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行動:市北宣(73)】10大癥狀需警惕阿爾茨海默病

2022年10月10日19:06:44 健康 1309
【健康中國行動:市北宣(73)】10大癥狀需警惕阿爾茨海默病 - 天天要聞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9月20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通報,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佔總人口的18.9%;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億以上,佔總人口的14.2%。

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約有1500萬痴呆患者,其中1000萬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阿爾茨海默病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關注阿爾茨海默病對每個人都有意義。

中秋假期上映的電影《媽媽!》用一對母女前後的對比,聚焦生老病死的題材及阿爾茨海默病人群,講述着深沉的母愛,85歲媽媽照顧65歲患病女兒的家庭親情故事令人動容。

【健康中國行動:市北宣(73)】10大癥狀需警惕阿爾茨海默病 - 天天要聞

女兒發病前,母親是一位喜歡站在高處、深夜裝暈躺在地上嚇唬女兒的老頑童。

女兒發病後,母親一改之前的恣意,開始主動鍛煉身體,主動選擇健康的飲食,哄着女兒吃飯吃藥,推着輪椅帶女兒去散心………

相信看完《媽媽!》這部電影的人,在被相依為命母女倆的故事打動的同時,也會有對於阿爾茨海默病的各種疑問。

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是什麼?早期有哪些癥狀?有沒有預防的方法?

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有哪些徵兆?

老戲骨吳彥姝在影片中飾演的是85歲的母親,奚美娟則演了65歲的女兒。

兩人共同生活,是一個生活條件相對優渥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女兒的患病來得令人猝不及防,但又有一些先兆。

從病情浮現到不斷加重,每次的患病表現都有變化,或出現幻覺狂燥,或失憶失控,或有暴力傾向,伴隨而來的還有不少身體變化,比如尿失禁等。

張璐在工作中接診了不少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這些患者表現的徵兆不太一樣,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記憶力逐漸減退,尤其是很快忘掉剛剛發生的事情。有的人和別人交談後不能記住姓名,甚至連交談這件事本身也忘了。

難以勝任日常家務、熟悉的工作。比如不知道穿衣服的順序;做菜的方式;司機經常走錯路;銀行職員數不清鈔票;廚師不知道如何炒菜等。

語言表達困難。忘記簡單的詞語,說的話或寫出的句子讓人無法理解。經常會「詞不達意」,甚至以「替代」方式說明簡單的詞彙,比如以「用來寫字的東西」代替「筆」等。

時間、地點和人物定向障礙。有時候會搞不清年月日、白天或晚上,在自家周圍都會感覺陌生;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也會迷路;不知道怎樣回家。

判斷力差。穿衣和季節不符,烈日下穿厚衣,寒冬卻只披薄衫;借錢給陌生人、胡亂反覆買東西等。

理解力和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不能按時支付各種賬單;跟不上他人交談思路;看不懂報紙;聽不懂別人說話等。

將東西放錯地方。如將熨斗放入冰箱,把水果放在衣櫃里,把襪子放在餐桌上。

情緒表現不穩及行為異常、性格改變。情緒變化快,喜怒無常,變得多疑、抑鬱、恐懼,甚至產生幻覺、妄想,覺得有人要加害自己等。

理解視覺和空間信息有困難。如無法識別紅綠燈。

喪失做事的興趣及主動性,變得不愛社交,對原來的愛好失去興趣,從而退出社交活動。終日消磨時日。

醫生紹稱,阿爾茨海默病有着特徵性的病理改變,患者的腦組織內會出現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又名老年斑)和神經原纖維的纏結,從而導致突觸和神經元的減少,此外還會伴有腦萎縮

這種病往往起病隱匿、發病緩慢,在患者本人和親朋留意到癥狀之前,這些病變可能已持續了多年,一旦出現癥狀,可能在幾年內迅速惡化。

阿爾茨海默病病因至今仍不明確,研究表明,年齡(特別是65歲以上)、陽性家族史(家族成員中有親屬患病)、慢性病史(高血壓2型糖尿病高膽固醇、帕金森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抽煙、喝酒、缺乏運動和人際交往等)、低教育水平、既往外傷史等因素都有可能增加患病概率。

目前,臨床已開展了早期診斷阿爾茨海默病的檢測項目,比如影像學的磁共振、腦功能成像、PET-CT及腦脊液檢測可以對阿爾茨海默病進行早期篩查和臨床確診。

中老年朋友如何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根據2021年北京大學發表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英文)》的一篇研究認為,中國男性的預期壽命將從2020年的74.9歲增至2050年的81.85歲,中國女性的預期壽命更是從2020年80.65歲增至2050年的88.13歲。

