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通過心理學來聊一聊,焦慮性依戀和迴避依戀,相愛相殺,更深層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假如你內心很缺乏安全感,特別害怕和對方分開,你需要時刻了解對方到底在做什麼,甚至於對方的語氣一冷淡,你就會開始胡思亂想,比如「他是不是不愛我了」「他是不是和別的異性在一起」這些問題,那麼你極有可能是焦慮型依戀人格。
不管你是經常焦慮,還是偶爾焦慮,現在請你仔細回想一下,你和你對象的相處模式里:
當你越控制對方的時候,對方是越聽話,還是越反抗?
當你越討好對方的時候,對方是越感激,還是越冷漠?
我猜一定是後者,對不對?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焦慮型和迴避型的相處模式。焦慮追,迴避逃。
然後呢,焦慮型依戀通過和迴避型依戀的相處,通過這種追逐,更加認定了自己的一個想法,即只能通過向別人索取來得到愛,自己逃不出被傷害的命運。
而迴避型依戀也更加認定了一件事,那就是伴侶確實要不斷地控制自己,所以自己就要不斷的逃離。
這兩種人格類型的人都在和對方談戀愛的過程里,不斷地強化自己對於自身的認知,以及對於愛情的解讀。
但是他們原本對於自身的認知,和對愛情的解讀,都是基於自身人格的局限性,也就是說他們的認知本來就有偏差,他們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或者說他們固執的不肯承認這一點。
這就是為什麼焦慮和迴避相處的越久,彼此身上的焦慮癥狀和迴避癥狀就更加明顯。兩人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深。
這裡我還想提一個專業的名詞,叫做關係動能。
關係動能是什麼呢?就是在任何一段關係當中,都會有一個動能去平衡這段關係,尤其是在感情當中。
當一個焦慮型愛上一個迴避型的時候,站在關係的角度上來看,整體是平衡的,就像一個人追一個人逃,他們的心相對速度是平衡的,雙方就會保持一种放不下又離不開的關係,在一塊很多矛盾,但是強行分又分不開,彼此都很想對方。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即使不是一個迴避型的人,當他遇到一個焦慮型的時候,他也會變成一個迴避型。
反過來說,即使不是一個焦慮型,當他遇到一個迴避型的時候,他也會變得有些焦慮,因為關係動能需要平衡。
關係動能處於微妙平衡的時候,焦慮和迴避就呈現出相愛相殺的狀態。
所以如果你遇到一個迴避,感覺自身變得焦慮了,這很正常,遇到一個焦慮自己身出現迴避癥狀,這也很正常。
但是呢,你不能放任這種狀態持續下去,因為雙方都會在自身人格的局限性中,越來越鑽牛角尖。直到有一方先忍受不了那種相愛又無法和諧共處的矛盾,先爆發出來,關係就會徹底崩塌。
1、迴避型依戀的來源(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 通常是來源於原生家庭,因為在嬰幼兒時期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注和足夠的愛。父母對嬰兒的訴求總是表現得忽冷忽熱,有時滿足有時忽視,使嬰兒始終無法獲得穩定的安全感。
● 源自童年或原生家庭的「自卑感」
小的時候經常被父母,朋友,同學指責,嘲笑,很少有人願意跟他們接觸,人際交往很淡漠,或者在公共場合遭到過排擠,還有就是可能因為外在原因,能力問題,家庭條件不是很優越,常感覺自己比別人低一等。
這種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屈辱感」,會讓一個人逐漸內化「我沒有什麼價值」、「我不值得被愛」、「沒有人會真的在乎我」的這種自我認知。
即便是踏入社會以後,也會套上「我很自信」的假面具來偽裝自己,但是在親密關係中,會被這種固有的思維模式操控。
2、迴避型依戀為什麼總會逃避
● 自身的恐懼心理
● 父母對他成長中的影響
在童年時期,父母沒有給他樹立自信,而且經常指責打壓,讓他在獨立解決問題上比較欠缺,所以導致了在親密關係中喜歡用逃避來解決問題。
● 怕麻煩,害怕爭執糾纏
不敢面對內心的真實情感,可能內心是很想跟對方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但是因為性格上帶來的缺陷,促使他們不敢於表達,甚至覺得,只要我不說話,這個問題就過去了
3、迴避型人格的特徵有哪些
● 自我界限僵化,封閉自己的真實想法
有人說迴避型依戀的人像貓繫戀人。因為貓的特點就是你越接近,它越逃避;你不去理它,它又會主動過來,時不時撓你一下。
這種人大多數都不善於表達,所以不是不善於跟你溝通,而是他們補懂得如何去表達。
● 不能在親密關係中得到穩定感
迴避型的人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可能沒有那麼多熱情,甚至會很少主動,或者完全是被動。
確定了戀愛關係以後,這種人本能反應就是懷疑這段戀情的穩定性。簡單來說,他們的世界裏是不相信親密關係會持久下去,在他們的認知里,戀愛就猶如曇花一現,稍縱即逝,再美也不過是瞬間。他們會認為,只有離開你,我才能有安全感。
● 自我價值凌駕於情感需求之上
這種人的價值觀一般都是,把利益凌駕於情感需求之上,所以這類型的人,通常在工作上比較強勢,相對來說比較有能力,相反對情感需求看的很淡,甚至說要求真的不高。
在他們的愛情觀中,常會出現「食鹽效應」,大家都知道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調料,長時間不攝入這種成分,人會死掉,但是攝入過多,也會令人無法忍受,這種就是「食鹽效應」。
● 習慣性對伴侶進行貶低
貶低伴侶的價值來保持自己心裏的平衡點。
4、怎麼跟這種人建立依賴感呢?
