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2022年06月30日16:34:29 健康 1550

「爸,你怎麼回事啊,上個廁所那麼久,我上班要遲到了。」

老王最近大便不正常,因不好意思所以一直沒和家人說,今天被兒子催急了,才支支吾吾道出緣由。

原來最近老王發現自己大便總是前頭干硬,到後邊就軟粘,排便耗時久,最後大便還會黏在馬桶壁上,因為要刷馬桶,所以他每次上個廁所都要好久。

兒子聽聞後擔心這是腸癌,於是建議老王抽空去醫院檢查,老王嘴上說沒事但心裏也比較焦慮,可是又害怕檢查,擔心沒病都被查出有病來,於是寢食難安。

排便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排便異常真的和腸癌有關係嗎?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一、健康的大便是什麼樣的?6大標準不妨對照一下

大便是排泄物,也是人體健康晴雨表,我們所說的健康的大便,其實有六大標準:

顏色:正常大便是黃褐色或黃色,但飲食也會影響大便顏色,比如攝入奶製品後大便為淡黃色,吃較多綠色蔬菜大便會偏綠,吃太多肉會讓大便呈現棕黃色,而吃了豬肝、豬血或者服用中藥,大便會變成黑色。

形狀:正常大便為條狀軟便且不黏連便池壁,可浮於水面,水沖即乾淨,而攝入高蛋白食物時大便會偏硬似粘土,攝入大量碳水化合物是大便則會偏軟或呈糊狀。

數量:正常大便形如香蕉,每條長度10-15cm,重約100g,每次2-3條,不過食物種類和量會影響大便數量,比如膳食纖維量多排便量也多。

氣味:正常大便帶有微臭,是細菌分解後產生糞臭素所致,特別是愛吃肉的人大便氣味更重一些。

排便感覺:正常是在5min內排出,便後無殘留便意。

次數和習慣:正常每天排便一次,不過排便次數和習慣因人而異,只要沒有排便困難或不適都算正常。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二、排大便時,大便前硬後軟是怎麼回事?

出現這個問題,可能是飲食太油膩。飲食會影響排便情況,比如吃得太油膩且很少吃蔬果,那胃腸蠕動會變慢,導致糞便變得乾燥堅硬,以至於排便時會出現前硬後軟的情況。

其次,還可能是濕氣重。體內濕氣重會使消化系統缺乏體液,導致前面的大便乾燥,又因為體內濕氣會使身體產生水液,它無法代謝出體外就會讓後面的大便被水液遮蓋,最終導致排出前硬後軟的大便。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肝火旺也是影響大便的因素。肝火旺盛使體內水分流失較快,這會讓大便變乾燥,而由於乾燥大便被排出後,後邊的大便還未流干水分,因此會展現出初始的排便情況,也就是軟便。

最後,還有可能是嚴重便秘引起。嚴重便秘時排便不暢,沒有排出或殘留的大便的水分被重吸收,導致大便變得乾燥,而後面新產生的大便又較軟,因此常導致出現大便先硬後軟的情況。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三、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警惕是3種病信號

大便前硬後軟,如果排除飲食油膩、肝火旺、濕氣重或便秘四個原因,那麼應當警惕可能是疾病的信號!

腸息肉剛開始大便乾燥而後大便又變軟,這個情況要懷疑是腸息肉,假若腸息肉沒有及時治療,後續還會有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的情況,甚至會便血。一旦息肉體積達到一定程度,會使腸腔變窄,導致患者剛開始排出的大便很硬且難以排出,而由於息肉影響消化功能,到後來還會有大便不成形的情況,大便就變軟了。

腸易激綜合征發病過程中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引發消化不良並改變患者糞便狀態,剛開始排出乾燥大便,後面大便會變軟或者腹瀉,若確診腸易激綜合征,應當及時檢查並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症治療。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腸癌:排便先硬後軟不一定是腸癌,但需要考慮有這種可能性,因為腸道腫瘤體積增大後會導致腸腔狹窄,會擠壓糞便,而食物堆積在腸道時間變長,水分被吸收後使患者剛排出的大便總是較硬的,後面大便水分含量還算充足,但在消化功能紊亂的情況下,後面仍會排出不成形的軟便。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一般來說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不一定就是疾病引起的,若經過飲食、生活方式調整能好轉就無須過於擔心,但如果伴有排便習慣改變、顏色異常、便血以及其他不適癥狀,需要考慮疾病可能,建議儘早到醫院就診。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四、如何才能順利、完美地排便?

不少人調侃:「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那就是每天能夠順利的排出大便!」那麼如何才能順利、完美地排便呢?

1.每天3種高纖維果蔬

日常高熱量、高蛋白、低纖維或吃得太細都可能造成便秘,要避免這種情況就要注意多吃高纖維果蔬,建議每天吃三種,比如西蘭花、玉米、芹菜、韭菜等。

2.每天運動30分鐘

《英國癌症雜誌》發表的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經常鍛煉可以降低腸癌危險。

建議每天進行三十分鐘中等強度的鍛煉,比如快步走,能夠促進胃腸道蠕動,幫助順利排便的同時也降低腸癌的發生。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3.順時針揉肚子

每天早晨將手掌放在腹部,輕柔地做順時針按摩有益於排便,便秘之人可以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每次10-20分鐘即可。

4.讓排便更規律

建議每天清晨或某個固定時間去如廁,就算沒有明顯的便意,到後面身體也會逐漸地配合,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很多人提到大便可能羞於面對,認為大便是污穢之物,對其避之不及。但不得不說大便真的可能是疾病的「信號區」,反映出身體的健康情況。生活中,排便先硬後軟,如果飲食和作息調整後仍未緩解,最好及時前往醫院檢查清楚,切莫因為恐醫而耽誤治療。#健康真知計劃#

參考資料:

[1]《大便完不忘回頭看一眼的人,一定要點……》.生命時報.2014-09-20

[2]《當心!出現這樣的便便,可能是腸癌!拉完記得回頭看一眼…》.科普中國.2021-04-15

[3]《肛腸科醫生:如果「大便」是這3種顏色,你可能該去醫院了》.生命時報.2019-07-0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着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