預期壽命的延長當然是好事,但年齡越大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就越高。

在中國主要疾病死因排行榜上,阿爾茨海默病從1990年的第10位躥至2019年的第5位。

醫生表示,研究顯示,我國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患病率、死亡率略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且在女性中的相關數據高於男性,其中我國女性患病率(1188.9/10萬)、死亡率(30.8/10萬)分別高於男性的患病率(669.3/10萬)、死亡率(14.6/10萬)。

醫生表示,對於許多人來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減少糖油鹽和煙酒的攝入、多運動多動腦可以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重視五少

(糖、鹽、油、煙、酒)

她提到,人若在青中年時期經常攝入大量的糖、鹽、油,到老年後就易患阿爾茨海默病。

有科學研究證實,經常飲酒的人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幾率要比從不飲酒的人高5-10倍,且吸煙會引起腦供血不足,使腦細胞發生萎縮。

因此平時應以清淡的食物為主,少飲或不飲烈性酒,積極戒煙。

飲食兩多

乙酰膽鹼、不飽合脂肪酸)

醫生說,乙酰膽鹼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乙酰膽鹼的缺乏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議大家平時多吃一些富含膽鹼的食物,如豆製品、蛋類、花生、核桃、肉類、燕麥、小米等。

此外,可適當補充一些不飽合脂肪酸,比如堅果、魚類等。

生活三勤

(腦、腿、手)

人的思維功能是「用進廢退」的,大腦接收的信息越多,腦細胞就越發達,增加大腦的認知儲備。

醫生提醒老年人要勤動腦,經常進行一些腦力活動如看書、下棋等,避免看電視等不動腦方式。

積极參加體育活動會使人的血液循環加快,增加腦血流量,從而給腦細胞提供更多的養分和氧氣

人們常說「心靈手巧「,反過來手巧也能心靈,張璐說,經常活動手指可以給腦細胞直接的刺激,老年人可通過打算盤、在手中轉動健身球、練習雙手空抓、練書法、彈奏樂器等方式來運動手指。

早識別早干預是正確選擇

在電影《媽媽!》中,母女倆的生活因阿爾茨海默病被迫進入了混亂模式,但好在年邁的母親快速切換模式,付出了頑強的生命力去照顧女兒:

母親給女兒喂飯,母親推着坐在輪椅上的女兒,當女兒急着上廁所而打不開門時,母親敲碎玻璃跳窗開門……

失語、失認到失用,這一系列令人笑中帶淚的場景對於很多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家人來說可能都是將要面臨或正在面臨的困境。

【健康中國行動:市北宣(73)】10大癥狀需警惕阿爾茨海默病 - 天天要聞

從忘記人名、放錯熟悉的東西,到個人生活能力受損(肌肉變僵硬,反射異常,吞咽功能、膀胱功能和腸道功能逐漸出現失控,偶爾出現被噎住和尿褲子的情況),晚期個人衣食住行各方面都需要完全地由他人照顧。

性格和脾氣發生較大變化,家屬和親人們照顧喜怒無常的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時備受挑戰。

患者的痛苦自不必多說,照顧這些人的家庭也在承受着一般人難以想像的壓力。

雖然阿爾茨海默病不可逆轉,但能夠早期識別、積極干預才是正確的選擇。

醫生指出,對中老年人來說,偶爾出現的記憶差錯,比如忘記人名、忘記鑰匙和卡放在哪裡並不可怕,但如果經常出現——記不住最近看過的材料和雜誌,記不住買完東西有沒有給過錢,腦子裡很難找到合適的詞語和句子來描述自己的想法,很難清晰完整地描述某件事情,甚至出現忘了怎麼穿衣服,忘了廚房用具怎麼使用……

就要高度警惕,及時就醫,早期診斷早期干預,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目前河南省醫療界對認知障礙領域的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視,在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治方面有不少醫院建立了相關的診療中心,對患者進行全程管理、評估、藥物治療、康復訓練指導及定期隨訪。

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目前已納入鄭州市級醫保及省級醫保,其他地級市也可能陸續納入醫保範圍。

