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預囑入法:不是安樂死,卻能讓患者帶着尊嚴離開,你會選擇嗎

2022年07月05日12:03:02 健康 1061

「我好想死......」

老劉是晚期癌症病人,這是他躺在病床上清醒時反覆念叨的一句話,他躺在ICU的病床上,四周都是冷冰冰的機器,他只能靠着氧氣罩呼吸,喉嚨被開了一個孔,一根管子和呼吸機相連,進食只能通鼻飼

他已經陷入昏迷三天,沒有人理會老劉清醒時的意願,醫生無能為力,子女不忍老父離去,在中國太多子女認為讓老人多活一天就是孝順,不然就是不孝。他們掙扎着想用最先進的醫療儀器維持父親的生命,哪怕剩下的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肉體。

生前預囑入法:不是安樂死,卻能讓患者帶着尊嚴離開,你會選擇嗎 - 天天要聞

301解放軍總醫院的劉端祺教授,一直積極推動生前預囑,即患者通過留下囑託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和不可治癒的傷病末期,不進行過度搶救,不進行給帶來痛苦的有創治療,而是讓死亡以最有尊嚴的方式來臨。

作為腫瘤科醫生,劉端祺教授常常對一些晚期的癌症患者說:「買張船票去全球旅行吧。」,結果換來的是家屬的不理解與投訴。在沒有生前預囑的情況下,他看到了太多病人,因為家屬的堅決要求又或者醫生的思想過於陳舊,導致在ICU里承受過多的痛苦而離開人世。

近日,法學界傳來了好消息,生前預囑在深圳實現了首次入法,臨終搶救不再由家屬決定,而是由患者在意識清醒時留下囑託來決定是否繼續治療。

一、把選擇死亡的權利還給患者,什麼生前預囑?

6月23日,《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做出了大膽創新而又富有人性化的改變,修訂稿第七十八條規定:收到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提供具備條件的患者生前預囑的,醫療機構在患者不可治癒的傷病末期或者臨終時實施醫療措施,應當尊重患者生前預囑的意思表示。這意味着,患者在臨終前擁有「決定權」,如果有遺囑在前,可以不做「無謂的搶救」。

據了解,這份生前預囑是在人們事先,即意識清楚時簽署的,可說明不可治癒的傷病末期或臨終是否選擇接受哪種醫療護理

生前預囑入法:不是安樂死,卻能讓患者帶着尊嚴離開,你會選擇嗎 - 天天要聞

部分人把「生前預囑」誤讀為「放棄治療」,其實生前預囑並不是消極放棄治療,也不是安樂死,醫生也不會因為患者簽署了生前預囑,在患者仍有生命希望的前提下,隨意的放棄積極的治療手段。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科醫生李瑛解釋,只有在病人經過醫療後,對癥狀仍無法逆轉,才會按照預囑執行。假如生命支持措施對緩解癥狀有好處,患者仍可繼續一切挽救生命的措施。

李瑛表示,生死是非常複雜的問題,生前預囑可以根據病人意願,隨時改變。以尊重患者的選擇為前提,讓患者坦然接受死亡。

二、反思:首家實行「生前預囑」的醫院,已經擱置

杭州市的一項調查顯示,64.9%的人願意使用生前預囑,77.8%的人支持生前預囑的推廣,但是現實卻很殘酷。很多地方都沒有推廣生前預囑,2019江蘇省老年病醫院就已經首先開始試行「生前預囑」,但是現在已經處於基本擱置的狀態。

為什麼生前預囑難推行?

1、法律不完善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生前預囑都屬於一種民間倡導,在《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修訂前,並沒有其他法律支持和保護,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

2、子女傳統觀念強

患者家屬是生前預囑的一大難題。儘管老人處於彌留之際,但子女若不「儘力搶救」,難免會留下遺憾,自責沒有「盡孝」,而對外,則擔心留下把柄,被人說「不孝」、「不捨得花錢」。

生前預囑入法:不是安樂死,卻能讓患者帶着尊嚴離開,你會選擇嗎 - 天天要聞

3、有可能被惡意利用

考慮到醫療開支很大,以及可能存在騙取健康商業保險的行為等,生前預囑有可能被有心之人惡意利用,這也讓最早的「生前預囑」試行艱難。

三、知道癌症終末期有多痛苦,才會懂得適時放棄的重要

在什麼時候,患者寧願選擇「死亡」也不想苟延殘喘?那一定是面對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而癌症終末期患者要面對的痛苦,恰恰就是如此「痛不欲生」。

1、無時無刻的癌痛,就像吃玻璃渣一樣

2014年全國腫瘤中心登記記錄顯示,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發生率約60%~80%,其中4成患者為嚴重疼痛。有患者形容,那種疼痛感覺像是吃玻璃渣子,從喉嚨到身體每一處都在被割裂,疼痛反反覆復,一刻也不消停。

