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使心臟血管變的「擁堵」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有時也叫缺血性心臟病,是指冠關動脈硬化導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
冠心病患者平時沒有任何癥狀,工作、學習、生活均如常,但常有心肌缺血的徵象,輕者僅感到心前不適,或者乏力的癥狀,嚴重者可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劇烈疼痛、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我們應該了解引起冠心病的常見危險因素,未病先防,為我們的健康築起一道防護牆。
1 高血壓
是發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索,無論是高壓還是低壓增高,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性都隨之增高。血壓愈高,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愈嚴重,發生冠心病或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也愈高。美國一項研究表明血壓超過160/90mmHg者,比血壓在該水平以下者的冠心病患病率高2.3倍;舒張壓超過12.5kPa (94mmHg)者患冠心病的危險性比正常血壓者高3.6倍;高血壓患病年齡越早,以後患冠心病的危險性越大。
2血脂異常和高膽固醇血症
人群血清總膽固醇水平與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膽固醇在體內與蛋白質結合成脂蛋白,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粥樣斑塊中膽固醇的主要來源,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與冠心病的發生呈負相關。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的年齡越早,今後發生冠心病的機會也越多。
3超重和肥胖
肥胖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冠心病病人未必都是肥胖,但肥胖者比瘦者更易患冠心病。肥胖者食量較大,攝取熱量多易患高血脂,且在體重增加的同時,心臟負荷也增大,久之心臟受損。同時肥胖者胰島素生理作用減弱,為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機體反饋性地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最終導致糖尿病的發生。肥胖好像一片沃土,孕育的是動脈粥樣硬化這顆種子,一旦生根發芽,亦就註定了冠心病的來臨。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增加2~4倍,且病變更嚴重、更廣泛、預後更差、發病年齡更早。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患冠心病的機會較無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高一倍。
5吸煙
吸煙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臨床研究表明;每日吸煙10支,男性心血管病死亡的危險增加18%,女性增加31%;每日吸一包香煙的高血壓患者停止吸煙後,心血管病的危險降低35%-40%。因此,吸煙作為一種危險因素從治療上講最容易、最經濟,建議已患有冠心病或合併其他危險因素的人立即禁煙。
6飲食
冠心病高發地區人們的飲食中往往富含脂肪,尤其是肉相乳製品。植物油和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街白水平的作用。膳食纖維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7身體活動
隨着生活方式的現代化,身體活動及體力勞動強強度趨向減少及下降,冠狀心病的危險度增加。缺乏身體活動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險是正常活動量者的1.5~2.4倍。
8家族史
冠心病家族史在其發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精神緊張、憂慮、時間緊迫感與冠心病發病關係不明確,但是對已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可誘發其急性發作。
以上內容摘自網絡,謹對原作者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