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立秋已經一周了,作為秋天的首個節氣,雖然它無法代表秋天,但從立秋以後,預示着秋天也不遠了。
立秋前後,講究「啃秋」,很多地方都有這個習俗,意為消暑補營養,讓我們身體更好。
不少人認為,「啃秋」要多吃西瓜,但是,這樣的做法其實有誤。立秋當天吃西瓜,可以代表消暑,但之後,天氣也將逐漸變涼,此時寒性的西瓜不再適合人們吃,很容易影響身體,我們不妨為家人準備啃秋「5寶」,合理貼秋膘,既能補充營養又不影響健康。
5寶:
黃桃
黃桃是老少皆宜的水果,因外表果肉是黃色而得名,它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維C和我們需要的番茄紅素、胡蘿蔔素等,果肉軟硬適中,立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多吃些水果可以為身體多補充水分和營養,對皮膚也有好處。
枇杷
枇杷是十分常見的一種果子,除了維生素外還含有許多營養成分。枇杷性平,能應對許多不適。同時,枇杷中的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對身體有益。在季節逐漸變化的時期,適當吃些非常合適。
青馳菊
立秋後,雖然溫度沒有明顯降低。但天氣卻越來越乾燥了,在乾燥、高溫的影響下,人們都非常需要水分,這時候,菊花茶就起到了很大作用。
菊花茶是我國傳統花茶之一,很早就已經出現,北宋時地位最高,成為了貢品茶,不僅外觀美麗,同時還有很高的飲用價值。
青馳菊,是現在質量不錯的一種菊花茶,種植地是平坦的平原地區,一年中有明顯溫差,茶樹可積累到許多營養成分,氣候宜人,水資源較為充足,因此可以種植出優質的菊花。
青馳菊在成熟後,均採用人力採摘,不破壞菊花的外觀,之後再小心晾曬、烘乾,將菊花中的營養成分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關於青馳菊的沖泡,我們一定要用100度的開水來泡,這樣才能將大多的菊花泡開。浸泡幾分鐘後,茶湯顏色呈金黃色,層層疊疊的花瓣在茶杯中飄揚,可以聞到淡淡的茶香味。喝上一口,口感清甜,唇齒留香。
秦巴霧毫
這種茶原來叫「口含茶」,秦漢時就有出現,但直到唐宋才興起,產自陝西省,茶場種植地降雨量多,陽光多,土質肥力強,非常適合茶樹生長。
從外形來看,秦巴霧毫的茶葉較扁寬,茶葉大小均勻,表面有細小白毫,顏色為翠綠色,光澤感強。
秦巴霧毫屬於沒發酵過的綠茶,內含豐富的茶多酚、茶多糖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立秋後,天氣乾燥,經常泡些來喝可以讓身體得到更多營養物質,同時也能兼顧補水,比單純的白水作用強上一些,大家可以多喝。
經過沖泡後,可以看到其湯色清澈透亮,茶葉仍比較完整,有淡淡的栗子香,嘗一口,滋味回甘香醇。
海膳坊決明子
決明子是平時比較常見的滋補品,營養價值頗高。它外觀為褐色,個頭很小,經常看電腦、手機的人都可以多喝些決明子泡的茶。並且,在容易上火的季節里,經常喝些決明子茶也很合適。
想要喝決明子茶的人,建議試試海膳坊決明子,產地明確,產品使用飽滿的決明子顆粒,同時利用不俗的炒制技術將其製成可飲用的茶,裏面留存着大量營養物質。
經過沖泡後,決明子茶的顏色為深褐色,同時有淡淡的香氣飄出,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營養,我們還可以加上枸杞一起泡,能得到雙份的營養,立秋多飲些,可助我們安穩入秋。
另外,三伏天還未結束,在這樣的天氣中,身體也不是很好,大家在飲食方面需要格外注意。除了西瓜這種偏寒涼的食物,像辛辣、上火的食物也不可多吃,都會影響身體。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防熱」及「防寒」,不要以為立秋到了就是真正的秋天,若不注意防晒,身體照樣承受不住高溫。同時,有些地區早晚外出若是感到涼,最好多穿些,別被寒氣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