這種人有個好處,容易被帶領,在他的內心深處,需要一個領頭羊,也就是說需要一個比自己強大的人做他心理的支撐體,也許像父母,也許像領導,如果想跟這種人產生依賴感,那你就要做一個強大的人。
舉個例子 :
● 做到能夠被他信任,讓他在你身邊可以產生安全感,舒適度。
● 你要能讓他感覺到,是可以被你保護的,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幫他很好的解決
● 對他要「嚴加看管」,要能管得住他。
當你符合以上這三點,他就會對你產生依賴感,想要去依靠你,你也就能很好的帶領他。
5、如何做好領頭羊的角色。
● 壓縮逃避空間
因為這種人是缺乏自信的,越缺乏自信越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然後就會出現恐懼心理,緊接着就是逃避。
所以如果你想的是給他們一點空間吧,可能會好點,那我就說你大錯特錯,這種給予空間的做法,只能讓他們越來越逃避,絕對不會主動來跟你一起解決問題。
那我們要做的就是壓縮他的逃避空間,那些信息里的話,對他絲毫起不了任何作用,即使他回你了,也是敷衍或者是不耐煩。
所以我們要邀約他見面,一次不行就兩次,時間久了,這種面對面的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會很好的解決掉問題。
通過見面,他不得不面對你,也是迫於你的壓力,必須得見你,可能在見面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種情況,會表現的各種臭臉,愛答不理的,但是千萬不要過於緊張害怕。
因為他的心理是膽怯的,也是帶有恐懼的成分,他恐懼的可能不是你,而是因為你通過見面的這個行為在把他從逃避的狀態里,拽出來,讓他有種「如臨大敵」的感覺。
這種人,是典型的「解決問題困難戶」,所以當他知道,自己面對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會出現恐懼。
這種是他與生俱來的慣性,而你現在恰恰是在打破他的慣性,也就是說,他發現他不得不面對問題,不得不面對你的施壓,這時候他就會出現恐慌,不會給你什麼好臉色,甚至會發脾氣,這是他本能的反應和抗拒。
舉個簡單的例子,
你喜歡鄰居家的小狗,你想去摸摸它,抱抱它,但是它總是對你亂叫亂咬,排斥你這種心理,可能一下不注意,你被咬到了,但是它是不想傷害你的,只是本能的反應不想你親近,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意識。
所以你去找對方的時候,對方也是這樣的一種狀態,很多人面對這種情況,就會退縮,甚至害怕,覺得自己碰到了硬茬子,但是對付這類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需要強硬的帶領。
● 給他狀態
顧名思義,就是讓他看到你的態度,因為你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他的狀態
● 你可以直言不諱,告訴他,你不要迴避我,因為你迴避也沒有什麼用,你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這次,你逃避了,下次我還是會堅持找你,直到你跟我面對面把問題說清楚。
這個時候也會給他植入一個「心錨」,就是當他再想逃避的時候,會想起來你說的這些話,當你不去給他這個空間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在你面前,跟你解決問題。
● 如果他說「你煩不煩啊」,這個時候你要告訴他,我並不是煩,也不是來找你麻煩,我只是想跟你解決問題,你不要覺得這是麻煩,因為有些東西,不是一句麻煩就能消除掉的。
這個時候對方一直以來的慣性還未顯現,那你就堅持不懈的去找他,總之,不要給對方留任何空間的一種方式去跟他解決。
● 不能慫,對付這種類型的人,你弱他就強,你強他自然就甘拜下風。
但是不能發脾氣,不能作,要有理有據的去自我描述你們之間的問題,用講道理的模式,去讓對方信服你說的東西。
這種類型的人,內心裏都有一種被征服的感覺,你從道理上你說服他,他覺得你比他強大,他其實嘴上不說,心裏上他也是認同的,在他心裏會不自覺地產生被你帶領的感覺。
從不讓他逃避的狀態,回來之後他在微信上能跟你聊天,網上你能建立聯繫,慢慢的在這種情感遞增中,他就會完全在你的掌控範圍之內。
建立起良性的溝通,就能逐步的發展到熟絡的聊天,聊天中在從情緒帶領對方,說些他感興趣的話題,他覺得有意思的事兒,聊的好了,自然就會約會,一旦約會成功,你給對方的安全感,信任度就能直線飆升,一旦感情回溫,離複合就不會遠了,就是這麼一個邏輯關係。
所以,當我們被迴避型戀人分手,只要用有效的辦法,建立起正常溝通之後,那麼之前導致你們分手,那些情緒化的東西慢慢就煙消雲散了,複合就是個時間問題。
過程中,我們不吵不鬧不發脾氣,不自卑,要理性的去挽回對方,讓他看到你是強大的,是能帶領他的。
心理測試:測試前任最想對你說的一句話
1. 在一起時你們是否會因為一些小事爭吵?
是的,經常覺得很累 —2
很少為了小事爭吵 —2
偶爾會,但很快就能和好 —3
2.你認為你是一個喜歡自我反思並願意改正錯誤的人嗎?
是 —3
不是 —4
3.TA是否會把自己的煩惱主動告訴你?
經常說—5
不怎麼說 —4
4.你會把你們戀愛的過程跟你的父母說嗎?
事無巨細,經常跟我爸媽吐槽 —6
偶爾他們問起來就說一下 —5
幾乎不說,沒啥好說的 —5
5.面對你想要的東西,你願意花費多少精力去獲取?
一切隨緣,是我的終歸是我的 —7
努力一下,說不定能成功—6
拼盡全力,我想要的都要得到—B
6.你們分手是因為出現了第三者嗎?
是—A
否 —7
7.分手後對方是否主動聯繫過你?
是— D
否 —C