2、不能吃喝,也不能正常排泄

癌症晚期的營養狀況也非常讓人擔憂 。晚期階段,患者被疼痛折磨得沒有胃口,食不下咽非常常見。而營養跟不上,免疫力也隨着下降,讓腫瘤更佔上風。對於腫瘤導致的腸梗阻,泌尿系統堵塞等,患者可能由於無法順利排出身體「廢棄物」,造成細菌在體內發酵,可導致嚴重感染。

生前預囑入法:不是安樂死,卻能讓患者帶着尊嚴離開,你會選擇嗎 - 天天要聞

3、夜不能寐,不能正常睡眠

失眠是腫瘤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由於疼痛患者無法擁有優質的睡眠,而睡不夠,患者又會處於焦慮、抑鬱的狀態,精神壓力更加沉重,加重病情,造成惡性循環。

4、感染、大出血,各種併發症

腫瘤終末期,患者免疫力低下,再加上經過一系列治療手段,免疫力被破壞,白細胞數量下降嚴重,非常容易感染,這也是腫瘤患者多死於併發症的原因之一。另外,隨着腫瘤的不斷增大,侵犯血管,患者腫瘤破裂,造成大出血,出血過程往往兇險異常,可在短時間造成死亡。

生前預囑入法:不是安樂死,卻能讓患者帶着尊嚴離開,你會選擇嗎 - 天天要聞

小艾之所以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告訴大家癌症晚期很痛苦,無法忍受就要放棄治療,有些癌症晚期還是有機會長期生存的,只不過是在不可治癒的情況下,要以人為本,不要陷入過度醫療,尊重患者的臨終前的意願,給予病人最後的尊嚴,實現生死兩相安。#健康真知計劃#

參考資料:

[1]《國內首個!深圳立法:病人如立生前預囑「不要做無謂搶救」,醫院要尊重其意願》.北青網.2022-07-04

[2]《生前預囑首次入法:臨終搶救該由患者說了算》.北青網.2022-07-04

[3]邢冰玉,繆群芳,李紅娟,舒婉,谷柏毅.杭州市居民對生前預囑的認知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健康研究,2022,42(02):153-15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新版「健康素養66條」新增了哪些要點? - 天天要聞

新版「健康素養66條」新增了哪些要點?

為進一步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國家衛生健康委對《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15年版)》進行修訂,形成了《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24年版)》。2024年6月是首個全民健康素養宣傳月,主題是 提
為何天一熱,反而是慢性支氣管炎高發期? - 天天要聞

為何天一熱,反而是慢性支氣管炎高發期?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每天給您分享專業的醫學科普知識,幫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質,感謝您的支持!隨着天氣越來越熱,中國大部分地區迎來了盛夏的炎熱季節。此時,許多人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頻繁出現呼吸道問題,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
萬山區開展健康敲門行動 守護失能老人健康 - 天天要聞

萬山區開展健康敲門行動 守護失能老人健康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專門上門來服務,讓我們免去了去醫院來回奔波的困難。」近日,仁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簽約醫生來到失能老人周安貴家中,為老人進行血糖血壓測量、四肢運動功能等健康檢查後,家屬連連道謝。
此物劇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進ICU! - 天天要聞

此物劇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進ICU!

一句開不了口的「我喜歡你」普通人會改口說:「我想你了」文藝青年最愛說:「今夜月色真美」廣東人則會說:「我煲咗湯俾你」▲圖源:聊廣場說到廣東人對煲湯的追求那可謂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能拿去煲湯就絕不放過……▲圖源:深圳粵TV各式各樣的中藥材更是廣東人的心頭好不過湯可以每天喝藥材可不能隨便放最近就有一家...
這個集市帶你揭秘中醫養生秘籍 - 天天要聞

這個集市帶你揭秘中醫養生秘籍

為迎接「七一」到來,近日楊浦區中醫醫院聯合大橋街道共同舉辦「『杏』福市集·寶地健康行」主題活動,讓市民近距離接觸中醫、了解中醫、感受中醫的魅力。認識生活中的「仙草」,學習內功心法和葵花點穴手,體驗神奇小丸子……互聯寶地楊浦園內,設置了健康市集和健康體驗兩大板塊,為市民提供沉浸式的中醫文化體驗。楊浦區...
為什麼我堅持不吃西瓜?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我堅持不吃西瓜?

烈日炎炎的夏天,西瓜是很多人的最愛。特別是冰箱里拿出來的冰鎮西瓜,吃起來別提多爽口了。但是,我卻不怎麼愛吃西瓜。我已經有五六年不吃西瓜了。不是不想吃,是不能吃。西瓜富含維生素和葡萄糖、氨基酸等多種物質,性寒涼,特別適合解暑用。但我只要吃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