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來自江蘇的王先生,經過病友的介紹來的這裡,他是什麼情況呢?
王先生今年58歲,本是平平常常的一天,可是加班回到家中還沒等坐下休息,就覺得頭暈得厲害,話也不想說,飯也吃不下去,家裡人都以為是這段時間上班工作壓力大就早早地讓他回房休息了,一周後王先生突然說話不清楚,吞咽困難,趕快讓家裡人送去醫院。
經查頭顱CT,MRI等,診斷:小腦大面積梗死(急性期),腦幹梗死。住院治療近半個月,癥狀無明善改善而放棄治療。後在家靠靜脈輸液維持生命近半個月。
經病友介紹來用中藥求治。
刻診見面色萎黃,吞咽困難,頭痛頭暈,言語不清,左側肢體麻木乏力,舌紫黯,苔白膩,脈澀弦滑。治以大補元氣,活血化瘀,豁痰開竅之法,
隨即開方,但見:
生早半夏、石菖蒲、生南星、白附子、天麻、田七、吞末黃芪、當歸、甲珠、地鱉蟲、水蛭、地龍、三棱、莪術、丹參、生薑、大棗、炙甘草,10劑
二診,患者家人大喜,諸症大減,語言已較清晰,頭痛頭暈以無,左側肢體可獨立行走,精神體力稍差,原方減生南星白附子加党參,10劑,
三診,各體征均告恢復,二診方繼用10劑,囑加強煅練,早睡早起,不吃生冷,注意休息,以防病情反覆。
李東垣日:中風非外來風邪,乃本氣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氣衰之際,或憂喜忿怒傷其氣者,多有此證,壯歲之時無有也,若肥盛者則間有之,亦是形盛氣衰而如此耳。
患者系小腦、腦幹梗死,吞咽不能,面色萎黃,吞咽困難,頭痛頭暈,言語不清,左側肢體麻木乏力,為元氣大虛,痰瘀阻竅,本虛標實,虛多實少,實屬難治。
我們回頭看組方的配伍。
《醫方集成》:「三生飲,生早半夏生南星白附子「治中風卒然昏憒,不省人事,痰涎壅盛,語言蹇澀等證,三味葯皆為生用,取其力峻行速,其剛烈之性入空竅,凡空竅中有塵氛瘀濁流而為風寒痰瘀,皆能以此豁之化之。
加石菖蒲,開心孔而入九竅,合天麻鎮內風而祛外風,有安內攘外之功,入水底而引微陽上達巔頂之效。姜棗草則溫補中宮之虛寒,用大量黃芪者,大能補氣而又兼能升氣;以天麻合用,加強其祛外風與熄內風之功;得當歸則引氣入血,氣旺血足,是陽生陰長,水火交濟之用也;用三棱,莪術破血調氣以消瘀血,而即用丹參化瘀血之渣滓;中風病重久瘀,故又加田七使病癒後不至殘剩瘀血留於經絡變為虛勞耳。更甚於加用各蟲類之甲珠地鱉地龍水蛭類,凡人身頑固瘀滯久凝用此,通筋入骨而透達於十二經絡,而加於大量黃芪馭之,使不至於峻猛之品傷伐正氣,而使人之氣血通暢於四肢百骸,一切中風偏癱萎症類得以康復亦!
中風來勢兇猛,除了做好預防,一些急救常識也是要注意的:
黃金3小時內送醫
缺血性中風雖然發病急,但也是有前兆的。若突然出現以下癥狀,應考慮發生缺血性中風的可能性:
1、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2、說話不清或理解語言困難
3、雙眼向一側凝視,一側或雙眼視力喪失或模糊
4、眩暈伴嘔吐,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嘔吐
5、意識障礙或抽搐
缺血性中風發生後,周圍的人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求助,或記下發作時間,馬上送患者去醫院。
等待急救人員到來時,家屬應保持冷靜,不要搬動患者,尤其避免其頭部發生劇烈搖晃和震動,更不要用掐人中、搖晃身體等方法試圖「叫醒」病人。應盡量讓患者原地側卧位躺下,鬆開上衣紐扣和腰帶,保持呼吸道的通暢,有假牙者應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