夜、劇烈運動、生氣憤怒,精神緊張、受驚嚇等有關,需要放鬆心情養成良好作息習慣。
如果患者年紀偏大,身體還有其他基礎病,反覆出現心臟偶爾刺痛,建議到醫院查明原因。
4.竇性心律不齊不是病
竇性心律不齊就是指心跳的節律不完全相同,比如緊張、驚嚇、熬夜、過度勞累等因素,就可能影響到心跳節律,屬於正常現象,沒有必要治療。
5.發現息肉,及時複查
體檢中發現息肉,比如腸、胃部的息肉、子宮卵巢內的息肉、膽囊息肉等大家一定會擔心,因為息肉有惡變的可能性,雖然癌變可能很小但也不能放任不管。
大家要根據醫囑進行複查,或者根據息肉生長的位置和大小,來判斷是否要切除。
注意:腸子里的息肉,醫生一般會建議及時切除,因為很難準確判斷性質,留着都是禍患。
6.血小板數值,不可忽視
血常規檢查中,都有一個血小板數值,這項檢查很重要,因為血小板的升高與降低都不是好事情,可能預示某種疾病。
血小板數值偏低,可能存在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癥狀。
血小板數值偏高,可能存在骨髓增生性疾病 。
總之,你若發現這些血常規中某些數值偏低偏高,要及時問問醫生,根據他們的建議去做一些檢查。
7.這些數值高,注意飲食
總膽固醇、甘油三脂增高、尿酸增高、血壓高等都要根據醫囑注意飲食,戒煙戒酒,並且定期複查。
如果是有輕中度的脂肪肝(肝內脂肪蓄積太多),也要注意飲食及時減小體重和腰圍,定期複查。
體檢報告中,有價值的信息很多,如果該注意的地方,不去注意,那每年體檢豈不是白搭了。
此外有些疾病也不是普通體檢項目能查出來的,若是感覺身體那個地方不舒服,可以特別添加一項或某幾項檢查,以免年年體檢,卻漏過了大病。
參考文獻:
[1]劉超, 唐偉. 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的病因學和流行病學[J].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2007, 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