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炙烤」,南方「桑拿」,一年最熱的「三伏天」來臨了。今年的三伏天是個「加長版」的,從7月16日頭伏到8月25日出伏,足足長達40天,其中最難熬的「中伏」有整整二十天,到了真正防暑降溫的時候了。
悶熱的三伏天其實非常危險,最常見的是中暑反應,如最近我們經常聽到的「熱射病」就是最嚴重的中暑類型,體溫接近40度或者以上,處理不及時會出現臟器衰竭,資料顯示,「熱射病」的死亡率能達到70-80%!
預防中暑首先要記住減少或者避免在高溫環境下工作、鍛煉,如果出現體力不支,頭暈眼花的情況,要立即停止勞作,轉移到陰涼通風處緩解或及時就醫。
權威媒體央視新聞還給出了三伏天的6個「禁忌」,這些禁忌都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建議要充分了解,健康問題可不能鬧着玩。
第一忌:不開窗通風
通風差的室內最容易發生中暑,空氣質量差的室內也更容易致病。三伏天很多人嫌戶外溫度高,不願意開窗通風,忽視了室內的空氣質量,密閉的環境也讓人對溫度的感知下降,尤其是中老年人不喜歡開空調,耐熱不耐寒,也是發生中暑的重要原因。建議:每天開窗通風2次以上,每次15-30分鐘。
第二忌:空調對着吹
空調對着直接吹,會使頸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頸椎問題。很多人都吹空調時間長了,尤其是夜間睡覺的時候吹空調,身體都會出現各種不適的情況。建議:空調溫度最好不要低於26度,吹空調的時候最好搭一個披肩。
第三忌:大口急喝水
夏季人出汗多,大口急喝水會使水分快速稀釋血液,加重心臟負擔。三伏天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尤其是青少年,口渴了喝水沒有節制,一口氣能喝下一大杯子的涼水,這些都是比較危險的行為。建議:每次喝水200毫升左右,少量多次補水。
第四忌:過度喝冷飲
過度食用冷飲會導致胃粘膜下血管收縮,容易導致胃病的發生。入伏後冷飲、雪糕也不能無節制地吃,人體對寒冷的食物接受度有限,外熱內冷也更容易出問題。建議適量食用冷飲,補水以溫開水為主。
第五忌:沖洗冷水澡
冷水的刺激容易導致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精神緊張等情況,在炎熱的三伏天更是如此,千萬不能一身大汗的馬上跑去沖涼水澡,對身體傷害很大。建議:洗澡水35-40度為宜,洗澡時間不宜過久。
第六忌:情緒不穩定
高溫容易讓人心浮氣躁,可能誘發相關的疾病。燥熱的氣候讓人也變得躁動不安起來,發生與人爭吵,打架鬥毆的情況更多,情緒和身體都容易「上火」,注意控制情緒是三伏天需要做的功課之一。建議:保持心情平和,情緒激動的時候可通過轉移注意力消除壞情緒。
——老井說——
央視新聞給出來的這6個禁忌很及時,有用的照着做,有助於大家順利渡過難捱的三伏天,飲食上也要注意少辛辣,油膩,補充一些溫熱的姜、羊肉等食物,避免不由自主的攝入過度的寒涼食物,造成外熱內寒的情況。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