針對該病治療的藥物,以前基本都靠進口葯,老百姓的負擔較重,不過隨着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和國家藥物集採的實施,籠罩在阿爾茨海默病家庭頭上的愁雲出現消散——很多可替代進口的國產藥物進行了大幅度的價格調整,極大地減輕了患者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如果所有人都能了解阿爾茨海默病,知道如何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等,適當運動、認知訓練以及干預血管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就可能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這也是我們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醫生說。

內容來源:大河健康網

圖文編輯:市北區衛生健康局政策法規科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信息。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市北區衛生健康局

市北區衛生健康局

我們將與您分享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進展與成果,將新聞熱點、綜合查詢、保健防病的科學知識送到您的身邊。希望大家能從中汲取健康知識,創造屬於自己的陽光生活。

【健康中國行動:市北宣(73)】10大癥狀需警惕阿爾茨海默病 - 天天要聞

市北衛生健康

微信號 :sbwsjs

新浪微博:@市北衛生健康

我知道你在看喲

【健康中國行動:市北宣(73)】10大癥狀需警惕阿爾茨海默病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早上能吃香蕉嗎?一文說清真相與講究 - 天天要聞

早上能吃香蕉嗎?一文說清真相與講究

清晨第一縷陽光灑進房間,飢腸轆轆的你打開冰箱,目光落在一串金黃的香蕉上,腦海里突然冒出一個疑問:「早上可以吃香蕉嗎?」有人說香蕉是早餐的絕佳選擇,有人卻認為早上空腹吃香蕉不健康。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藏着不少學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深入探
全國中醫藥創業者的家——高久恆說藥材產業服務平台 - 天天要聞

全國中醫藥創業者的家——高久恆說藥材產業服務平台

高久恆說藥材中醫藥產業服務平台--致力於打造全國最大的中醫藥行業創業(奮鬥者)平台「高久恆說藥材」中醫藥產業服務平台(聯盟),成立於2019年4月,由安徽佰惠堂葯業有限公司、亳州市順森葯業有限公司、亳州廣恆中醫有限公司等多個行業企業發起成立
「肺幾乎消失」是氣胸的典型影像學表現!高發於這些人群 - 天天要聞

「肺幾乎消失」是氣胸的典型影像學表現!高發於這些人群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曹宇悅)近日,「高三學生突發胸悶,經檢查左肺幾乎『消失』」的話題引發關注。5月10日,專家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表示,有肺部基礎疾病的人群、體型瘦高的青春期人群、長期吸煙者、有既往氣胸病史者、特殊職業人群(如潛水員和高空作業人員),都是氣胸的高危人群。「體型瘦高的青春期孩子(...
民法典中的衛生健康權責 | 民法典宣傳月 - 天天要聞

民法典中的衛生健康權責 | 民法典宣傳月

民法典中的衛生健康權責清華大學法學院 申衛星民法典作為新時代中國法治建設的重要成就,是回應現實問題、指導社會行為的重要指南。民法典通過明晰醫患雙方權利義務、規範醫療執業行為、完善醫療責任制度,為醫患雙方建立了更加公平、理性和法治化的互動框架。患方視角法律保障更清晰 權益維護更有力設立人格權編,為患者提...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開展2025年全國「愛眼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 - 天天要聞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開展2025年全國「愛眼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2025年6月6日是第30個全國「愛眼日」。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眼健康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積極性,提高人民群眾愛眼護眼意識,現就做好2025年全國「愛眼日」宣傳教育活動通知如下。一、活動主題關注普遍的眼健康。二、活動重點及口號聚焦近...
別熬夜啦!早睡1小時 原來有這麼多好處 - 天天要聞

別熬夜啦!早睡1小時 原來有這麼多好處

天天嘴上說早睡,一不小心熬夜到凌晨的,是不是你?睡眠不足,不僅會擁有黑眼圈,還有很多壞處—— 全身肥胖、腹型肥胖的風險顯著增加,睡得越晚,風險越高; 抑鬱的患病風險顯著升高; ....
超燃!農商銀行·2025日照市茶緣健康跑激情開跑 - 天天要聞

超燃!農商銀行·2025日照市茶緣健康跑激情開跑

好運山東 遇見茶緣5月10日,星期六農商銀行·2025日照市茶緣健康跑鳴槍開跑來自全市及周圍地市的760多名跑者追風逐綠以茶為媒,以跑會友用腳步丈量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1、茶園賽道美如畫卷 在嵐山區巨峰鎮「甲子春望」鄉村振興示範片區此次茶緣跑的起點山旺茶鄉度假村放眼望去,嫩芽吐翠茶香滿園,綠意盎然今日,雨過天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