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李少仁
小朋友,跟阿姨往前走……」 在杭州市西湖區文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護師林芬的柔聲引導下,7歲的悠悠7歲(化名)到達兒童霧化室,接受治療。

孩子生長發育有問題,家長帶來問診
悠悠既往有省兒保重症哮喘發作搶救史,這次出現咳嗽,家長非常擔心,但又怕到大醫院來回奔波,就抱着試試看的心態來到中心兒科。
經過西湖區名醫、主任醫師牟夏蓮的仔細診療,患兒3天就痊癒了。
家屬非常感激:「小傢伙平素哮喘發作沒有1周好不徹底,在大醫院看病折騰得很,這次幸虧有你們,我們看病方便多了!」
在生長發育門診室外,好幾個家長帶着孩子在候診。
「孩子體檢在這,看病也在這,有不懂的地方,醫生都能及時給我指導,提供科學的建議。所以,現在幾乎不跑大醫院了。」一名家長說。
「我們不僅能通過各項檢測結果評估孩子的發育情況,還能通過一些行為表現,判斷孩子是否存在發育遲緩,甚至篩查出一些健康隱患。」牟夏蓮介紹,孩子太瘦了、晚上睡不好、驚醒、不長高……這些都是家長遇到的比較迫切的育兒問題。兒童的生長發育與營養息息相關,從孩子一出生,社區醫院就會對其生長發育指標進行準確測量、科學評價,再給予個體化的指導,還會幫助家長養成科學的餵養習慣。如果在監測過程中發現孩子在某一段時間內生長緩慢,存在餵養不當問題,或者出現營養性疾病,比如各類微量元素缺乏症、兒童血鉛中毒、缺鐵性貧血、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等營養性疾病,醫生均會及時干預並治療,從而夯實孩子身體健康發育的基礎。
「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我們在一些兒童疾病的診斷治療上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兒科科長姜笛介紹,轄區有一位9歲的男孩,因為擠眉弄眼、哈欠連天、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經中心兒科團隊綜合分析診斷為「腺樣體肥大、抽動障礙」,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孩子兩個月後癥狀消失,上課注意力集中,成績進步。兒童生理、心理問題的就近解決,解除了家長的困擾,中心兒科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家庭醫生成為「醫生班主任」
兒童患者不僅需要良好的治療方案,同時還需要連續性、綜合性和個性化的健康服務。基於這樣的共識,中心兒童家醫團隊為簽約對象建立了電子健康檔案並進行系統管理,全程關注簽約兒童及家庭的健康,每月推送適合兒童的健康短訊,通過門診、電話、微信等形式持續為簽約對象提供健康諮詢、營養指導、維生素D檢測、疾病預防、診療、轉診等服務,不斷總結、改進簽約兒童健康管理模式。
文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是西湖區2021-2023醫學重點學科,最近還喜獲2021年度《杭州市基層兒童生長發育綜合健康管理項目》優秀團隊。
2017年,中心創新與轄區15家幼兒園、7所小學開展了以班級為單位的簽約服務。家庭醫生成為「醫生班主任」,每年定期開展「三進活動」(進社區、進學校、進幼兒園),進行心肺復蘇培訓、傳染病防控、兒童齲齒預防、營養等科普宣教和兒童視力及常見疾病的篩查,為轄區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中心主任呂晶表示,今年12月將搬遷新址,面積增加3000平方米。「屆時將引進更多的設備,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做大、做強、做優兒科,為轄區乃至西湖區兒童的健康成長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