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70歲,有人老氣橫秋,有人依顯年輕,差在哪?要養足「精氣」

2022年07月16日05:49:13 健康 1434

70歲的李奶奶輕車熟路地來到醫院,倒不是自己身體出了什麼問題,而是她的好朋友王奶奶前幾天在超市門口腳下一滑,大腿骨骨折了,剛做完手術還在醫院休養。看到李奶奶到來,王奶奶也是心中歡喜,將桌上兒子送來的蘋果直接塞給了李奶奶。

「老王,你這一下摔得不輕啊,恐怕得躺上半年了。」「誰說不是呢,還是老李你厲害,每天在廣場上活蹦亂跳的,摔個十次八次的也不見有事。」兩個老友一見面就開起了玩笑,王奶奶對於自己這個好朋友無比羨慕。大家都是七十歲,李奶奶喜歡新鮮在廣場上學滑板,精神十足,自己去超市搶個打折蔬菜還搶到了醫院裏。

「你說為啥咱倆都七十歲,你就這麼有活力呢?」王奶奶不禁發問,李奶奶想想表示,可能只是自己的「精氣神」更充足一點。

同樣70歲,有人老氣橫秋,有人依顯年輕,差在哪?要養足「精氣」 - 天天要聞

是構成人活着離不開精氣神,精氣神旺盛的人更年輕

古人講「老邪殘精,人窮壽短」,其中的精,指的就是精氣神。精氣是中醫上所講的六氣之一,《靈樞.決氣》:「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六氣者,各有部主也。

「精氣神」是個什麼很多人理解不透,但生活中我們卻從不離嘴。像是碰到身體健康,精力十足的老人,我們往往都說這大爺精神真好,中氣十足,其實一句話便是涵蓋了「精氣神」我們人體必須的東西。

「精氣神」是古代道家休養生息提出的觀點,精氣神三者相互影響,相互助長,是我們維持生命的必要條件。而根據中醫的理論,「精」代表了生命,「氣」代表了維持生命的能源,「神」則是生命的活動。因此,道家常說采天地之靈氣,取日月之華精。

當精氣神充足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健康,而作為生命能源的「氣」則至關重要,氣虛則體弱衰老氣短則人亡也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我們想要身體健康年輕態,必然少不了維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充沛的氣血。

同樣70歲,有人老氣橫秋,有人依顯年輕,差在哪?要養足「精氣」 - 天天要聞

精氣神三者缺一不可,怎麼調養才更好?

養精蓄銳

精是我們的身體也是我們生命的本源,養精蓄銳自然是不能夠做傷害身體的事情,好好養護才能夠維持健康。傷害身體的事情有很多,長期熬夜導致身體不堪重負,吸煙喝酒導致脾胃損傷,長期久坐導致腰椎勞損等。想要養護身體自然需要摒棄不良的生活習慣,將傷身的壞習慣一一改正,精力涵養起來自然旺盛。

先天之氣來於父母,後天之氣來於糧食

中醫上就說我,我們身體的氣一半來自父母,讓我們得以延續生命這是先天之氣,但後天之氣的補足就需要從外界攝入,也就是我們需要吃東西。萬物皆有靈氣,可以采五穀之氣轉化為自身精氣,這就需要我們均衡膳食。吃飯我們就需要吃得多,吃得雜才能夠更好地補充精氣,像是常年吃精米細面就需要吃粗糧雜豆,長期大魚大肉就需要補充水果蔬菜,長期吃糠咽菜的人就需要補充肉食米面。飲食講究均衡,並沒有什麼正常的食物就絕對不能吃,只是我們不能吃得過於單一,營養攝入不均衡自然就容易營養不良身體受損。

同樣70歲,有人老氣橫秋,有人依顯年輕,差在哪?要養足「精氣」 - 天天要聞

「神」講究動靜結合

「神」代表了生命的活動,就需要我們通過運動和休息來養護。用進廢退的原則我們都知道,光運動不休息就會造成機體損傷,光休息不運動身體就要退化,因此「養神」我們講究動靜結合。日常生活中,一周七天我們運動五天,留三天休息的時間,給身體恢復和調養。運動方式也不能夠過於單一,跑跳,打球,做操,騎車,力量訓練多涉獵,不僅不容易厭煩鍛煉效果也更好。休息就好好休息,不要心生雜念摒除不良情緒,每日十一點前入睡,睡眠時間維持七到八個小時較為適宜。

同樣70歲,有人老氣橫秋,有人依顯年輕,差在哪?要養足「精氣」 - 天天要聞

我們身體健康精力充沛離不開鍛煉和調養,但到了70歲畢竟身體不如從前,有些年輕時的習慣必須改變。

70歲後,生活上的改變必不可少

1、平心靜氣,少動肝火

中醫上說,喜傷心,怒傷肝,並不是不讓我們有七情六慾,畢竟我們都是人而不是神仙。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有過於激動的情緒,開心歡喜我們淺笑輒止,生氣憤怒我們不予理會,氣大傷身。保證心情盡量平和,就能夠減少一些嚴重疾病的到來,像是心臟病,腦梗死等嚴重疾病都是在情緒劇烈波動時到來的。

2、清心寡欲,怡然自得

這裡說的其實就是減少心中的雜念,凡事不要想太多。很多老年人明明一把年紀,還是為家裡忙前忙後,擔驚受怕,其實長此以往對身體負擔只會越來越重。秉承一個原則,小事情我們不用去管,兒女自然會解決。大事情一個人管不了,全家齊心協力,別把事情全擔在自己身上,不要為此過於焦慮。

同樣70歲,有人老氣橫秋,有人依顯年輕,差在哪?要養足「精氣」 - 天天要聞

辛苦了一輩子,到老了自然要享清福,不能夠像年輕時候一樣拚命。老年人也應該學會保養,保養並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老年人也有享受生活的權利。

常見的保養手段,到底有沒有用?

生活中我們有很多保養的手段,像是補充維生素,補鈣等。其實,到老了身體啥都缺所以啥都補,但其實就是我們的飲食有問題。一般情況下只要均衡飲食啥都吃自然就啥都不缺。不過因為老了消化能力下降,有時候飲食不能解決的事情可能真的需要補一補。我們應該先去醫院做一個檢查,看看自己身體到底缺少什麼然後進行針對補充才能夠發揮效果,不然一味地保養葯不對症其實只是浪費金錢。

老年人想要抗衰老,自然需要補養。補養我們盡量選天然食物,老年人易缺鈣補充牛奶瘦肉,老年人易缺鐵吃動物肝臟,老年人缺維生素多吃瓜果蔬菜,健康合理的飲食其實就是老年人最好的營養品。

參考資料:

《長壽五個關鍵因素》生命時報2018-03-19

《飲食養生有講究》人民政協報2019-12-25

《四位中醫名家的養生秘訣》廣州日報2019-08-19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 天天要聞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新華社記者顧天成7月2日,國家疾控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佈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為何發佈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如何分級?與普通天氣預報有哪些不同?怎樣築牢高溫下的「健康防線」?——預警分5個等級,按照與高溫相關疾病風險分...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悶熱的天氣出汗多,這不難理解。但同樣的環境下,有人輕汗微微,有人則汗流浹背,甚至吃個飯,稍微走一走,整個後背都濕了……愛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嗎?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風險?01比別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重要手段。
榮耀手錶5 Ultra發佈: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 天天要聞

榮耀手錶5 Ultra發佈: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在 7 月 2 日的榮耀 Magic V5 暨 AI 終端生態發佈會上,榮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艦智能手錶 —— 榮耀手錶 5 Ultra,並行業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China-PAR 國人專屬心腦血管風險評估」兩大創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專家」的身份,為用戶帶來全方位的心臟健康守護與個性化健康管理體驗。據介紹,榮耀手錶 5 Ultra 行業首...
張家港首家「小哥體檢中心」啟用 - 天天要聞

張家港首家「小哥體檢中心」啟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張家港市健康護航·「新」有所醫關愛新就業群體健康項目啟動,張家港市首家「小哥體檢中心」正式揭牌。外賣小哥在「小哥體檢中心」體檢。通訊員 袁藝/攝新就業群體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 天天要聞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一說到脾虛濕重,十個人里八個都知道參苓白朮丸。但你有沒有發現:吃了一陣子,舌苔還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舊脹得像氣球?其實啊,調理脾虛濕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補藥營養液」可不行,得一邊排水、一邊修管道,雙管齊下才有效! 為什麼參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 天天要聞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很多人一聽說脾虛,第一反應就是買人蔘、山藥、黃精猛補,結果越吃越胃脹、口乾,甚至便秘——其實這是踩了調理的大雷!中醫里「脾虛」的核心不是「缺營養」,而是脾胃的「運化功能」罷工了。就像廚房下水道堵了,你還拚命倒雞湯,只會讓管道更堵一樣,補脾前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時,飲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記在心上 - 天天要聞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時,飲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記在心上

「醫生說我膽固醇高,給我開了他汀……可是我還愛吃肉,還能吃嗎?」「聽說吃他汀不能喝柚子汁,是不是真的?」類似這樣的提問,在門診上幾乎天天都能遇到。確實,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治療高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主力選手」,很多中老年人長期服用。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 天天要聞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說到「健康水」,你腦子裡會浮現什麼?是清晨一杯溫開水,還是晚飯後一杯淡茶?可如果我告訴你,有一種飲料,它看似健康,其實卻是「偽裝者」,不僅會促炎、促癌,還會悄悄加劇你的焦慮——你還會相信它嗎?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今天要揭開的,就是:「果汁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